专家提醒轻度认知损害阶段就要干预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5 18:26 1

摘要:“我家没有痴呆基因”“我一个好好的知识分子,怎么可能得痴呆”“我喜欢思考人生,老年痴呆?不存在的”……许多人或许认为自己的一生都不会与阿尔茨海默病扯上关系,然而现实是,目前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1000万人,居全球之首,预计到2050年将突破4000万人,且至

“我家没有痴呆基因”“我一个好好的知识分子,怎么可能得痴呆”“我喜欢思考人生,老年痴呆?不存在的”……许多人或许认为自己的一生都不会与阿尔茨海默病扯上关系,然而现实是,目前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1000万人,居全球之首,预计到2050年将突破4000万人,且至今病因不明,没有特效药。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我们随专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疾病。

轻度认知损害阶段就应干预

一个健康老人发展为老年痴呆可以分为3步。从“健康老年人”到“AD源性轻度认知损害(MCI)”,再到“阿尔茨海默病(AD)”。初期患者可能只有一些记忆力的轻度受损,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到了晚期,则会出现不想吃饭、终日卧床、与外界没有任何沟通交流的状态,还可能死于并发症。为了将该病死亡风险降到最低,专家认为,在患者轻度认知损害(MCI)阶段就应进行相应干预。

MCI是患者介于正常人群和痴呆患者之间的状态,是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MCI患者每年约有10%~15%的概率转化为AD,如果能够在MCI阶段进行干预,可最大程度减少或防止患者脑细胞的进一步损伤,避免MCI进一步发展为AD。然而,由于该病起病隐匿,常被认为是自然老去的结果,这一阶段的患者和家属难以自我认定,容易耽误病情。如果发现家中长辈近来记性大不如前,不妨带他到医院做个详细检查。医生通过“三部曲”判断患者的痴呆程度再给予相应治疗。

首先,给患者做神经心理学检查,并询问患者本人和家属,全面考察患者记忆、人格、行为的改变;其次,以下5个方面至少满足2个认知域的损害,来综合考察患者是否符合AD痴呆的诊断标准:学习和记忆能力、语言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处理复杂事务能力、视觉空间功能。最后,就是下诊断,判断患者是很可能的痴呆、可能的痴呆或者是其他类型痴呆。此外,医生还会借助CT、核磁共振、随访等辅助检查手段帮助确诊。

早期轻度患者有哪些表现?

不记得最近的事情 轻度患者可表现为记忆障碍,主要是近期记忆力减退。如不记得昨天早上吃的什么东西,或不记得前天在哪里做了什么事,但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他会记得很清楚。但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逐渐表现为远期记忆的减退。

无法辨别深浅大小 患者会出现视空间的障碍,可能对深浅大小不能辨别。

出现人格变化 以前很外向的一个人,变得不爱说话,或待在家里不愿出去,从以前的“社牛”变成了“社恐”。其次是有多疑、易怒,经常说家里谁偷了他的钱,或者说哪个要害他了等等。

以“药物+非药物+个性化”综合治疗为主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个性化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为主。其中,药物主要包括改善认知的药物(如胆碱酯酶抑制剂、谷氨酸受体拮抗剂)、改善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等)。非药物治疗作为药物治疗的有效补充,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有助于减少焦虑、抑郁的情绪,主要包括认知干预、音乐疗法、运动治疗、怀旧疗法、园艺疗法等。个性化主要是指针对每一位患者的人生经历、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湖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 梁力晖 实习编辑 荣福泉

来源:大众卫生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