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弟弟提干后和我断联,父亲去世也没回来,最后他副师长转业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6-25 07:24 1

摘要:我家不算富裕,但以前日子过得还算和睦。我和弟弟从小一块儿长大,感情特别好。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有啥好吃的我都先让着他,他也总粘着我,有啥事都跟我说。那会儿我觉得,咱俩这关系一辈子都散不了。可谁能想到,后来他提干当了军官,慢慢地跟我断了联系,父亲去世他都没回来,

我家不算富裕,但以前日子过得还算和睦。我和弟弟从小一块儿长大,感情特别好。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有啥好吃的我都先让着他,他也总粘着我,有啥事都跟我说。那会儿我觉得,咱俩这关系一辈子都散不了。可谁能想到,后来他提干当了军官,慢慢地跟我断了联系,父亲去世他都没回来,直到最后听说他转业成了副师长,这一切才算有了个说法。

弟弟比我小三岁,读书那会儿成绩一般,但人挺机灵。高中毕业后,他没考上大学,就想着出去闯闯。那时候部队招人,他报名参了军。家里人都挺支持,毕竟当兵能吃上公家饭,还能有点出息。

头两年,他在部队里挺辛苦,写信回来老说训练累、纪律严,但我能感觉到他咬牙坚持的劲儿。后来,他考上了军校,算是正式走上了军官的路。提干那年,他回家探亲,穿着一身军装,腰杆笔直,家里人都夸他有出息。那时候我还替他高兴,觉得弟弟终于熬出头了。

可提干之后,弟弟的生活跟我们家渐渐拉开了距离。他被分配到一个离家挺远的部队,平时忙着训练和任务,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一开始他还会打个电话,聊聊部队的事儿,问问家里情况。可慢慢地,电话少了,回信也少了。到后来,除非我主动联系他,他几乎没啥音讯。我那会儿也没多想,觉得他忙是正常的,毕竟当军官责任大,不能老惦记家里。

大概是弟弟提干后第三年吧,我们之间的联系彻底断了。那年春节,他没回来,只寄了点钱,说部队有任务走不开。我给他写信问情况,他回得特别简单,就几句话,说自己挺好,让我别担心。可我总觉得不对劲,他字里行间透着股疏远劲儿。后来我又打了几次电话,他要么不接,要么接了说几句就挂,说忙着开会或者出任务。时间长了,我也不好意思老烦他,联系就这么断了。

家里人也没多说什么。母亲偶尔念叨几句,说弟弟咋不回家看看,但她也不懂部队的事儿,就觉得孩子大了,有自己的路要走。我心里其实挺不是滋味,弟弟跟我小时候那么好,怎么说断就断了呢?我有时候会想,是不是他当了军官,觉得我们这些家里人太土气,怕丢面子。可转念一想,他不是那种势利的人,可能是真忙,或者有什么难言之隐。

真正让我心里过不去那道坎的,是父亲去世那年。父亲身体一直不太好,年纪大了后更是三天两头生病。那年冬天,他突发脑梗,抢救了几天还是没挺过去。走之前,他嘴里念叨着弟弟的名字,说想见他最后一面。

我赶紧给弟弟单位打电话,那边说他人不在,出去执行任务了。我留了口信,说家里有急事,让他赶紧回来。可父亲下葬那天,弟弟还是没出现。后来,他寄了封信回来,说任务脱不开身,没能赶回来尽孝,心里很愧疚,还附了点钱让我们好好生活。

看到那封信,我气得手都抖。任务再重要,能有父亲去世重要吗?他连个电话都没打,就这么一封信打发了?我母亲倒是没说什么,只是默默把信收起来,叹了口气说:“他有他的难处,别怪他。”可我心里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弟弟这几年不联系也就罢了,连父亲去世都不回来,我真怀疑他是不是忘了自己姓啥。

弟弟没回来的事儿在我心里憋了好几年,我一直没主动联系他,也没再问他的情况。直到有一天,我在镇上碰到一个老同学,他正好在部队干过,跟弟弟一个系统。他提起弟弟,说他这些年升得挺快,已经是个副师级干部了。

