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宗现有310家整车企业和2200余家配套厂商,形成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构建起高效的‘半小时配套圈’,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广宗县万怡自行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姚西延认为,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企业在把好质量关的基础上,走出去对标学习先进,找差距寻
提升质量强产业 开放思维育新机
“广宗现有310家整车企业和2200余家配套厂商,形成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构建起高效的‘半小时配套圈’,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广宗县万怡自行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姚西延认为,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企业在把好质量关的基础上,走出去对标学习先进,找差距寻合作,是推动自行车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的有效途径。
谈到质量提升,姚西延认为:“零配件质量是决定整车品质的关键因素。”他建议,产业主管部门联合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牵头制定实施高于国家标准的产业集群零配件质量标准体系,重点规范车架焊接强度、变速系统精度等关键性能指标。实施人才外引内育机制,引进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研发力量;深化校企合作,与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等院校共建专业课程,定向培养焊接、涂装等关键技术工人,为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开拓企业视野是更新思维、提振状态的重要突破口。”姚西延建议,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组织集群企业赴深圳、浙江等制造业产业高地考察学习,让企业家深入了解标杆企业在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参加欧洲自行车展等国际专业展会,通过与全球买家的深入交流,精准把握市场脉搏,明确产品升级方向,持续激发企业转型升级的自驱力。
此外,姚西延建议,搭建数字经济对接平台,举办技术交流会、案例分享会等活动,助力企业打破传统生产思维,加速数字化转型。推动集群企业与新能源、人工智能、3D打印等领域的跨界交流,引导企业跳出单一行业视角,培育自行车产业新增长点。 (本报记者 王芳整理)
本文来自【邢台日报-邢台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