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损伤为主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通常不会造成慢性肝病。传染源为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以粪-口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接种疫苗等。
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损伤为主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通常不会造成慢性肝病。传染源为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以粪-口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接种疫苗等。
一、含甲型肝炎成分疫苗疫苗种类
我国目前使用的含甲肝成分疫苗包括甲肝减毒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和甲型乙型肝炎(甲乙肝)联合疫苗。
二、疫苗作用
(一)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预防甲肝病毒感染。
(二)甲乙肝联合疫苗预防甲肝病毒和乙肝病毒感染。
三、免疫程序
(一)适用对象
1、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及以上甲肝易感者。2007年以后出生且未接种过甲肝疫苗的儿童可免费接种1剂。
2、甲肝灭活疫苗:1岁及以上甲肝易感者。推荐有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其他有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禁忌的儿童和有感染甲肝高风险的人群接种。
(二)接种剂次和间隔
1、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
2、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两剂至少间隔6个月。
3、甲乙肝联合疫苗:接种3剂,0、1、6个月各接种1剂。
(三)接种部位和途径接种部位推荐上臂外侧三角肌或大腿前外侧中部,甲肝减毒活疫苗为皮下注射,甲肝灭活疫苗为肌内注射。
四、其他事项
(一)接种禁忌
1、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
2、妊娠期妇女。
3、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4、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5、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禁止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
(二)注意事项
1、注射免疫球蛋白后应间隔不小于3个月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
2、恶性肿瘤患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或存在其他免疫功能缺陷者,接种甲肝灭活疫苗可能无法获得应有的免疫保护效果。
3、甲肝减毒活疫苗和其他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则应间隔 1 个月以上接种,以免影响免疫效果。甲肝灭活疫苗可以与其他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也可以间隔任意时间接种。
特别提醒:一定要将个人的健康状况如实告知接种医生,在医生的建议下安全接种。
五、常见不良反应
1、轻度的红肿或轻微疼痛
少数人可在接种部位发生轻度的红肿或轻微疼痛,上述不良反应一般在24~72小时消退,属于正常的甲肝疫苗的不良反应。
2、发热
由于甲肝疫苗本身是一种减低活性的病毒,因此在接种后可出现发热情况,但如果发热超过38.5℃以上,则需要去医院诊治。
3、过敏性紫癜
接种冻干甲肝疫苗引起过敏性紫癜的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
除以上情况外,接种甲肝疫苗后还可出现乏力、厌食、腹泻、恶心、呕吐、过敏性皮疹等症状,一般来说,以上不良反应发生是短暂的,大多数在24小时内可自行缓解,如不能缓解,则需及时就诊。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