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谱(二十二)藿香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5 08:05 1

摘要:藿香是唇形科藿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与食用历史。其不仅是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药材,能起到解暑祛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在日常饮食中也常被用作调味香料,为菜肴增添独特风味。同时,藿香的花序优雅,香气清新,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中也有应用

藿香是唇形科藿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与食用历史。其不仅是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药材,能起到解暑祛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在日常饮食中也常被用作调味香料,为菜肴增添独特风味。同时,藿香的花序优雅,香气清新,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中也有应用。下面将从概述、生长习性、品种类别和种植技术四个方面对藿香进行详细介绍。

一、概述

藿香原产于中国,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尤其在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区栽培较为普遍。它株高一般在60-150厘米之间,茎直立,四棱形,上部有分枝,嫩茎呈绿色或略带紫色,老茎则为灰褐色。叶片呈心状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有粗锯齿,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密被柔毛,散发着浓郁的特殊香气。

藿香的花期通常在6-9月,轮伞花序多花,组成顶生的穗状花序,花萼管状,花冠淡紫蓝色或白色,下唇中裂片较大,上唇直立。果实为小坚果,呈卵状长圆形,成熟时为黄褐色,果期在9-11月。

在药用价值方面,藿香以全草入药,其性微温,味辛,归肺、脾、胃经。具有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藿香中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促进消化等作用。

在食用价值上,藿香的嫩茎叶可作为蔬菜食用,口感鲜嫩,香气独特。可以凉拌、清炒、做汤或作为馅料,如藿香炒蛋、藿香豆腐汤等,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二、生长习性

藿香是一种喜温暖、湿润气候的植物,其生长习性对环境条件有着一定的要求,了解这些习性对于成功种植藿香至关重要。

在温度方面,藿香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0℃。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25℃,当温度低于10℃时,种子发芽缓慢甚至停止;在幼苗期,温度过低容易导致冻伤,影响幼苗的生长发育;而成株期则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但温度长期低于0℃时,植株会受到冻害。

光照方面,藿香属于喜光植物,充足的光照能够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使植株生长健壮,叶片厚实,香气浓郁。在种植过程中,应选择光照充足的地块,保证每天的日照时间不少于6小时。如果光照不足,植株容易出现徒长现象,茎秆纤细,抗病能力下降,产量和品质也会受到影响。

水分方面,藿香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耐积水。在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田间持水量以60%-70%为宜。在幼苗期,水分不宜过多,以免引起烂根;随着植株的生长,需水量逐渐增加,尤其是在高温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以满足植株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但在雨季或土壤湿度较大时,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土壤方面,藿香对土壤的要求不十分严格,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土壤的pH值以6.0-7.5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佳。过于黏重的土壤透气性差,不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而沙质过重的土壤则保水保肥能力差,容易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三、品种类别

根据藿香的用途、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可将其分为不同的品种类别,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土藿香

土藿香是最为常见的藿香品种,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和栽培。它植株较高,一般在8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较多。叶片较大,呈心状卵形,边缘有粗锯齿,叶面绿色,叶背浅绿色,香气浓郁。土藿香的药用价值较高,是传统中药材藿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可作为蔬菜食用。其适应性较强,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对不那么严格,在多种土壤类型中都能生长。

广藿香

广藿香原产于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在我国广东、海南、云南等南方地区有栽培。与土藿香相比,广藿香植株相对较矮,一般在30-60厘米,茎较粗壮,分枝较少,茎基部木质化程度较高。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叶面深绿色,有光泽,叶背灰绿色,密被柔毛,香气比土藿香更为浓郁持久。广藿香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其药用功效与土藿香相似,但在某些方面的药效更为突出,是许多中成药的重要原料。

紫苏藿香

紫苏藿香是藿香与紫苏的杂交品种,兼具两者的一些特征。它的植株形态介于藿香和紫苏之间,茎秆带有紫色,叶片边缘有锯齿,叶面颜色较深,呈深绿色或略带紫色,叶背为紫色,香气独特,既有藿香的清香,又有紫苏的辛香。紫苏藿香不仅可药用,还常用作调味香料,在烹饪中应用广泛,如用于烹制鱼、虾等菜肴,能够去除腥味,增加风味。