我一听,心里挺复杂,既有点替他骄傲,又有点不是滋味。老同学说,弟弟工作特别拼,常年不着家,家里的事儿他估计是真顾不上。我问他为啥连父亲去世都没回来,他叹了口气,说部队里有些任务是保密的,脱不开身很正常,可能弟弟也是没办法。

听了这话,我心里稍微好受了点,但还是觉得弟弟做得太绝。副师长又咋样,官再大还能大过亲情?我后来从别的渠道打听了一下,听说弟弟这些年在部队确实挺不容易。提干后他一直在基层干,后来调到机关,又赶上几次大任务,忙得连自己生活都顾不上,更别提回家了。有人说他是个工作狂,为了事业啥都能放一边。我听着这些,心里有点明白了,可还是觉得他欠家里一个交代。

憋了几年后,我终于忍不住给他写了封信。信里没责怪他,就是平平淡淡地说了家里的情况,告诉他母亲身体还行,我这些年在镇上开了个小店,日子过得凑合。我还提了父亲去世的事儿,说家里人都挺想他,希望他有空回来看看。写完信寄出去,我也没指望他会回,毕竟这么多年没联系了,谁知道他啥心思。

没想到,过了俩月,他真回信了。信里说他这些年确实太忙,愧对家人,尤其是父亲去世没回来,他一直觉得对不起我们。他还说自己在部队干了这么多年,马上要转业了,打算回老家看看。我看到这儿,心里五味杂陈。弟弟变了,变得成熟了,也稳重了,但那股亲情好像还在。我回信告诉他,家里门永远给他开着,不管他当多大官,回来就是弟弟。

没过多久,弟弟真的转业回来了。那年他47岁,穿着一身便装,头发有点花白,但精神头还不错。回来那天,母亲特意做了他小时候爱吃的菜,我们一家人坐一块儿吃了顿饭。弟弟话不多,但能看出来他挺感慨。他说自己在部队干了二十多年,最大的遗憾就是没顾上家里,现在转业了,想在家乡干点啥,弥补这些年的亏欠。

后来,弟弟用自己这些年的积蓄和人脉,在镇上开了家军转民的小企业,主要是做些机械加工的活儿。他干得挺认真,带着一股部队里的那股拼劲。企业慢慢有了起色,还给镇上不少人提供了活干。镇里人都说,他这副师长没白当,回来还能给家乡干点实事。我看着他忙前忙后,心里挺欣慰,觉得这些年的隔阂总算有了个了结。

几年下来,弟弟的企业越做越大,成了我们县里的明星企业。报纸上、电视上都报道过他,说他是部队转业干部的典型,带动了地方经济。每次看到这些,我都挺骄傲,可也知道他背后不容易。他跟我说过,创业那会儿资金紧,客户少,他没少跑断腿。好几次想放弃,但想想自己在部队那么苦都挺过来了,这点难算啥。

有回他在电视上接受采访,主持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啥。他说,自己走到今天,靠的是部队的历练和家里的支持。他还提到我,说小时候我老让着他,家里再难都没让他吃过苦。我听着这话,眼眶有点湿。弟弟没忘本,他心里一直有我们。

现在我退休了,弟弟的企业也走上了正轨。他经常回家看看,陪母亲聊聊天,或者跟我一块儿喝点小酒忆忆旧。我们聊起小时候的事儿,聊起他当兵那会儿,聊起父亲去世的遗憾。虽然这些年我们走得路不一样,但他还是我弟弟,那份亲情从来没变过。

回头想想,弟弟提干后跟我断了联系,父亲去世没回来,这些事儿确实让我心里不舒服过。可后来我明白了,他不是不念家,只是被生活推着走,没得选。他当上副师长,转业回来干事业,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他没忘了根。现在我们关系比以前还好,日子也有了盼头。我觉得,亲情这东西,不管隔多远、多久,总会在心里占着一块地儿,谁也抹不掉。

来源:一遍真命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