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红色精神塑形,用革命文化铸魂。2月16日—19日,成都铁路卫生学校组织学生和青年教师赴重庆开展“赓续红色基因· 厚植家国情怀”主题教育研学实践活动。
以红色精神塑形,用革命文化铸魂。2月16日—19日,成都铁路卫生学校组织学生和青年教师赴重庆开展“赓续红色基因· 厚植家国情怀”主题教育研学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由学校德育副校长胡跃飞、学生科副科长冯伯阳(主持工作)、副科长李昕等一行老师带领学校99位同学参加。在重庆这一块英雄的土地上,感受光荣的革命传统、体悟丰富红色文化带来的精神震撼。
开营仪式 德育副校长胡跃飞讲话
在开营仪式上,成都铁路卫生学校德育副校长胡跃飞从立德树人的高度,强调了此次研学的育人价值,勉励师生以红岩精神铸魂,以家国情怀立心,将先辈精神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将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红岩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教授 袁冬梅讲座
开营仪式后,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袁冬梅教授以“弘扬红岩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题,为师生开启了一堂震撼人心的红色教育课。袁教授借助详实的史料和丰富的图像,带领大家重温了革命先烈在渣滓洞、白公馆等地的英勇事迹,深刻阐释了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
参观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追溯红岩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在重庆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红岩精神如炬,照亮了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之路。成都铁路卫生学校的师生们首站便来到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影像资料,重温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英勇事迹。紧接着,在庄严肃穆的歌乐山烈士陵园,师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敬献花篮。
歌乐山烈士陵园
参访历史遗址,激荡家国情怀。作为中国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里程碑,816工程见证了中国人民在艰苦条件下的奋斗与智慧。在816工程遗址,广大师生深入了解了三线建设时期的艰苦奋斗历史,深刻体会到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参观816 工程遗址
重庆三峡博物馆
在白公馆与渣滓洞旧址,斑驳的牢墙、镌刻的诗文再现了江竹筠、许云峰等红岩英烈坚贞不屈的斗争事迹,展现出了共产党人“烈火中永生”的铮铮铁骨,一场生动的现场教学课让红岩精神跨越时空,抵达每一位师生的心间。
白公馆与渣滓洞
在重庆建川海疆博物馆,166舰的雄姿与人民海军发展历程展相映生辉,学生们通过舰载设备模型、海军日记手稿,读懂“从无到有、向海图强”的强军之路,了解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增强了国防意识与爱国情怀。
重庆建川海疆博物馆(166 舰)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本次研学活动是德育工作的一次全新探索,通过这次研学活动,同学们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爱国情怀的种子。红岩精神、三线建设精神、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都让同学们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责任担当。在积极参与认真投入的过程中,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发扬革命精神,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来源:成都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