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健忘当小事!阿尔茨海默病已成第五大死因,专家呼吁早筛早干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17:13 1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对公众健康构成的威胁日益严峻,已跃升为我国第五大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疾病、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成为影响全民福祉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

阿尔茨海默病(AD)对公众健康构成的威胁日益严峻,已跃升为我国第五大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疾病、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成为影响全民福祉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

日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医学技术评估研究中心教授陈英耀在采访中表示,AD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巨大。由于对AD认知不足,公众通常不会将早期的异常症状和疾病关联在一起,这种疾病认知和求医特征也阻碍了患者早期就诊。随着疾病进展,患者会进一步发生生活能力受损和精神行为异常,严重影响其本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长期照料及经济压力。

目前,中国AD患者的就诊率仅为28.6%,更早疾病阶段的患者(如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就诊率更低,仅为2.8%。有研究报告推算,2020—2050年AD和其他痴呆疾病相关的经济负担预计达21.24 万亿元人民币。在2015年,我国AD患者年人均费用就已经高达12.56万元人民币,是当年人均GDP的2.4倍。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长,加强AD早期干预和疾病管理不仅是卫生系统的当务之急,也关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AD被视为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最难攻克的领域之一,长期以来缺乏能够真正改变疾病进程的干预手段,患者面临“无药可医”的困境,但近年来这一领域已取得重要突破,已有基于疾病发病机制的靶向创新药物先后获批,标志着AD治疗迈入疾病修饰(DMT)新时代。

陈英耀教授认为,早期药物干预很有价值。AD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错过最佳干预期,若能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和动态监测,采取及时有效的药物干预,能够放缓AD患者数量增长,极大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来源:东方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