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浦江夜色正浓,城市灯火在水面摇曳生辉。“君子兰”号游船缓缓驶过外滩,江面泛起层层涟漪。甲板上,游客们举起手机、戴上VR眼镜,或自拍或直播,将眼前如画的风景第一时间分享给远方的亲友。
黄浦江夜色正浓,城市灯火在水面摇曳生辉。“君子兰”号游船缓缓驶过外滩,江面泛起层层涟漪。甲板上,游客们举起手机、戴上VR眼镜,或自拍或直播,将眼前如画的风景第一时间分享给远方的亲友。
船未靠岸,分享已“上岸”。此刻,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每一次点击和发送,背后都有一个隐形的“科技网络”在默默支撑。这是黄浦江上首艘实现5G-A全覆盖的游船——“君子兰”号,为江上旅途编织出一张高速、稳定又安全的网络。
江面拍视频成“世界性难题”
“君子兰”号一直是黄浦江上的明星,见证过多次高光时刻——上合组织峰会指定接待用船,2010年世博会期间承担水上交通和外宾接待重任,2018年成为进博会官方浦江游览船。在它静谧优雅的船体背后,是上海城市形象与国际交流的重要载体。
但在如今这个“一拍即传”“直播种草”的社交时代,即便是承载厚重历史的游船,也遇到了新挑战。
“以前在江面上,想发个视频都难,直播卡成PPT。”一位常年运营游船的工作人员说。
黄浦江水域虽美,但信号覆盖却是世界性难题:水面信号反射强烈,传输不稳定,游船船舱和玻璃较厚,对信号也有极大阻隔。特别是在船舱深处,常常出现“无服务”或信号飘忽不定的尴尬场景。
而如今,借助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全球首创“数字室分上船+无线回传”的创新解决方案,让“君子兰”号迎来全新的蜕变。
《IT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船体上下布设了11台5G基站,江岸从秦皇岛码头到十六铺码头部署了高频段5G-A大带宽基站,确保黄金水岸信号“管够”;船舱内的数字化室分设备,保证了信号覆盖船内空间。最关键的是,每层甲板前后安装了毫米波终端设备,这些“超级信号桥梁”将岸边高速信号稳定“搬”上船,并通过室内设备传遍整艘船。
无论是在甲板上吹风拍照,还是在船舱用VR眼镜观看景点讲解,游客都能享受如同在家里连接WiFi一样流畅的网络体验。
在“君子兰”号的中层观景舱,《IT时报》记者拿出一部支持5G-A的手机进行测速,下载速率达1.6Gbps,上传速率也稳定在200Mbps以上。现场工程师向《IT时报》记者介绍,当游船停靠在十六铺码头附近时,下载速率可飙升至3.1Gbps,上行速率也达260Mbps,比不少家庭的光纤宽带还快。
更有趣的是,5G-A的部署也让更多智能化场景在游船上成为可能。戴上AI智能眼镜,《IT时报》记者在船行至东方明珠脚下时,轻声问了一句:“小久小久,附近有什么好吃的?”眼镜里立刻弹出AI小助理的回应,系统同时推送了东方明珠的建筑设计介绍与历史轶事,一位“隐形导游”在耳边娓娓道来:从其“腾空三球”的建筑灵感,到它作为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地标的时代意义。
从江到路 从船到车 5G-A赋能智慧出行
“过去我们拼硬件,现在拼体验。”上海浦江游览集团有限公司服务主任、上海市劳动模范乐明旸告诉《IT时报》记者,5G-A的加入,让黄浦江游客的上网体验度又提升了一个高度。
据他介绍,目前黄浦江游船日均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年均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网络承载需求极高。如今,通过5G-A构建的“万兆网络”,不仅让游客的社交体验大大提升,更助力管理人员实时监控客流、船舶位置、安全状况,实现更高效、智慧化的运营调度。
5G-A的能力不仅限于水面,陆地上也在开花结果。
目前,上海久事公交集团联合电信和华为推出全国首个智能公交系统,并将5G-A的重要技术——RedCap低功耗大连接能力,引入7200辆公交车。每辆车上安装的高清RedCap摄像头,可将车内车外的高清视频实时传回指挥中心,延迟小于100毫秒,上行速率可达50Mbps,实现车内拥挤度实时识别与舒适度预测,准确率高达95%以上。
“市民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查看公交的拥挤程度,合理安排出行,候车时间平均缩短6分钟,满意度从75%提升到86%。”久事公交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此以外,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在5G-A网络覆盖上,正朝着“空天地海”的更高维度迈进。例如,其打造的古北精品示范区5km路线,5G-A显标比例达到99.4%,商用场景极致下载速率达到1580Mbps,上行极致速率达到431Mbps;在地铁里,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也全线开通了5G-A,平均下载速率突破800Mbps,峰值速率突破1.3Gbps。
5G-A以高带宽、低时延、通感一体等特性,助力构建“万兆网络”,成为智能世界的“新基建”,为诸多智能应用打开了想象空间。
45分钟后,船靠岸了,游客的分享却没“靠岸”。看,照片视频瞬间就发出去了。过去在江面上,信号是件让人皱眉的事;现在,低头看手机,抬头看风景,一样流畅。这看不见的5G-A网,像给黄浦江系了条新纽带,让船上的分分秒秒,都像在岸上一样,不再“掉线”。
来源:中国电信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