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S.H.E,因为她们把女性力量,种进了我的青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4 22:06 1

摘要:S.H.E的歌声曾流淌进多少双青春的耳朵?年少时,戴上耳机听S.H.E,那些旋律瞬间就把我们带离封闭的高墙。我们逃向《美丽新世界》的乌托邦,沿着《沿海公路的出口》奔向自由,在《不想长大》的倔强里,短暂地击退了成长的围剿。

S.H.E的歌声曾流淌进多少双青春的耳朵?年少时,戴上耳机听S.H.E,那些旋律瞬间就把我们带离封闭的高墙。我们逃向《美丽新世界》的乌托邦,沿着《沿海公路的出口》奔向自由,在《不想长大》的倔强里,短暂地击退了成长的围剿。

后来我们长大了,在职场上碰壁,在感情里迷茫,再度听到那熟悉的三重和声,才惊觉S.H.E唱的不只是少女心事,还有女孩的独立、姐妹的扶持,和温柔生长的力量。

对于九零一代来说,青春像一首《候鸟》,飞走已经十多年。如今再听S.H.E,与其说是初老人群的怀旧冲动,不如说是在女性意识觉醒的当下,对少女时代的一次深情回眸:

原来,她们早就在歌声里,悄悄告诉我们如何做自己的英雄。那其实是女性意识的早期萌蘖,也是支撑我们穿越成长荆棘的内在光亮。

二十多年过去,华语流行乐潮起潮落,她们也各自走向不同的人生。但无论是Selina的坚韧、Hebe的自由,还是Ella的勇敢,她们用真实的生命姿态,诠释着S.H.E最宝贵的特质:不是完美的偶像,而是彼此扶持的姐妹。

1、从宿舍女孩到Shero宣言

二十多年前,Selina为了帮妹妹圆梦参加比赛,Hebe想赢得奖金补贴家用,Ella则是打算为家里挣一个新沙发。机缘巧合之下,三个截然不同的女生走到了一起。她们的性格和家庭背景完全不同:Selina来自条件优渥的家庭,是个典型的乖乖女,来公司都有妈妈陪着打点。Hebe总是戴着耳机,看起来很不近人情的样子。至于Ella,打扮得很中性,精力旺盛,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女生。

公司安排她们同吃同住,一同成长,组成了21世纪初亚洲第一女子天团S.H.E。多年来,她们演绎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歌曲,斩获了数不清的奖杯,但最为珍贵的是,岁月将她们淬炼成彼此生命中不可分割的存在。正如在十六周年直播中Ella所说表示那样, “女孩受伤遇难时会回到母亲身边,而S.H.E就像我们的母体。”

「S.H.E」的团名,诞生于英文代词「She」,天然携带着由内而外的"她色彩"与"她力量"。可以说,从首张专辑到后续作品,S.H.E始终在“She”这个词义场里不断地做着加法。 她们让“她的声音”不仅是青春少女的恋爱思绪,更升华为跨越时间的女性集体认同。 换言之,S.H.E 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镌刻着女性力量宣言的文化符号。

在首张专辑《女生宿舍》中,三人以青涩的声线演绎着“我和你吵架,你却是我最好的室友”,那是友情的原点,也是女生间真实情谊的写照。随后,《我爱你》在情感表达上迈上了另一个高度。Ella、Hebe、Selina用经典的“S.H.E和声”交替唱出:“让我听你的疲惫和恐惧,愿意当你肩膀承受所有的伤悲。”像是她们给彼此的许诺,也像是对所有听众的温柔告白。

2008年的《宇宙小姐》是一张充满女性意识的专辑。主打歌《宇宙小姐》颠覆传统审美,宣告"不完美也很美";《女孩当自强》以中国风混搭嘻哈的革新曲风,将林子祥的《男儿当自强》重新赋权,那句“就要做自己的救世主 ”的歌词,鼓励女性打破情感关系里的被动位置。

2010年的《SHERO》更将女性主义表达推向新高度: "看不到找不到等不到你的Hero,为何不做自己只手撑天的Shero" 。这句歌词从今天来看都极富女性主义意识。为了让“成为自己英雄”的口号更加鼓舞人心,歌曲选用强烈的电吉他节奏和三人合唱的形式,渲染出荡气回肠的听觉效果,具象化了女性群体的联结与共振。

2、和声、舞台与MV的姐妹力量

除了歌词,S.H.E的声音编排和视觉风格也很有彰显姐妹力量的自觉。包括舞台设计、和声和MV都很注重展现“三人合体、互相支撑”的特质。

在演唱方面,S.H.E是典型的三声部。她们从出道开始就有不同的声线分工:Hebe 负责穿透力极强的高音,Selina 拥有柔和却不失张力的中音,Ella 则以浑厚稳健的低音奠定整体基底。

这是根据她们各自的声音特质来安排的:Hebe 的高音像一股清泉,唤醒听众的情绪;Selina 的中音如同温暖的拥抱,拉近彼此的距离;Ella 的低音则像她们之间那条坚实的纽带,为整体增添力量与安全感。随着时间推移,三人开始打破固定声部的限制,更多地以“主音+和声”模式演绎,以达到更流畅的声部融合,兼顾个人的声音特质与齐声合唱的紧密感。

