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于春、冬季,发病后1至7天均有传染性,病初2至3天传染性最强。流行性感冒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主要症状为发热(高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
春季开学后,随着学生的聚集,一些春季流行性疾病还应加强防范。对此,记者采访了雅安市疾控中心急传与信息科科长邵丹。
邵丹介绍,春季是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性腮腺炎、诺如病毒的高发季节,随着学生开学,一些流行性疾病恐出现局部聚集性传染的风险。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于春、冬季,发病后1至7天均有传染性,病初2至3天传染性最强。流行性感冒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主要症状为发热(高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
预防措施: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出门最好戴口罩,回家后要及时清洗双手,及时换衣服;在家里一定要开窗通风,并做好消毒;流感有48小时黄金治疗期,发病后应及时就医确诊,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也可以打流感疫苗。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痄腮”,由腮腺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腮腺及其他腺体的肿大,肿胀以耳垂为中心,以春、冬季常见。一般病后可获终身免疫。病人是流行性腮腺炎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咽痛、恶心、呕吐等,数小时或1至2天开始出现腮腺肿大,7至10天逐渐消退。
预防措施:在腮腺炎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接触;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对接触过传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要保持密切观察。
3、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春、冬季节高发。诺如病毒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病例为轻症,发病后2至3天即可康复。
预防措施: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尽量吃熟食,吃水果要清洗、削皮,饮用开水或未开封的预包装水、饮料;饭前便后勤洗手,减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保持空气流通;学生若出现呕吐、腹泻等肠胃症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切勿送到学校,并及时隔离治疗。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彭艳霞
来源:生态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