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生活中,我们每天最放松的时刻,或许就是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共享美食。可谁能想到,这看似温馨的场景,却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健康危机。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最放松的时刻,或许就是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共享美食。可谁能想到,这看似温馨的场景,却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健康危机。
不久前,一则热搜新闻让无数人揪心。33 岁的小杨在单位体检时,被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医生严肃地告知他,幽门螺杆菌极易通过餐具等途径传染。小杨心里 “咯噔” 一下,想到父亲常年被胃部不适和口臭困扰,心里隐隐不安。怀着忐忑的心情,他赶忙带着父亲前往医院检查。这一查,犹如晴天霹雳,父亲竟被诊断出早期胃癌。
在医生的建议下,小杨不敢耽搁,又带着母亲、妻子和年幼的儿子去做检查。结果令人崩溃,一家五口无一幸免,全部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间被阴霾笼罩。小杨坐在医院的走廊上,满脸愁容,怎么也想不到,看似平常的生活习惯,竟让全家人陷入这样的困境 。
事实上,幽门螺杆菌在我国的家庭感染率高得惊人。2023 年 6 月发布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可达 50%。另一项针对全国 29 个省份的调查更显示,家庭感染率高达 71.2%。这意味着,每两个家庭中,就可能有一个家庭面临幽门螺杆菌的威胁。
餐桌上的 “雷区”
为什么幽门螺杆菌在家庭中如此猖獗?这和我们一些习以为常的餐桌陋习脱不了干系。
嘴对嘴喂饭
很多老人疼爱孩子,担心食物太烫、太硬,就习惯自己先尝一口,甚至把食物嚼碎了再喂给孩子。在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里,奶奶满脸笑意,用嘴把食物嚼碎,再温柔地喂给坐在儿童餐椅上的小孙子。可她不知道,这样的举动,很可能把自己口腔里的幽门螺杆菌传给孩子。孩子稚嫩的免疫系统难以抵抗,就这样被病菌盯上。
不用公筷
我国传统的聚餐方式,一家人围坐桌前,热热闹闹。但很少有人使用公筷,大家的筷子在菜盘里来回穿梭。想象一下,一家人正在吃火锅,一双双筷子在滚烫的锅里夹来夹去,菜还没到嘴里,幽门螺杆菌可能已经在悄悄传播了。每一次夹菜,都可能是一次病菌的 “接力”。
扒拉菜
有些人吃饭时,喜欢在盘子里随意扒拉菜,挑来挑去。这不仅让旁人看着不舒服,还会把口腔中的细菌留在菜里。在家庭聚餐中,一个人不顾形象地在菜盘里翻找,其他人面露尴尬,而此时,幽门螺杆菌可能已经借机扩散。
嘬筷子
吃饭时嘬筷子,看似是个小习惯,却暗藏风险。当人们把沾有唾液的筷子放进嘴里嘬时,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就可能随着唾液再次附着在筷子上,污染食物。下次再用这双筷子夹菜,就会把病菌传播给其他人。
致癌的 “恶魔”
幽门螺杆菌可不是普通的病菌,它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一旦进入胃部这个酸性环境,它就像找到了 “温床”,开始疯狂生长繁殖。它不断侵蚀胃黏膜,引发组织损伤,刺激炎症和免疫反应。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施瑞华指出,幽门螺杆菌不仅可能引发胃癌,还会增加咽喉癌、肠癌及胃肠道淋巴瘤等肿瘤的发病风险。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在体内悄悄埋下隐患。
身体发出的 “警报”
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强提醒,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
腹胀腹痛
当幽门螺杆菌在胃里捣乱,不断刺激和损伤胃黏膜,胃功能就会紊乱,导致腹胀腹痛。很多人以为只是吃坏了肚子,却没想到是幽门螺杆菌在作祟。可能你会在某天饭后,突然感到腹部一阵胀痛,怎么也缓解不了。
非特异性消化不良
经常嗳气,或者吃一点东西就觉得饱了,这可能是幽门螺杆菌引发的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在一次聚餐中,你明明没吃多少,却早早感觉饱腹,还时不时打嗝,这时候就要注意了。
口臭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它会刺激胃酸分泌,导致胃食管反流,引发口臭。无论你怎么刷牙、用漱口水,那股异味总是挥之不去。你可能在和朋友交谈时,看到对方不经意地皱眉,心里却满是疑惑。
恶心呕吐
如果感染严重,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在早晨起床时,突然感到一阵恶心,甚至呕吐,这可能就是幽门螺杆菌在向你示威。
守护健康的防线
面对幽门螺杆菌这个健康杀手,我们并非束手无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主任医师李天给出了实用的建议。
注重口腔卫生
每天早晚认真刷牙,定期更换牙刷,不给幽门螺杆菌在口腔里 “扎根” 的机会。刷牙时,仔细刷每一颗牙齿,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孩子专用餐具
减少老人与孩子的口口喂食和亲吻,给孩子准备专用的餐具。孩子的餐具要单独清洗、消毒,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注重个人卫生
养成饭前饭后、便后勤洗手的好习惯。在外面吃饭前,用洗手液仔细揉搓双手,把病菌拒之门外。
实施分餐制
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让每一次夹菜都更加安全。在家庭聚餐时,摆上公筷公勺,逐渐养成健康的用餐习惯。
不喝生水、不吃生食
生水和生食中可能藏有幽门螺杆菌,尽量喝烧开的水,吃煮熟的食物。在野外游玩时,即使口渴难耐,也不要轻易喝生水。
定期清洁消毒餐具
定期把餐具放进消毒柜消毒,或者用开水煮沸,杀灭可能存在的细菌。在清洗餐具时,多花些时间,确保餐具干净卫生。
多锻炼,定期体检
每天坚持适量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定期去医院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周末可以和家人一起去公园散步、跑步,享受健康生活。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来源:环看资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