这种和声编排让她们的声音显得非常亲密,音色各异却又宛如一个整体。观看她们的演唱会,也能感受到同样的亲密感。她们总是会互相起依偎在一起,时而手牵手,时而肩并肩,进入合声段落时更会不约而同地向舞台中央靠拢,单人演唱时另外两个人也会在一旁用眼神互动。在舞台上的表演模式,完全演绎除了歌曲里所唱出的那份情谊与牵绊,因为S.H.E从来不是孤立的个体,三个灵魂的共鸣、一群女性的并肩,才是这个组合最动人的本质。

再来说MV。S.H.E 的 MV 往往超越偶像团体的标配,将符号与叙事融入歌唱现场。比如在《SHERO》的MV中,导演运用“废墟-拯救-重生”的线性叙事,开场三人各自独立在几近颓败的场景里沉思,镜头切换到她们身披金色水晶吊灯、带领“娘子军”纵情摇滚的画面,最终汇聚成一片绚烂花海。这一视觉策略既对应了歌词中“找不到 HERO,就做自己的 SHERO”的自我救赎主题,也通过色彩与道具强化了女性力量的壮阔与坚毅。

让粉丝印象最深刻的MV或许是纪念组合十七周年的歌曲《十七》。导演通过一组流畅的蒙太奇,把S.H.E出道十七年以来的标志性瞬间一一再现。镜头中三人置身拥挤人群或于不同空间奔跑,象征各自发展,同时交叉到一起暗示最终重逢,突显她们之间的深厚情感。

这让多年关注S.H.E的粉丝无不泪目,因为那些闪回的画面不仅是三个女孩的成长轨迹,也是一代人青春记忆的投射。

3、姐妹同心,齐力断金!

当前,“女性互助”、“女性友谊”等被越来越多地讨论。#她力量#、#闺蜜救赎计划#等标签下,女性自发分享求职经验、情感困境,形成温暖的互助圈。同时,越来越多文化作品开始聚焦"她们一起"的力量,比如今年很多女性脱口秀演员通过讲述女性体验、女性困境火爆出圈。再比如,女性间惺惺相惜的故事刷屏网络,这些都在打破对女性友谊的刻板印象。

在女性主义语境中,「姐妹情谊」(sisterhood)之所以要被强调,是因为它是一种超越血缘的情感纽带,意味着同侪间的相互扶持,以及对制度性不平等的反抗。根据维基百科,「sisterhood」是女性在共同经历中形成的团结,是跨越种族、阶级的互助联盟。 当女性都身处于"第二性"的处境,姐妹情谊不仅仅有情感安慰功能,更是改变现实的行动力量。

回望S.H.E 三人的音乐与现实,会发现她们早已将「姐妹情谊」写进华语流行乐章。2010年,那场人尽皆知的大火,几乎摧毁了Selina的全部生活。在她复健期间,Hebe和Ella推掉了许多工作,力尽所能地与她并肩战斗。当时Selina的前夫出过一本记录她住院的书,最开始他还会在里面写到“今天Ella来了”,“Hebe陪了一下午”,再后来,他不写了,因为Hebe每天都来。正是这份不离不弃的陪伴,最终让Selina涅槃重生。

无论是璀璨时刻还是至暗时光,她们从未缺席彼此的生命现场。甚至连Ella生产,另外两位也会陪同在产房,见证姐妹成为母亲的那一刻。

就像Hebe曾在演唱会上说的那样:“因为我们有六只手,所以可以连接成更大的拥抱。因为我们有六只手,可以阻挡更多的风霜。因为我们有六只手,可以圈起更大的宇宙。所以,我们的快乐比别人多,世界也比别人大,当然,也可以比别人更勇敢。”

S.H.E的精神内核恰如其名,凝聚着女性联结的力量。在波伏娃揭示的“第二性”困境尚未破解的今天,不存在孤立的“她”,也不存在只属于单个“她”的恐惧与荣光。当无形的铜墙铁壁依然围困着“她们”,唯有“她”和“她”的手紧紧相握,“她们”与“她们”的呼声汇聚成潮,那堵压迫之墙才有可能逐渐崩塌。

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一股油然而生的幸福感,因为我突然察觉,原来在那个对性别、爱情、人生尚且懵懂却充满探索欲的年纪,我们热爱的偶像早已将女性力量的种子,悄悄播撒进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若问S.H.E教会我最珍贵的一课,那必然是女性团结的意义。我明白了唯有一个灵魂搀扶起另一个灵魂、一代人托举起下一代人,女性之力才能逐步挣脱束缚,奔涌成不可阻挡的洪流。

正如合约到期不再续约时,三人坚定表示“S.H.E绝不解散”。「She」这个单词所暗含的聚合之力,本身便无法拆解。 「她」是不息的江河,是共振的和声,是改天换地的宣言,是花与花的联合。

来源:涂涂的小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