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随着气温升高、蚊虫活动频繁,基孔肯雅热这一由伊蚊传播的病毒感染性疾病,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相较于发热、皮疹等初期症状,其引发的剧烈关节痛往往更让患者痛苦不堪,甚至可能留下长期健康隐患。
#长沙头条##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近期,随着气温升高、蚊虫活动频繁,基孔肯雅热这一由伊蚊传播的病毒感染性疾病,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相较于发热、皮疹等初期症状,其引发的剧烈关节痛往往更让患者痛苦不堪,甚至可能留下长期健康隐患。
很多人会把这种疼痛误认为是普通的“风湿痛”或“运动损伤”,从而延误应对。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骨关节运动医学科主任李宝军提醒:基孔肯雅热的关节痛有其特殊性,了解它的特点、学会科学应对,才能避免疼痛“缠身”。
基孔肯雅热病毒最早于1952年在坦桑尼亚被发现,名字源于当地语言“Chikungunya”,意为“弯腰走路的人”——这正是对患者因关节剧痛而被迫弯腰姿势的生动描述。
这种病毒通过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后,不会只停留在血液中,而是会“精准攻击”关节滑膜、肌腱、韧带等结缔组织,引发强烈的炎症反应,最终表现为让人难以忍受的关节痛。
与普通关节疼痛相比,它的“个性”十分鲜明:
1.起病急,疼痛程度“爆表”
多数患者在发热后的1-2天内,会突然出现关节痛,仿佛“关节被锤子砸过”“被刀割裂”,甚至轻轻触碰床单、转动手腕都会引发剧痛。临床上,不少患者因疼痛无法入睡、无法自主穿衣吃饭,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2.累及范围广,偏爱“小关节”
这种疼痛常同时侵犯多个关节,尤其偏爱手腕、脚踝、手指、脚趾等小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等大关节也可能被波及。
更典型的是,疼痛多呈“对称性”——比如双手的掌指关节同时肿痛,双脚的踝关节一起“发难”,部分患者还会伴随关节肿胀、皮肤发红、活动僵硬等症状,看起来就像“关节发炎了”。
3.持续时间长,可能“缠上”数月甚至数年
多数患者的急性期关节痛会持续1-2周,随着发热、皮疹等症状缓解,疼痛会逐渐减轻。但需要警惕的是,约10%-15%的患者会发展为“慢性关节痛”,疼痛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的情况反复出现,严重时可能影响关节功能,甚至导致肌肉萎缩。
李宝军主任强调:“慢性关节痛的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病毒引发的免疫反应长期损伤关节滑膜有关,因此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基孔肯雅热是由病毒引起的,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因此关节痛的处理以“缓解症状、减少损伤、预防慢性化”为核心,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及时就医,先“确诊”再“对症”
基孔肯雅热的关节痛与登革热、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疾病的症状有相似之处,若仅凭“关节痛”自行用药,可能会延误治疗。因此,一旦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1)近期有蚊虫叮咬史,或去过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
(2)同时出现发热(体温≥38℃)、皮疹(多为躯干、四肢的红色斑丘疹),并伴随剧烈关节痛;
(3)关节痛持续加重,影响正常活动。
医生会通过流行病学史、症状表现,结合病毒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等检查明确诊断,排除其他疾病后,再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避免“误诊误治”。
2. 合理用药,缓解疼痛“不盲目”
缓解关节痛的核心是减轻炎症反应,临床上常用药物包括: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急性期疼痛剧烈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既能退烧,又能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注意:这类药物可能对胃肠道有刺激,有胃溃疡、胃出血病史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可选择肠溶片或对胃肠道影响较小的药物且避免空腹服用;
(2)慢性期关节痛可能需要更长期的管理,如在专科医生评估后使用抗风湿药物或物理治疗。
(3)慎用“偏方”:部分患者会尝试中药、草药缓解疼痛,但需警惕不明成分药物可能加重肝肾负担,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3. 科学护理,给关节“减负担、促修复”
药物治疗的同时,正确的护理能帮助关节更快恢复,减少慢性损伤:
- 急性期:制动休息,避免加重关节损伤
疼痛剧烈时,建议卧床休息,减少受累关节的活动,避免负重(如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不提重物)。
- 缓解期:适度活动,防僵硬
当疼痛减轻后,不可长期卧床不动,否则可能导致关节粘连、肌肉萎缩等。可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做温和的关节伸展运动(如缓慢活动手腕、脚踝,轻轻弯曲手指)。
- 保暖防潮,减少刺激
关节炎症对寒冷、潮湿敏感,需注意保暖,避免空调、风扇直吹关节,天气变化时及时增添衣物;居住环境保持干燥,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以免加重关节不适。
基孔肯雅热的预防的核心是“防蚊、灭蚊”,从源头切断病毒传播链:
(1)清理“蚊子的产房”
伊蚊喜欢在小型积水处(如花盆托盘、废旧轮胎、瓶瓶罐罐、空调接水盘等)产卵,因此要定期清理居住环境中的积水,每周给花盆换水、清洗托盘,将废旧容器倒扣或妥善处理,不给蚊子滋生留机会;若家中有水培植物,建议改为土培,或每周彻底更换一次水并清洗容器。
(2)做好个人防蚊措施
蚊子活跃时段(清晨、傍晚)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避免去草丛、树荫、水边等蚊虫密集区域;必须外出时,穿长袖上衣、长裤,选择浅色衣物(蚊子对深色更敏感),裸露皮肤涂抹驱蚊液,同时关好纱窗、纱门,睡觉时使用蚊帐(尤其儿童、老人等易感人群)。
(3)关注流行预警,减少风险暴露
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行前,查询当地疫情信息,提前做好防蚊准备;旅行期间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以便尽早诊断。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骨关节运动医学科主任李宝军提醒,基孔肯雅热的关节痛虽不是“致命威胁”,却可能因忽视而演变为长期困扰。
记住:一旦出现“发热+剧烈关节痛+蚊虫接触史”,别当成普通酸痛硬扛,及时就医、科学应对,才能让关节尽快摆脱疼痛“纠缠”。而最根本的保护,永远是做好防蚊措施——不给病毒可乘之机,才是对关节最好的守护。
来源:湖南医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