四、种植技术

藿香的种植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加工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科学操作,以确保藿香的优质高产。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块进行种植。前茬作物以豆类、禾本科作物为宜,避免连作,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播种或移栽前,要进行精细整地,深耕土壤25-30厘米,结合深耕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将肥料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后翻耕入土,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整细耙平后,做宽1.2-1.5米的畦,畦高20-25厘米,畦沟宽30-40厘米,以利于排水和灌溉。

繁殖方法

藿香的繁殖方法主要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

- 种子繁殖:这是藿香最常用的繁殖方法,可分为春播和秋播。春播一般在3-4月进行,秋播在9-10月进行。播种前,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3小时,捞出后晾干备用。播种时,可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条播是在畦面上按行距25-30厘米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0.5-1厘米,轻轻压实后浇水;撒播是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覆土后浇水。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一般在10-15天左右即可出苗。每亩用种量为0.5-1公斤。

-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4-5月进行,当藿香植株萌发新苗后,将健壮的植株连根挖出,分成若干小株,每小株带有2-3个芽和一定数量的根系。然后将小株按行距30-40厘米、株距20-25厘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定植后浇水,以促进缓苗。

田间管理

- 间苗定苗:当幼苗长到3-4厘米高时,进行第一次间苗,拔除弱苗、病苗和过密的苗;当幼苗长到10-15厘米高时,进行定苗,条播的按株距15-20厘米留苗,撒播的按株距20-25厘米留苗,每亩留苗数量为10000-12000株。

- 中耕除草:在藿香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防止杂草与植株争夺养分和水分。一般在幼苗期进行2-3次中耕除草,中耕时要浅耕,避免伤及根系;成株期可适当深耕,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

- 浇水施肥:藿香喜湿润,要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在幼苗期,浇水要少量多次;成株期,在高温干旱季节要增加浇水次数,以满足植株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在施肥方面,除了施足基肥外,还要进行追肥。在幼苗期,每亩追施腐熟的稀薄人粪尿500-1000公斤或尿素5-10公斤;在植株生长旺盛期,每亩追施腐熟的农家肥1000-15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叶片的发育。施肥后要及时浇水,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 打顶摘心:当藿香植株长到50-60厘米高时,进行打顶摘心,摘除顶芽,促进侧枝的萌发和生长,增加分枝数量,提高产量。打顶摘心后,要及时追施一次肥料,以促进侧枝的生长。

病虫害防治

藿香常见的病虫害有根腐病、霜霉病、蚜虫、红蜘蛛等。

- 根腐病:多发生在雨季,主要危害根系,导致根系腐烂,植株枯萎死亡。防治方法: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避免田间积水;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每隔7-10天灌一次,连续灌2-3次。

- 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多角形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背面出现白色霉层,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防治方法:加强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 蚜虫: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植株的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发黄,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蚜虫的栖息地;发生初期,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 红蜘蛛:主要危害叶片,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出现黄白色小点,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防治方法:合理密植,加强田间通风透光;发生初期,可选用20%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采收加工

藿香的采收时间因用途不同而有所差异。

- 药用藿香:一般在夏季茎叶茂盛、花初开时采收。采收时,将全株割下,去除杂质,洗净后晒干或阴干。晒干时要避免暴晒,以免挥发油挥发,影响药效。

- 食用藿香:可在幼苗期或嫩茎叶生长期进行采收,一般采收高度为10-15厘米的嫩茎叶,可分批采收,以提高产量。

- 加工:采收后的藿香如果用于药用,可切成段,装入干燥的容器中,置于通风干燥处存放,防潮、防虫蛀;如果用于食用,可鲜用或焯水后晒干备用。

总之,藿香是一种具有多种价值的植物,了解其概述、生长习性、品种类别和种植技术,对于更好地利用和种植藿香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并严格按照科学的种植技术进行操作,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来源:淇泉老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