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首历史,文化传承仿若一条坚韧的丝线,串联起华夏民族的过往。不论是仓颉造字开启文明曙光,还是丝绸之路上悠扬的驼铃声,亦或是古老的榫卯结构,无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非遗传承人李子柒通过一个个简朴平实的视频推动传统技艺的传承,用中国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文
2025春晚作文主题及素材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主题阐述:春晚将众多非遗技艺等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舞台艺术相结合,体现了在新时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对应节目:《迎福》中的打铁花、剪纸;《秧BOT》中机器人结合传统秧歌。
作文素材:
回首历史,文化传承仿若一条坚韧的丝线,串联起华夏民族的过往。不论是仓颉造字开启文明曙光,还是丝绸之路上悠扬的驼铃声,亦或是古老的榫卯结构,无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非遗传承人李子柒通过一个个简朴平实的视频推动传统技艺的传承,用中国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文化。在她的镜头下,我们不仅看到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事节律,也看到了一项项传统手艺的“复苏”与传承。在她的眼里,快要消失的传统文化就像垂暮的老人,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年轻一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守护中华文化根脉,是对历史瑰宝的回溯与追寻。“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半生光阴扎根无垠黄沙,守护千年壁画安然;《逃出大英博物馆》让流量之花盛放在文化传承深处;越剧女小生陈丽君携手《新龙门客栈》使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相碰撞……传统文化是先辈留给我们的无价珍宝,我们应传承中华文化,让文化在现代社会继续绽放光彩!-家国情怀与团结奋进
主题阐述:通过展现不同行业为国家发展的努力以及两岸三地同胞的深情,体现家国情怀与团结奋进的力量。
节目素材:歌曲《伟业》由来自不同领域的一线劳动者代表演唱,展现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豪情;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的歌手共同演绎的《如意》,传递出了两岸三地同胞同心同向、血脉相连的深情。
作文素材:
1、“最美奋斗者“”焦裕禄,怀着誓死也要把沙丘治好的坚定决心,疾病缠身仍身体力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用生命诠释了无私奉献的境界与情怀。战斗英雄张富清在革命时期英勇抗敌,和平时期主动到偏远地区工作,用奉献书写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他们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是名副其实的时代楷模。
2、零零后战士陈祥荣,他才18岁,干净纯粹,有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有着实现一切的可能性。但是他却把这份初心贡献给了祖国的山河大地,把年轻的热血洒在了高原的风雪边关。他曾说“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用生命去捍卫自己的国家,其间蕴含的国之爱令无数中华儿女动容。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传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的接续,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亘古绵延的精神密码。
-人文关怀与梦想追求
主题阐述:春晚关注到特殊群体,同时也有节目传递出对梦想的追求,体现了人文关怀和梦想的力量。
对应素材:春晚首次推出“视障版”和“听障版”无障碍转播,体现了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四川大凉山合唱团带来《玉盘》,虚拟航天员为孩子们“摘星”,传递出了对梦想的追求。
作文素材:
1、心中的微光是梦想出发的地方。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不论实现梦想的路再长,山再高,只要我们坚守初心,携微光前行,锲而不舍的前进,就有到达目的的那一天。我们坚信,只要永存初心,奋斗不止,一步一个脚印,走的平平稳稳、实实在在,就一定能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梦想是皎洁夜空里的月光,指引我们奔赴山海。
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
少年没有乌托邦,心有远方自明朗。少年当志存高远,勇敢逐梦。霍去病青年是驰骋沙场,保家卫国,名垂青史;周恩来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少年应勇往直前,让梦想之花绚烂绽放,让明朗的未来在脚下铺展!-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
主题阐述:相关节目体现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展现了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对应素材:合唱歌曲《我的家》中,40多位生态文明建设者代表共唱“我的家,到处都是绿的”,铺展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中国新画卷。
作文素材:
山水犹存,民生可兴。——陆游将森林化为灰烬只要一天,但用水和风培育出撞撞的森林却要一百年。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这个考作文的几率小些,但可能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或者语言运用)
-平凡与伟大
主题阐述:聚焦平凡人的故事,展现出平凡人在各自岗位上的奉献与价值,体现出平凡中的伟大。
对应素材:“绿皮慢火车列车长”胡贵川长期帮助沿线村民带货、助力乡村振兴;“外卖诗人”王计兵在送外卖的忙碌生活中坚持诗歌创作。
作文素材: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守岛英雄”王继才心中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开山岛虽小,但国旗必须每天升起”。32年来,王继才夫妇以孤岛为家,坚持每天升旗、巡逻,用坚定的信仰书写了壮美的人生,用平凡的人生书写了不朽的传奇!3、老英雄张富清,在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两次被授予“战斗英
雄”称号,但他退役后,一直工作生活在异乡最偏远的地区,深藏功名64年,平凡到连子女都不知道他是英雄。正是这样的平凡,更突显了老英雄内心的伟大。
来源:也聊教育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