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昌都市江达县外冲村,一场由中国华电倾力参与的乡村振兴实践,正通过激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波罗古泽刻板制作技艺,悄然改变着这个昔日深度贫困村的命运。“党建+村集体经济”模式,将沉睡的文化宝藏转化为蓬勃的发展动能,引领外冲村蝶变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成为
在昌都市江达县外冲村,一场由中国华电倾力参与的乡村振兴实践,正通过激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波罗古泽刻板制作技艺,悄然改变着这个昔日深度贫困村的命运。“党建+村集体经济”模式,将沉睡的文化宝藏转化为蓬勃的发展动能,引领外冲村蝶变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成为西藏自治区60年发展成就中一个闪亮注脚。
木刻车间里,泽培正专心致志地教授年轻人技艺
清晨的金沙江畔薄雾未散,外冲村木刻车间早已响起清脆的凿木声。64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泽培扶着年轻学徒日嘎的手,在红桦木上刻下“祖国万岁”的最后一笔。“这把祖传刻刀差点埋进土里,如今养活全村人。”老人摩挲着刀柄上的包浆,身后1200平方米的标准化车间里,20余名艺人正赶制甘珠尔经的订单。村民泽仁郎加抚着雕花窗棂感慨:“过去全家守着十亩青稞地,年收入不足两万。如今靠刻刀,去年分红就拿了7万。”
波罗古泽刻版制作技艺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因产业凋零濒临失传。2017年全村仅剩20余名匠人,月收入不足千元,青年学徒几近绝迹。
木刻车间工人自发雕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木刻作品
转机始于2018年春。华电西藏公司党委响应自治区号召,选派党员骨干进驻外冲村。面对泥泞土路、摇曳酥油灯和村民疑虑的目光,驻村党员在泽培老人漏风的土坯房里,发现了改变村庄命运的钥匙——那些精美绝伦的木刻佛像。村民们守着金饭碗,却过着苦日子。驻村党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么好的文化资源啊!为什么不在这上面下功夫,为村民蹚出一条致富路呢?
木刻工人正在加紧完成订单
“绝不能让文化瑰宝就这样失去生机!”驻村党员们立下军令状。经过深入摸排,他们敏锐地抓住了“非遗文化”这把金钥匙,决心推动帮扶模式从“输血”向“造血”转变,迅速构建起“党委统筹谋划、支部攻坚克难、党员示范引领”的立体帮扶体系。以建强支部战斗堡垒为核心抓手,工作队成立华电驻村党支部,着力提升其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带领村民走出一条文化传承与产业致富相结合的特色路。
说干就干!华电驻村党支部将传承保护非遗与发展产业经济紧密结合,帮助成立木松民族手工艺公司,积极争取政府投资535万元,同时华电捐赠150余万元,建成了1200平米的木刻车间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木刻大师泽培组织村民雕刻“中国华电,度度关爱”牌匾
解决“产得出”更要解决“卖得好”“可持续”。华电驻村党支部党员化身“市场开拓员”,多方奔走,成功协调签订了总额达4000万元的10年期供货协议,为木刻产品找到了稳定可靠的市场出口,彻底消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同时,邀请国家级传承人泽培等开展系统技能培训,提升工匠技艺水平和生产效率。
木刻产品亮相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
精准帮扶最终结出硕果。截至2025年6月,木刻产业累计为外冲村群众增收近1900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实现了从2017年的3600元到如今的1.4万元的飞跃。产业发展不仅鼓了村民的腰包,更点燃了希望。许多曾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主动学习木刻技艺。木刻车间已培育专业技术人员百余人,珍贵的波罗古泽木刻技艺在产业化发展中得到有效传承与弘扬。传承人泽培每每谈及此,都不禁竖起大拇指:“华电呀咕嘟!(藏语:非常好)”
多名青年回村加入木刻车间学习技艺获得报酬
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外冲村的木刻产业已成为江达县乃至昌都市一张响亮的帮扶名片,“波罗木刻”声名远播,“文化要传承、木刻能致富”的理念深入人心。华电驻村党支部并未就此止步。在华电西藏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下,他们着力深化“党建+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一方面,全力打造“精品木刻”品牌。积极开发融合“古智藏文书法”等元素的木刻文创产品,将产品种类拓展至30余种,提升艺术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推动产业融合。木松公司已从单一的木刻作坊,发展成为集工艺品雕刻、藏香制作、书法创作、技能培训、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致富产业聚集地,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带动效应更加广泛。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周边村镇的群众也慕名前来学习取经。
木刻工人合影
产业的繁荣也让非遗文化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2023年9月,在华电驻村党支部的协调下,传承人泽培带着波罗古泽木刻技艺亮相深圳第十届公益慈善项目交流会,古老技艺从小山沟登上了国际性大舞台。2024年,“波罗古泽木刻”成功入选国家广告研究院年度优秀品牌案例,木刻公司也被评为西藏自治区非遗工坊示范点,成为自治区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成果的生动体现。
如今,外冲村的刻刀绘就乡村振兴和美画卷的故事还在续写,为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增添亮丽色彩。(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西藏频道)
来源:西藏主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