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工作,健全完善集体领导、党政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扎实推动党教深度融合,特在梁河教育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交流专栏。
为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工作,健全完善集体领导、党政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扎实推动党教深度融合,特在梁河教育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交流专栏。
此专栏将成为信息汇聚的前沿阵地。工委办将定期发布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相关政策解读文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度剖析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制的核心要点、实施细则,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精准把握政策导向,明晰改革方向。同时,实时更新各地先进实践案例,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创新探索,到西部偏远山区结合本地特色的有效尝试,为梁河中小学提供丰富多元的参考样本,开拓改革视野。
这里也是经验交流的广阔平台。全县各中小学的党组织书记、校长可在此分享本校推进改革的实战经验,讲述在优化决策流程、提升班子协作效能、促进党建与教学融合过程中的宝贵心得,碰撞思想火花。教师群体也能积极参与,围绕一线教学中落实党组织领导的难点、痛点建言献策,形成上下联动、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
而且,专栏还设有互动答疑板块,针对大家在改革推进中遇到的困惑,组织相关力量及时答疑解惑,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助力各学校稳步前行。通过这一专栏,期望凝聚全县教育力量,让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在梁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梁河教育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深化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擘画学校发展新蓝图
大厂乡中心学校
杨世体
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制度保障。我校立足实际,从班子分工、制度完善、机制运行、决策流程等多维度发力,积极探索提升班子协作效能与党教融合的有效路径,在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过程中积累了初步实践经验,现将相关情况交流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梁河县大厂乡中心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始建于1914年,校址位于梁河县县城东南方向17公里的大厂乡大厂村。学校办学历程坎坷,校址与校名几经更迭,百年办学历史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学子,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学校辖完小2所、幼儿园2所,共设19个教学班(小学12个班、中心小学幼儿园4个班、大生基幼儿园3个班);有在职教师33人(小学31人、幼儿园2人),在校生630人(义务段495人、中心幼儿园86人、大生基幼儿园49人)。
学校基层党组织设总支部1个,下设党支部2个,共有党员15名。近年来发展党员3名(其中发展对象1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总支部设委员5名,包括书记1名、专职副书记兼宣传委员1名、副书记兼纪检委员1名、组织委员1名、青年委员1名。学校总占地面积24526㎡(中心小学8974㎡、第二小学15552㎡),建筑面积6134㎡(中心小学3058㎡、第二小学3076㎡)。当前学校环境优良,办学条件逐步改善,但仍存在布局不够合理的问题,教学设施相对完备。
二、明确职责分工,夯实组织基础,提升决策质量
(一)优化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
学校成立以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制度实施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制度实施的组织协调与监督指导。明确学校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全面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依法依规行使职权;设立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等决策机构,以及各年级组、教研组等执行机构,构建起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
结合领导班子成员的专业背景、工作经验与特长,学校制定《大厂乡中心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职责分工实施细则》,实现科学分工:党组织书记统筹全局,聚焦党建引领、思想政治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学校发展方向;校长在党组织领导下,负责教育教学、行政管理、校园安全等具体事务的执行与落实;其他班子成员分别分管德育、教学教研、后勤、安全等工作,形成“书记领航、校长掌舵、班子协同”的工作格局。同时,建立“AB 岗”互补机制,避免因成员临时缺位导致工作断档,确保各项工作无缝衔接、高效推进。
(二)规范决策程序,确保科学民主
学校制定《学校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及《学校章程》,对“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作出明确规范:决策前开展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决策中严格按议事规则讨论表决;决策后及时跟踪落实,确保决策科学民主、落地见效。例如,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决策中,先由党组织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调研论证,再经党组织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最后由校长办公会负责组织实施,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同时,建立决策公开与反馈机制,及时向教职工通报决策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履职能力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我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
(一)选优配强领导班子
严格遵循干部选拔任用程序,选拔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度高的教师充实领导班子(2023年9月以来,已配备专职副书记1名、完小校长2名、教导主任2名、党办主任1名、学校报账员1名,累计任免中层管理干部14人)。注重班子年龄、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搭配,形成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领导集体。同时,定期开展领导能力提升培训、廉政教育等活动,持续提高班子整体素质与领导水平。
(二)优化队伍协同,保障高效运行
随着教师编制、教学点数(现有2所完小、2所幼儿园)及学生人数的减少,为确保工作有序开展、提升效率,学校实行“一套班子统管4所校(园)”的垂直管理模式,管理直达末端——下属校(园)不再配备中层管理人员及负责人,同时建立“四位一体”协同运行机制:
党建引领机制: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推动党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领导班子工作例会、联席会议,及时交流工作进展、协调解决问题;
