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甲型流感(简称甲流)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阵让人担忧的波澜。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人满为患,挤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其中不乏病情严重的患者。据相关数据显示,甲流导致的死亡人数正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无疑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近期,甲型流感(简称甲流)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阵让人担忧的波澜。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人满为患,挤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其中不乏病情严重的患者。据相关数据显示,甲流导致的死亡人数正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无疑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甲流作为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每年冬春季节,都是甲流的高发期,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他们的免疫力相对较弱,一旦感染甲流,病情往往容易加重,引发如肺炎、呼吸衰竭、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随着天气逐渐回暖,人们外出活动的频率也在增加。然而,在甲流高发时期,忽视个人防护且频繁出入公共场所,无疑是在给自己埋下健康隐患。甲流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商场、影院、车站等人员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每一次呼吸都可能让你暴露在病毒的威胁之下。一个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中,可能携带大量的甲流病毒,这些飞沫会在空气中悬浮,周围的人一旦吸入,就极易被感染。
据相关研究表明,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与甲流患者近距离接触 15 分钟以上,感染的概率可高达 80%。而且,公共场所的物品表面,如电梯按钮、门把手、扶手等,也可能被病毒污染。当我们用手触摸这些物品后,再触摸口鼻,病毒就会趁机侵入我们的身体。因此,在甲流高发期,若非必要,尽量减少前往公共场所的次数。如果必须前往,一定要规范佩戴口罩,口罩就像是一道坚固的防线,能够有效阻挡飞沫,降低感染风险。同时,选择 N95 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它们的过滤效果更好,能为我们提供更可靠的保护。
我们的双手就像勤劳的小蜜蜂,每天忙忙碌碌,接触着各种各样的物品,从公交扶手、电梯按钮,到办公用品、手机屏幕,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表面,可能早已布满了甲流病毒。一旦我们用沾染了病毒的手触摸口鼻,就如同为病毒打开了入侵身体的大门。这是因为我们的口腔和鼻腔黏膜较为脆弱,且富含血管,病毒能够轻易地突破黏膜防线,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引发感染。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有人在公共场所摸完各种东西后,顺手就揉眼睛、抠鼻子,或者直接用手拿起食物吃。这些不经意的小动作,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甲流病毒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在物体表面存活数小时甚至数天。在一项模拟实验中,研究人员将甲流病毒涂抹在常见的公共场所物品表面,如门把手、桌面等,经过数小时后,仍能检测到具有活性的病毒。当志愿者用手触摸这些被污染的物品,然后触摸自己的口鼻时,短短几个小时后,部分志愿者就出现了甲流感染的初期症状。
所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勤洗手,是预防甲流的关键一步。在洗手时,要使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按照 “七步洗手法”,仔细揉搓双手的每一个部位,包括手心、手背、手指缝、指甲缝和手腕,整个过程不少于 20 秒,这样才能彻底清除手上的病菌。同时,要尽量克制用手触摸口鼻的习惯,尤其是在外出或接触公共物品后。如果实在需要触摸,先确保双手已经清洁干净,或者使用干净的纸巾、手绢等物品进行阻隔。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过度劳累似乎成了许多人的常态。加班熬夜、连续工作、长时间的学习压力,让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不停运转的机器,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然而,这种过度劳累的状态,正悄然侵蚀着我们的免疫力,让我们在甲流病毒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时刻保卫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当免疫系统正常工作时,它能够迅速识别并抵御外来病菌的入侵,保护我们免受疾病的侵害。然而,长期的过度劳累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削弱免疫系统的战斗力。研究表明,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人群,体内的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都会明显下降,使得身体对病毒的抵抗力降低。在一项针对职场人士的调查中发现,那些每周工作时长超过 48 小时,且经常熬夜加班的人,在甲流高发季节感染甲流的概率,比正常作息的人高出了 30%。
过度劳累不仅会降低我们的免疫力,还会使身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释放出大量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在短期内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兴奋和精力充沛,但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进一步加重身体的负担。长期过度劳累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这些慢性疾病会进一步削弱我们的免疫力,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为了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抵御甲流病毒的侵袭,我们必须合理安排生活,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至关重要,每天应保证 7-8 小时的充足睡眠,让身体在睡眠中得到充分的修复和恢复。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制定科学的计划,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学习。每隔一段时间,要起身活动一下,放松身心,缓解疲劳。适度的锻炼也是增强免疫力的有效方法,每周可以进行 3-5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瑜伽等,这些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在甲流高发时期,一些人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就盲目地服用抗生素,认为这样可以快速治愈疾病。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对抗甲流病毒,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或影响细菌核酸的代谢等方式,来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但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没有细胞壁,也不具备细菌所具有的代谢系统,因此抗生素对甲流病毒根本无效。
盲目服用抗生素,不仅无法治疗甲流,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滥用抗生素会破坏人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我们的肠道内栖息着数以万亿计的细菌,它们相互协作,共同维持着肠道的正常功能,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合成维生素,还能增强免疫力,抵御有害病菌的入侵。然而,抗生素在杀灭有害细菌的同时,也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杀死大量有益细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这种失调可能引发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问题,长期下来,还会影响人体的营养吸收和免疫功能。
