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的煤矸石,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4 22:05 1

摘要:该矿每年煤矸石产量约40多万吨,转运费高达千万元。高额的成本支出和环保压力一度成为制约高效运营的“难题”。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如何低成本大效益处理煤矸石成为该矿不断探索降本的重要课题。

走进新矿新上海一号煤矿,往日高耸的矸石堆变成了覆满绿植的绿荫地,矸石成堆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往日令人“头痛”的煤矸石成为了抢手的“香饽饽”。

该矿每年煤矸石产量约40多万吨,转运费高达千万元。高额的成本支出和环保压力一度成为制约高效运营的“难题”。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如何低成本大效益处理煤矸石成为该矿不断探索降本的重要课题。

“过去,产出的煤矸石没有地方消纳,聚矸成堆占用大量土地,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还严重污染环境,每年拉网覆盖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新上海一号煤矿煤质发运工区负责人刘波说道。

该矿对产出的矸石进行化验分析和特性研究,发现矸石中高岭土成分的含量较高,其耐高温、易粘黏的特性十分符合制砖的辅料。对此,他们加大科研力度,经过不断配比调配和实验,最终成功将煤矸石调试成制砖的新材料。经过工作人员后续不断研究,还发现煤矸石还可以在建筑领域、矿山园区筑路骨料、巷道硬化喷浆材料等方面使用。

煤矸石变废为宝,往日的“黑石头”成为了“金疙瘩”。该矿与鄂尔多斯市多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煤矸石被当做多种工业材料使用,2024年该矿煤矸石转运费下降约350万,往日“支出大户”的帽子被逐步摘掉,2025年该矿不断探索煤矸石开发价值,争取将煤矸石变成能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新上海一号煤矿以此作为科研申报项目成功荣获全国煤炭行业标杆案例,列入中央引导资金专项科技计划支持。该项目填补了内蒙古区域煤矸石固废利用的技术与应用空白,成功实现了新矿内蒙古区域多个矿井煤矸石消纳利用。

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朔州市人民政府、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举办的桑干河·第十二届粉煤灰及脱硫石膏处理与利用技术交流大会拟定于8月14-16日山西朔州召开。

作为煤基固废领域最具标志性和影响力的年度会议,朔州会议已连续举办十一届,累计吸引近万人次参会,其中包括千余位院士专家、百余所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来自煤基固废上下游产业的企业代表,成为煤基固废处理利用领域开展学术技术交流、技术产品展览、促进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

经过几个月筹备,组委会已邀请到数十个精彩专家报告,将在会上分享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及煤气化渣等煤基固废在矿山充填回填、道路工程、生态修复、农业应用、新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应用;遴选了煤基固废处置利用领域的30余项前沿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在会议期间发布、展示和对接;50余家技术装备展商将在会上展示各自技术装备和利废产品。会议期间还将围绕行业热点、重点议题举办专题座谈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活动。

来源:固废利用与低碳建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