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原(四百二十八)|粉笔人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5 15:13 1

摘要:九月的晨雾还未散尽,张学丽背着帆布包,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通往希望小学的土路上。帆布鞋尖沾着新鲜的泥浆,她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目光扫过路边歪斜的篱笆墙。三天前在镇教委办领到分配通知时,老主任拍着她的肩膀说:“小丫头,希望小学就缺你这样的师范生。” 此刻她才真切意

粉笔人生

文/季先国

九月的晨雾还未散尽,张学丽背着帆布包,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通往希望小学的土路上。帆布鞋尖沾着新鲜的泥浆,她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目光扫过路边歪斜的篱笆墙。三天前在镇教委办领到分配通知时,老主任拍着她的肩膀说:“小丫头,希望小学就缺你这样的师范生。” 此刻她才真切意识到,所谓“缺人”,意味着这所离乡镇驻地最远的学校,连个像样的校门都没有。

推开斑驳的木门,三间青砖瓦房错落排列,墙根处长满了青苔。操场上散落着几根褪色的跳绳,角落的单杠锈迹斑斑。校长从办公室迎出来,头发花白,脸上的皱纹里嵌着岁月的痕迹:“小张老师,就等你了!咱这三年级语文数学还没人带呢。”

第一堂课就给了张学丽下马威。教室里三十多个孩子挤在破旧的课桌前,窗玻璃缺了三块,秋风灌进来卷起书本边角。前排的小男孩把毛毛虫放在同桌女孩的铅笔盒里,后排几个男生用弹弓瞄准墙上的蜘蛛。她攥着教案的手心沁出汗,突然想起师范老师说的话:“教育是点燃火种,不是灌满水桶。”

“同学们,今天咱们不上课。” 她放下教案,从帆布包里掏出一盒彩色粉笔,“我们来画一画,你们心中最漂亮的东西。” 孩子们愣住了,有人小声嘀咕:“老师不教生字了?”张学丽笑着点头:“先画画,画完再说。”

那节课,斑驳的黑板上出现了歪歪扭扭的彩虹、长着翅膀的房子,还有抱着书本的大白兔。扎羊角辫的小芳画了朵向日葵,她说:“我想让奶奶的院子里开满这种花。”张学丽蹲下来,握住小芳的小手:“等春天来了,老师带你们种向日葵好不好?”

日子在粉笔灰中悄然流逝。张学丽把宿舍收拾成简易图书室,用省下的工资买了童话书;她带着孩子们在操场边开垦小菜园,教他们认识白菜和萝卜;晚上打着手电筒家访,去给生病的学生补课。有次下起暴雨冲垮了土泥路,她摔进泥沟里,爬起来后却先检查怀里用塑料袋裹着的作业本。

渐渐地,孩子们开始主动帮她提水、扫院子。调皮的柱子把弹弓换成了笔记本,认真抄着她写在黑板上的作文范文;总打瞌睡的二丫,每天清晨都会在她窗前轻轻放下一把带着露水的野菊花。期末考试时,三年级的语文平均分破天荒地超过了镇中心小学。

“张老师,你是怎么做到的?” 前来取经的邻校老师翻看着学生作文本,那些字迹稚嫩的文章里,写满了对星空、对未来的向往。张学丽望着操场上嬉笑的孩子们,轻声说:“因为他们值得被看见。”

寒来暑往,张学丽的教案本堆得比人还高,粉笔灰染白了她的发梢。二十岁的青涩少女,变成了家长们口中的 “张大姐”。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有的考上了县城的中学,有的写信告诉她,自己也要当老师。但常年的劳累,也在悄悄侵蚀着她的身体。

2009年的冬天格外冷,张学丽在讲台上突然晕倒。医院诊断书上写着:腰椎间盘突出、慢性咽炎、心肌缺血。校长劝她休息,她却在病床上批改作业:“期末复习关键期,孩子们不能耽误。” 输完液就赶回学校,腰上绑着护具,嗓子沙哑得说不出话,依然坚持用板书给学生讲课。

“妈妈,你为什么不换个轻松的工作?” 女儿小雯抹着眼泪问她。张学丽摸着女儿的头,指着墙上的奖状:“这些孩子就像刚发芽的小树苗,需要有人守着他们长大。” 窗外的梧桐树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仿佛在应和着她的话。

2016年,镇里给学校翻新了教学楼,装上了多媒体设备。张学丽戴着老花镜,跟着年轻老师学做课件。她的教案本上,除了工整的备课笔记,还密密麻麻记着操作步骤:“点击这里插入图片”“这个键是播放”。有人笑她何苦折腾,她却认真地说:“时代在变,我们当老师的,不能让孩子落后。”

如今,张学丽的办公桌抽屉里,躺着各种颜色的药盒。但只要站在讲台上,她依然精神抖擞。早读课上,她带着学生诵读古诗,声音不再清亮却饱含深情, 家长们说:“只要张老师在,我们就放心。在希望小学读书,大有希望。”

又一个春天来了,希望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种下的向日葵破土而出。张学丽扶着腰站在花坛边,看着阳光下生机勃勃的幼苗,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粉笔灰落在她肩头,像雪花一样洁白,那是她用半生时光,书写的最动人的教育诗篇。

来源:滨州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