滥用抗生素还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当细菌反复接触抗生素时,它们会逐渐适应这种环境,通过基因突变或获得耐药基因等方式,产生对抗生素的抵抗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细菌会变得耐药,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感染时逐渐失去作用。这不仅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和成本,还可能导致一些原本可以治愈的细菌感染变得难以控制,甚至危及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每年因细菌耐药性导致的死亡人数不断上升,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 2050 年,这一数字可能会达到每年 1000 万。
在治疗甲流时,我们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专门的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这些药物能够特异性地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对于甲流引起的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可以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进行对症治疗。在用药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发不良反应。
在甲流的预防措施中,疫苗接种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环,然而,现实中却有许多人对疫苗接种不够重视,甚至存在误解和偏见,从而错过了这一最有效的防护手段。甲型流感疫苗是经过科学研发和严格临床试验的,它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当人体再次接触到甲流病毒时,这些抗体就会迅速发挥作用,识别并中和病毒,阻止病毒感染细胞,从而大大降低感染甲流的风险。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就像一座尚未坚固的城堡,面对甲流病毒的侵袭,很容易被攻破。据统计,在未接种甲流疫苗的儿童群体中,每年感染甲流的比例高达 30% - 40%。而接种疫苗后,这一比例可显著降低至 10% - 20%。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免疫力也随之下降,他们同样是甲流的高危人群。接种甲流疫苗对于老年人来说,不仅可以降低感染风险,还能减少因感染甲流引发严重并发症的几率,如肺炎、心力衰竭等。研究表明,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因甲流住院的风险可降低 30% - 50%,死亡率也能显著降低。
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的生理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免疫系统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使得她们更容易感染甲流。而且,孕妇一旦感染甲流,不仅自身健康会受到威胁,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早产、流产、胎儿发育异常等。因此,孕妇接种甲流疫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保护孕妇自身,还能为胎儿提供一定的保护。对于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他们的身体本就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甲流感染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接种甲流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甲流后的严重程度。
接种甲流疫苗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年的流感季节来临前,一般为 9 - 11 月份。这样在流感高发期,身体就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在接种疫苗时,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的预防保健科等。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疼痛、低热、乏力等,这些都是正常的免疫反应,通常在 1 - 2 天内会自行缓解。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高热、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应立即就医诊治。
身体的基础健康状况,就像是一座大厦的基石,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在面对甲流病毒时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那些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的人群,一旦感染甲流,病情往往会变得更加复杂和严重。这是因为他们原本就脆弱的身体,在甲流病毒的侵袭下,各个器官和系统的负担会进一步加重,导致病情迅速恶化。
以糖尿病患者为例,他们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这会使得免疫系统的功能受到抑制,白细胞的活性降低,无法有效地识别和消灭入侵的病毒。同时,高血糖还为病毒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 “温床”,使得甲流病毒更容易在体内肆虐。据统计,糖尿病患者感染甲流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 2 - 3 倍,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这些并发症不仅治疗难度大,而且死亡率高。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等,他们的呼吸道黏膜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气道狭窄,通气功能障碍。感染甲流后,病毒会进一步刺激呼吸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甚至可能诱发呼吸衰竭。研究表明,COPD 患者在感染甲流后,住院率和死亡率都明显增加。
心血管疾病患者也面临着同样的风险。甲流感染可能会导致血压波动、心率加快,增加心脏的负担,从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对于那些已经安装了心脏支架或起搏器的患者,感染甲流后,还可能影响这些医疗器械的正常功能,危及生命。
为了降低甲流对身体基础健康状况的影响,我们要从日常生活做起,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合理饮食也至关重要,要做到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适度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对于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更要密切关注自己的病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在甲流高发季节,要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果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甲流症状,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自己的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甲流的肆虐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健康是多么的珍贵。上述 6 件事,看似平常,却都可能在不经意间为甲流病毒打开入侵的大门,对我们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忽视个人防护、不注意个人卫生,就如同在病毒面前毫无防备;过度劳累、盲目服用抗生素,会削弱我们自身的抵抗力和身体的平衡;而忽视疫苗接种和身体基础健康状况,则是主动放弃了最有效的防护手段和对身体的及时关注。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积极行动起来。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拒绝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不要盲目服用抗生素,遵循医嘱科学用药;积极接种甲流疫苗,为自己和家人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免疫防线;对于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更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让我们携手共进,用实际行动共抗甲流,守护我们的健康生活。
来源:陈医生中医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