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唐玄装和尚历经磨难去西天取得真经回到长安后,唐僧对佛的虔诚和他那矢志不渝的求道精神感动了大唐皇帝,太宗竟愿屈尊为唐僧的佛经作序。太宗之序,太子李治之简述和唐僧之谢表,「三合一」成为「三藏圣教序」。 太宗还嫌不够,又命将「三藏圣教序」制成石碑以弘扬大唐佛文化,
《圣教序》的典故 :一字千金
大唐玄装和尚历经磨难去西天取得真经回到长安后,唐僧对佛的虔诚和他那矢志不渝的求道精神感动了大唐皇帝,太宗竟愿屈尊为唐僧的佛经作序。太宗之序,太子李治之简述和唐僧之谢表,「三合一」成为「三藏圣教序」。 太宗还嫌不够,又命将「三藏圣教序」制成石碑以弘扬大唐佛文化,这石碑就是著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可是,谁有资格为「三藏圣教序」书写呢?虽然大唐的书法家也算是人才济济,但是,太宗认为,有资格为「三藏圣教序」作书的,非晋朝的王羲之莫属。
让王羲之起死回生来到唐朝恐怕不容易,但是收集王羲之的真迹字体来刻碑,倒也并非难事。于是,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欣然领命,承担了收集王羲之真迹字体的任务。怀仁认为这是大唐佛教界的幸事和荣光,再次,他认为找王羲之的真迹字体并不困难。
怀仁和尚接受这项任务后,正如他所料,没有费多少功夫,他就按图索骥,按照三藏圣教序的内容,将王羲之的字一个一个地收集到了。正当大和尚得意之时,麻烦来了。序中有三个字,怎么也找不到,即便怀仁绞尽脑汁,且「挟天子以令诸侯」,也难找这三字。
怀仁和尚为此坐立不安,因为完不成任务,不仅仅是面子上的事,更会带来杀头之祸。他终于急中生智,立即奏请朝廷贴出告示,有谁献出那三个王羲之的字,每一字赏一千金。
重赏之下有勇夫,最后,怀仁大和尚终于分别从三个收藏者那里购得三个字,按照承诺,每个收藏者得到一千金的奖赏。这就是一字千金的由来。
怀仁和尚终于将王羲之的字全部收集完毕,他长长舒了一口气。后来,有人问及怀仁,如果找不到那三个字该如何时,怀仁说:寻得三字,主要是我大唐弘扬佛法,信天敬神,感动天地所至,三字出现乃必然也。
293. 四:"四"字
左上角呈开口状,两侧的"竖画"向内书写,里面的两个笔画,贴近上方"横画"书写。
294. 端:"端"字
左窄右宽尤其需要把握好线条的灵活度′,以及右侧丰富的提按变化,不宜写得过于僵硬。
295. 象:"象"字
需要注意"横钩"笔画,斜度较大,弹性较强,中间的"撇画"将整个下方的重心拉到左侧,注意内侧的两个"短撇"聚在一起,且靠近"弯钩"起笔处书写,形成聚散关系。
296. 开:"開"字
整体字形较正,左低右高,中问的"井"字正正方方,整个字每个笔画,用笔都很果断,干净利落。
楷书是普及性最大的汉字形式,由此构成的汉字艺术,是相对基础和规律性较强的书法艺术。论其笔画,主要可分为横、竖、撇、捺、点这几大类,论种数常用有27种,而汉字的笔画总数可达到40种。
站在书法角度,楷书笔画于晋楷、魏楷、唐楷、赵楷等各有不同,即使唐楷,不同风格的各家用笔亦不尽相同。
特别声明
☆ 本号部分素材搜集自网络公开资料。
因无法溯源而未能及时与原作者沟通。
☆ 郑重声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我们尊重原创,本号所推内容旨在学习交流,
非商业性。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
我们会立即删除。
来源:墨语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