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敢于反击美国关税威胁,底气来自哪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5 08:42 1

摘要:8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听说印度“将不再向俄罗斯购买石油”。就在7月31日,特朗普刚签署行政令,对全球69个贸易伙伴征收10%至41%的对等关税,印度输美商品被征收25%的关税。

8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听说印度“将不再向俄罗斯购买石油”。就在7月31日,特朗普刚签署行政令,对全球69个贸易伙伴征收10%至41%的对等关税,印度输美商品被征收25%的关税。

对此,特朗普7月30日在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指出:“虽然印度是我们的朋友,但多年来我们与他们的贸易往来相对较少,因为他们的关税太高,位居世界前列,而且他们的非货币贸易壁垒也是所有国家中最严格、最令人反感的。”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表示,美国将针对印度购买俄罗斯武器和能源产品施加“惩罚”。

然而,据《印度时报》网站8月2日报道,尽管特朗普声称,印度已经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但印度政府消息人士证实,印度炼油企业仍在继续购买俄罗斯原油,这是由价格和运输等经济因素决定的。

综合分析,一贯在大国博弈中采取骑墙策略的印度,此次竟然一反常态,敢于反击美国关税威胁,这一底气主要源于其多维度战略考量:

一、经济多元化战略支撑

1、贸易依存度可控性

印度对美出口仅占总出口的18%,且服务业出口不受关税直接影响,降低了经济脆弱性。同时,印度加速推进与东盟的自贸谈判,并签署本币结算协议,逐步减少对美元体系的依赖。

印度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低,对美出口仅占其GDP的2.1%,主要集中在服装、农产品等领域,且美国对印度电子产品的关税豁免政策降低了出口压力。同时,印度已通过自贸协定加强与澳大利亚、瑞士等国的经济联系,以分散贸易风险。

为表示对特朗普高关税的不满,印度将双边矛盾提交WTO多边框架,指责美国加税违反规则,既规避单边行动风险,又通过制度性反击争取国际舆论支持。

2、国内市场缓冲能力

印度本土消费市场规模达45万亿美元,可部分对冲外贸下滑风险。尽管国内消费能力有限,但莫迪政府通过补贴中小企业、推动"印度制造2.0"等政策强化内循环。

二、俄罗斯石油已成为印度能源安全保障

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占其能源供应总量的35%,并签署长期合同。俄罗斯能源价格低廉,且两国在军事、核能等领域存在深度合作,形成战略互依关系。印度通过能源进口多元化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脆弱性。

严峻的现实摆在面前,俄罗斯折扣油占印度进口量的40%,切断俄油相当于掐断印度经济命脉:

1、炼油厂已与俄罗斯石油高度捆绑

印度三大炼油基地——信实工业贾姆讷格尔厂、纳亚拉能源瓦迪纳尔厂、国有芒格洛尔厂——经数年改造,设备完全适配俄油酸度与硫含量。若改用中东原油,需重新投入五年技改周期。

2、关系到民生成本

印度能源研究所模拟显示,切断俄油将导致燃料价暴涨27%,CPI指数突破9%警戒线。2023年因俄油折扣,印度节省外汇储备250亿美元

3、转口俄油贸易,可获取暴利

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报告指出,印度将俄油精炼为柴油出口欧洲,2024年前三季度对欧盟出口量增长58%,利润差价高达每桶60美元。

不仅如此,美国突然与巴基斯坦签署能源开发协议,为此再补一刀。特朗普更是戏谑的表示:“将来要让印度买巴铁的油!”将多年的死对头变为能源供应商?这无疑是对印度的极大羞辱。

事实证明,印俄双方已形成军备换石油闭环:俄罗斯通过石油贸易获得3万亿卢比,转而购买印度无人机零件、电子元件等军民两用产品。印度公司Innovio Ventures向俄交付490万美元电子设备,全部以卢比结算。

二、骑墙策略失灵,改变外交策略

一直以来,印度都以其骑墙外交策略游走于大国博弈之间,将这一招玩的游刃有余,且以此为自豪:一边是美日澳“四方安全对话”的座上宾,一边是金砖国家中俄的合作伙伴。但如今却被特朗普的四条推文彻底撕碎了外交面具。

美国指控印度暗中支持金砖国家“去美元化”,让莫迪百口莫辩,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每次会议阻挠提议的印度,如今却被扣上反美帽子。

此外,印度长期坚持战略自主外交政策,并与俄罗斯的高层互动(过去十年会晤17次)及历史合作基础,为其应对外部压力提供了道义支持。同时,中国在金砖国家中的影响力也为印度争取了谈判空间。在关税战的严峻局势下,印度原先惯用的骑墙策略已经失灵,于是改变外交策略:

1、WTO规则武器化

印度将双边矛盾提交WTO多边框架,利用现有规则制衡美国,将WTO规则作为反击美国的武器,并借助制度性反击争取国际舆论支持。

2、地缘政治平衡术

印度通过金砖峰会推动IMF改革声明,挑战美元霸权,同时在中美之间寻求第三条道路。这种"摇摆外交"既避免过度依赖美国,又借多边平台提升话语权。

三、美国高关税涉及印度核心利益

1、农业与能源红线

美国要求开放转基因农产品市场直接威胁印度6亿农民生计,而能源采购自主权(如俄油进口)涉及国家战略安全,成为不可退让的底线。

2、选票政治驱动

莫迪政府面临2024年大选后联合政府压力,农业州选票迫使其在关税问题上强硬表态,避免引发农民抗议浪潮。

四、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高度依赖俄罗斯

印度超过50%的军事装备依赖俄罗斯,包括坦克、导弹系统等核心武器装备。这种长期防务合作构成的战略纽带,使印度在关键领域具备自主选择权,不受外部经济制裁影响。印军武器短期内根本不可能摆脱对俄依赖,与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相比,显然维持自身生存需求更为重要。

目前,印度的骑墙外交在这场全球关税战中,实际上处于大国博弈棋子的地位。要想八面玲珑、博得各方利益已成为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正如布鲁金斯学会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需要印度制衡中国,俄罗斯需要印度突破封锁,莫迪正在缝隙中拓宽战略空间。”

印度打算效仿中国反制策略,但缺乏中美贸易深度(美印贸易额仅1300亿美元)和产业链完整性。美国对印度无贸易依赖症,且可轻易通过东南亚等替代供应链施压,导致印度反制效果存疑。

另一方面,印度不像中国那样,手里握有着稀土这种可以制约美国的杀手锏。因此莫迪政府需要在关税博弈中考虑到战略误判带来的风险,避免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热点新知#

来源:热点我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