督导评价机制:对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全程跟踪督导,建立科学考核评价体系;
联系挂钩机制:每位班子成员联系学生、年级、学科及校(园),实现上下联动、层层落实。
挂钩联系成效、考核结果与班子成员绩效工资、教师岗位竞聘、职称评定、年终考核及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充分激发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鼓励教师参与各类培训与学术交流,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建立教师发展激励机制,对教学、科研等领域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激发工作热情与创新精神。例如,定期举办“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对获奖教师进行公开表扬,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健全制度体系,规范管理流程,筑牢发展根基
完善的制度是高效运行的保障。我校从组织架构、决策程序、监督考核等维度入手,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制度体系。
(一)全面梳理完善现有制度
围绕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学校以《学校章程》及《中共梁河县大厂乡中心学校总支部委员会职责清单》为依据,明确党组织领导地位、职责权限、议事决策规则,以及校长依法履职的范围与方式;健全涵盖党建工作、教育教学、师德师风、绩效考核、年度考核、岗位竞聘等领域的配套制度,修订完善《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大厂乡中心学校教育督导考核评价方案(试行)》《大厂乡中心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等,形成闭环管理。
(二)完善创新制度体系
结合校情、乡情及学校长远办学规划,学校明确内涵式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照2030年梁河县优质均衡教育验收评估指标,制定《大厂乡中心学校十五五学校发展规划方案》及《大厂乡中心学校一校一特及一品实施方案》。细化实施议题的确定、讨论、执行、监督等环节,确保方案决策有章可循。
五、强化监督考核,保障制度落地
学校建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党组织和行政班子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组建由教职工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及社会人士构成的监督小组,定期评估、监督学校工作;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班子成员年度考核、岗位竞聘与绩效考核体系,对执行不力的个人及时进行约谈提醒。同时,定期评估修订制度,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增强制度针对性与实效性,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六、凝聚工作合力,创新载体平台,提升班子协作效能
为提升领导班子协作效能,学校多举措加强班子建设:通过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专题培训、外出研学等活动,提升成员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营造团结协作氛围;建立班子成员联系年级、教研组机制,深入教学一线掌握师生需求,在协同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凝聚力与战斗力。
七、深化融合创新,推动党教协同发展
学校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各项事业发展。
(一)党建引领课程思政
坚持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党建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引导教师深度挖掘各学科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党组织定期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研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例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解读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与道德意蕴,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数学史与数学家事迹,涵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同时,打造“党建+课程”品牌,将红色文化、回龙茶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教学,开发《趣味茶文化》《回龙茶文化》等思政精品校本课程。
(二)党建引领助力教育教学创新
开展“党建+教研”活动,以党员教师为骨干组建学科教研团队,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课题研究等形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施“党建+德育”工程,以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为载体,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党教融合创新实践,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三)党建服务师生需求
党组织积极关注师生急难愁盼,深入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升学校食堂餐饮品质,为学生提供健康营养的膳食;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构建安全和谐的教学生活环境;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呵护师生身心健康;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完善学生食堂等设施设备。通过系列举措,让师生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增强归属感与幸福感。
八、实践经验与未来展望
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以来,我校取得阶段性成效,党组织核心作用进一步凸显,教师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但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教职工对制度理解不够深入,制度执行监督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党建与业务融合深度有待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将从以下方面着力改进:一是强化思想引领,通过多样化宣传教育活动,加深教职工对制度的理解与认同;二是完善制度体系,加强执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刚性落实;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干部教师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夯实人才保障;四是深化融合创新,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新路径,实现互促共进。
展望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领导班子凝聚力与战斗力,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奋力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