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活动欢乐多多 七彩课堂锦上添花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5 19:00 1

摘要:每到暑假,“孩子谁来管”都是不少双职工家庭的头疼事。这个假期,南昌积极探索“官方带娃”新路径,各单位、社区、企业纷纷开设“家门口”的暑期托管班,举办趣味文体活动,开展传统文化体验、科技研南昌新闻网学实践,丰富多彩的托管服务既解决了职工的“看娃难”,更为孩子们打

暑期南昌“官方”这样带娃——

孩子们认真聆听志愿者的讲解

学习毛笔字

每到暑假,“孩子谁来管”都是不少双职工家庭的头疼事。这个假期,南昌积极探索“官方带娃”新路径,各单位、社区、企业纷纷开设“家门口”的暑期托管班,举办趣味文体活动,开展传统文化体验、科技研南昌新闻网学实践,丰富多彩的托管服务既解决了职工的“看娃难”,更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安全、快乐的暑期。

社区趣味课堂变身“暑期乐园”

“原本以为这只是个游戏,没想到孩子在游戏中主动规划目标,还学会了合理分配零花钱,这种教育方式比说教有效多了!”7月28日上午,一位刚在社区活动室里参与完沙盘游戏的家长告诉记者,游戏中孩子们扮演“人生导演”,体验学业挑战、社交互动、财务管理等真实生活场景,家长化身“成长伙伴”,观察孩子的决策逻辑,倾听他们的内心思考。这种沉浸式互动打破了传统说教模式,让亲子在协作中增进理解,深化情感联结。

暑假期间,孩子的健康与看护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为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今年我市众多社区积极行动,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等场所,纷纷开设起“家门口”的暑期托管班。这些托管班为辖区少年儿童提供安全、有意义的假期去处,有效缓解了家长的看护压力,成为社区便民服务的暖心亮点。

在东湖区光明社区活动中心三楼的公益书法暑期班里,68岁的张玲如手把手地教孩子们练习书法。张玲如拥有30年书法教学经验,该暑期班涵盖硬笔和软笔书法教学内容。

光明社区党委副书记徐玫玫介绍,书法班开放报名后,40个名额很快就被一抢而空,甚至还有家长反映没抢到名额,请求加课。“暑假孩子在家里待两个月,家长又没有时间看护,社区给了这么好的环境,让他们在这里安全、舒适地学习,我也很放心。”光明社区居民张根兰表示。

作为以工业发展为主导的区域,南昌高新区企业、职工众多。聚焦双职工家庭、外来务工家庭、留守儿童面临的暑期看护难、辅导难等问题,南昌高新区坚持党建引领,由工会、团工委、妇联、综治等协同发力,广泛链接高校、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社区空间、农村书屋等场所,精心打造公益暑托班,切实解决辖区职工的后顾之忧,让孩子们“暑有所托、假有所获”。

温度与深度并重的公益暑托班,收获了家长和孩子满满的好评。南昌华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感慨道:“以前暑假总因陪伴少而愧疚,现在能和孩子一起上下班,工作间隙看到他在托管班开心的样子,工作都更有劲头了。”

据了解,今年暑假,南昌高新区共有14个社区和5家大型企业开设公益托管班。接下来,南昌高新区将持续提升基础托管与素质拓展服务质量,通过托有保障、管有质量、学有收获的方式,用心用情陪伴职工子女度过一个安全、快乐、充实的假期。

多彩活动伴成长

今年暑期,孺子书房南机分馆也迎来了一群小朋友。为让职工子女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南昌机务段于7月初开设“阅”来“阅”好爱心托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托管中心”)。7月30日下午,孺子书房南机分馆内,孩子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书桌前,专注地完成画作,一旁的志愿者细心指导。这时,一阵欢快的笑声从活动区传来——原来是一群小朋友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始了趣味英语游戏。“我最喜欢下午的英语游戏,大家一起唱歌、猜谜语,还能学到新知识!”今年读五年级的小学员张雪琪兴奋地说。

