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村官被查掀起监督风暴,小微权力暗藏利益链,后续会怎么发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5 00:49 1

摘要:据龙门县纪委监委8月4日通报,龙城街道戴屋村的村支书兼村主任戴晓泉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调查。这事儿让不少村民议论纷纷,毕竟村干部手握征地补偿、集体资产这些关键事,出问题直接影响大家口袋和生活。

据龙门县纪委监委8月4日通报,龙城街道戴屋村的村支书兼村主任戴晓泉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调查。这事儿让不少村民议论纷纷,毕竟村干部手握征地补偿、集体资产这些关键事,出问题直接影响大家口袋和生活。

村里有老人说以前的村干部开会都是偷偷摸摸的,公示栏上的账目看不太清,这次查出来的事可能不是个案。现在很多村子搞项目开发,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元资金进出,但具体怎么花的很少有人说得明白。戴晓泉案里提到的工程发包、低保名额分配都是常见问题,比如明明有贫困户更困难,名额却被亲戚拿了。

现在纪委监委办案跟过去不一样了。县里有个“互联网+村级财务”的平台,连我表弟在县城打工都能用手机查村里开支。之前深圳光明区还给村支书列了32条权力清单,不能随便决定大事。听说清远那边村民能成立乡贤监事会,直接盯着村委做事,这在以前根本想不到。

戴晓泉被查的消息出来后,村里微信群炸开了锅。有人建议应该让村民定期查账,可很多老人不会上网。有年轻人提议像佛山南海那样,用身份证在机器刷一下就能查村里的钱往哪去了。不过这事得慢慢来,毕竟现在刚开个头。

县里最近在搞培训,教村干部用新系统报账。以前有些村长把集体土地租低价出租给亲戚,现在无人机从天上拍地面,一眼就能看出面积对不对。有媒体报道过四川某镇通过直播问廉,村民直接对着镜头提问,当场让镇长解释问题。

戴晓泉出事后,有村民去县纪委门口问情况,工作人员说线索是通过多种渠道来的。我下载了那个叫“晨视频”的APP,看到上面有报料入口,要是发现了问题可以直接发照片。不过大多数老乡还是习惯找熟人打听,觉得直接举报怕得罪人。

上个月惠州村里来个“模拟法庭”,村干部坐被告席,村民模拟质询他们花钱是否合理。这种活动刚开始大家还有点拘束,后来越问越起劲。有村民说要是平时能这么较真就好了,以前开村民大会就是走过场,举手表决的时候没人敢反对。

现在很多村子搞旅游开发,建农家乐、民宿,光今年我们县就有七八个项目。但钱从哪来怎么花,合同签的条款是不是公平,普通村民根本不清楚。有个做会计的朋友说,有些村集体债台高筑,光利息一年就要几十万,这样下去早晚出事。

广州那边搞了个试点,所有低保户都要公开,谁家房子多大、有几辆车都得登记。之前有村民发现隔壁王叔明明开货车跑运输,却还在领低保,上报后真查出了问题。看来以后想钻空子没那么容易了。

国家现在强调乡村振兴,但钱到位后得有人看着。戴晓泉被带走那天,村里开了紧急会议,新来的驻村干部说要在年底前完成所有财务审计。有年轻人建议用区块链技术记录账目,这样一旦造假立刻能发现。不过村里老人觉得这些都是新花样,到底管不管用还得看结果。

过去几年各地都在试新办法。浙江有个村,把所有村务放进App,村民能随时投票表决。四川有个镇长因为处理征地纠纷不当被撤职,这个新闻当时上了热搜。最近深圳有的小区用电子投票系统选业委会,效率比以前高多了。

龙门县这次查处村官,可能是个开始。省里正在推“阳光村务”工程,年底要覆盖50%的行政村。但有些偏远乡村网络信号不好,老人不会操作智能机,要普及起来得花时间。有大学生村官提议先培训年轻党员,再带动其他人。

戴晓泉的案子还没处理完,但已经让周围村的干部紧张起来。有村会计私下说现在签字都要三思,审计组经常突击检查。县里还开了培训班,讲《乡村振兴促进法》里的监督条款,强调违反规定要被追责,这在以前没这么严。

前几天我去邻村赶集,听见几个大叔议论这事。有人说该让外村人轮流来查账,避免窝里横。也有人说现在举报渠道多了,但真正敢站出来的不多。有个开小卖部的老板娘说:“反正我不信那些领导,钱进错口袋就别想找回来。”

惠东县最近有村民用无人机拍到了疑似违规填湖建房的照片,上传给环保部门后真查出了问题。这种新技术帮了不少忙,不过用不起无人机的村子只能靠老办法。还有人提议学香港,设立专门的投诉热线,但县里回复说现在人力紧张,得一步步来。

村委会门口的公告栏上贴着最新的财务公示,字倒是清晰了,但内容还是看不懂。有村民说这是数字游戏,光看表面看不出问题。戴晓泉被带走前,村里刚完成了某地块的拆迁补偿,这部分钱是否出问题现在成了焦点。

上海有村子搞了个“村务直播间”,每个月直播开村民代表大会。主播是村文书,直接回答网友提问。这种方式让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能参与,但咱们这儿还没尝试过。有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说:“得让信息透明到每个角落,别再藏着掖着。”

最近乡镇干部培训多了起来,县党校经常组织学习反面案例。戴晓泉的事被做成PPT,在多个场合播放。“现在别干那些糊涂事,别学人家前车之鉴。”

我老家邻村上个月换了班子,新当选的支书是退伍军人,承诺每月开两次透明账目会。但两个月过去了,除了贴了几张纸到公告栏,没见实际动作。村民开始怀疑这只是作秀,真正的变化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看到。

某法律博主解析说,如果戴晓泉涉案金额特别巨大,可能面临十年以上刑期。但具体怎么量刑还要看证据和认罪态度。村里有老人说,过去有些被抓的干部,最后只判了个缓刑,这回会不会真进监狱还不确定。

现在县纪委开通了24小时举报热线,号码印在每家每户的明白卡上。但很多人担心举报后被报复,尤其是认识当事人的乡亲。有个村民说:“要是能匿名报料最好,至少让他们不敢明目张胆贪污。”

从戴晓泉案能看出来,村级权力监督是个大难题。既需要技术手段管住账目,也要改变老好人文化,让村民敢说实话。不过这条路走了十年才到今天,离终点还远着呢。现在就看县里这次查办力度有多大,能不能让其他想伸手的人缩回手。

要想彻底改变,可能得等新一代村干部上位。现在村委里三十多岁的面孔越来越多,他们用过智能手机,接触过新思想。或许等这一批人掌权后,事情才会真正不同。但在此之前,只能一步步来。

来源:小芜在努力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