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DeepSeek也能开药方?近日,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借助人工智能(AI)工具寻医问诊的经历,只要把自己的不适症状描述清楚后发给DeepSeek,就能迅速生成一个包含药材、剂量、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的完整处方。人工智能生成的处方是否可信?
DeepSeek也能开药方?近日,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借助人工智能(AI)工具寻医问诊的经历,只要把自己的不适症状描述清楚后发给DeepSeek,就能迅速生成一个包含药材、剂量、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的完整处方。人工智能生成的处方是否可信?
“人工智能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够根据患者输入的症状生成相应的药方,且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但仍存在局限性,不能完全替代人工医生的诊断。”2月23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周天梅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DeepSeek等人工智能平台的诊断过程主要依赖于“问诊”,缺乏望、闻、切等传统中医诊断手段。因此,人工智能生成的药方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需要深度思考和个性化处理的复杂病例,仍需要专业医生来进一步把关。
某社交平台截图
周天梅表示,中医诊断是“至精至微之术”,医生的智慧和经验在诊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医生能够通过立体的观察和综合判断,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而人工智能则相对固化,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的调整能力。
“使用人工智能工具问诊若导致误诊,可能引发健康问题,如延误病情、药物不良反应或引发其他疾病;其次,如果人工智能将普通症状误判为严重疾病,患者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2月23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一过程涉及的法律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由于人工智能问诊涉及多方主体,责任界定变得尤为复杂。如果人工智能误诊事件增多,公众对人工智能技术和医疗行业的信任度可能下降,也会影响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推广应用。
人工智能与医疗的深度融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发展还需政策引导。2月11日,湖南省医保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定点零售药店管理的通知》表示,处方行为须严格执行国家层面的有关规定,应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有效、充分的沟通问诊,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
邓勇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为了确保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开发者、医疗机构和监管部门需共同努力,优化算法、加强监管,并确保医生和患者都能正确看待并使用相关技术。
责编:王真
主编:王振雅
校对:王卓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