“我们有三个场馆,分别是孺子书房、段史馆和文体中心。”托管中心志愿者黎雪告诉记者,“段史馆就在孺子书房的隔壁,我们在场馆内给小朋友们讲解南昌机务段的历史,每周组织大家观看纪录片。那里还有一个模拟驾驶台,孩子们特别喜欢在上面模拟驾驶火车。”托管中心充分利用机务段内部资源,开放段史馆、文体中心、模拟驾驶台等场所,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上周,托管中心特别邀请了国家二级乒乓球运动员,为孩子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业培训。

此外,托管中心还与南昌市图书馆等机构合作,引入电子书数字资源,以及电子诗书画文创台等设备。书房一角,小朋友们站在文创台前,小手握着毛笔,一笔一划地临摹着电子屏上的书法字帖。“老师你看,我这个‘永’字写得怎么样?”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作品。这些生动鲜活的数字资源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前每到暑假就发愁孩子没人照看,现在托管中心不仅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还开设了多种兴趣课程,孩子天天都玩得不亦乐乎,这份福利真是太贴心了。”机务段职工袁义鸿的由衷赞叹,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

“未来,托管中心将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计划与科技馆、少年宫等更多社会机构合作,引入更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将通过不断创新,让这项暖心服务惠及更多职工家庭,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充实而快乐的暑假。”黎雪说。

多点布局精准服务

在南昌市工人文化宫文体中心三楼羽毛球室内,穿着统一营服的孩子们在教练的带领下,正进行一场集跑、跳、投、推、拉等几大综合运动技能于一身的科学趣味运动体验,让孩子们体验运动的乐趣。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解决职工家庭暑期子女看护现实需求,切实减轻职工负担,7月下旬,我市正式启动2025年全市职工子女暑期夏令营公益培训班活动,体能训练课就是其中的一项活动。同时,我市依托“一宫多点”布局,分别在南昌市(红谷滩)、南昌市(高新)、南昌市(经开)工人文化宫同时开展夏令营。

夏令营营员陈诗柔的家长在南昌高新区工作,她告诉记者:“往年夏令营只在红谷滩区举办,接送太不方便了。今年南昌高新区也开办了,我便第一时间在手机上报了名。真是太开心了,不仅解决了我们的‘带娃’难题,还让孩子们学到丰富的知识,真是‘及时雨’。”

红色教育、体能训练、音乐表演、书画口才、思维训练、AI科技……记者注意到,夏令营在课程设置上,更倾向于以满足孩子作业指导、兴趣培养、素质提升等需求为出发点。“我们除了设置科学的课程外,还制定了管理制度,安排了专业教师授课,配备专人看护。此外,每期夏令营均会安排一天前往南昌市规划展示中心、省科技馆、省博物馆等地进行一次沉浸式研学活动。”该夏令营培训班负责人付光介绍。

“爸爸,今天夏令营的午餐可丰盛了,有红烧肉和鸡翅,我全部都吃完了。”职工刘伟红来到南昌市工人文化宫文体中心接孩子时,9岁的儿子就神采飞扬地和他分享夏令营的午餐。

此次夏令营活动在充分借鉴往年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职工反馈的诉求和建议对夏令营的活动方案进行了优化,推出“弹性时间+精准对接”,托管服务时间从8时30分至17时30分,覆盖职工通勤高峰;加大了午餐补贴,每日饮食都做到有荤有素有水果,保证孩子们既吃得饱又吃得好。

“此举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让我们倍感安心”“希望明年小孩子还可以参加夏令营活动”……职工们的反馈句句真诚,印证“娘家人”对职工的点滴关怀。

据悉,此次全市职工子女暑期夏令营公益培训班共举办16期,参与对象为6至12周岁的职工子女,重点向一线职工、苦脏累险岗位职工、困难职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家庭倾斜,开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专班2期,实现服务覆盖面和服务人次双提升。(洪观新闻记者 张瑞哲 刘冕 黄之昊 实习生 金萌 文/图)

来源:南昌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