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米兰1-1国际米兰:玩命对冲时刻,孔塞桑怂了

B站影视 2025-02-03 21:43 3

摘要:意甲联赛第23轮,米兰德比。上半场,AC米兰先进一球,下半场,国际米兰三中立柱,并最终在伤停补时阶段扳平比分,双方1-1战平。由于那不勒斯补时阶段被罗马绝平,国米与榜首的差距依旧维持在三分,本周五补赛如果取胜,则可登顶榜首。

意甲联赛第23轮,米兰德比。上半场,AC米兰先进一球,下半场,国际米兰三中立柱,并最终在伤停补时阶段扳平比分,双方1-1战平。由于那不勒斯补时阶段被罗马绝平,国米与榜首的差距依旧维持在三分,本周五补赛如果取胜,则可登顶榜首。

本场国米发挥不算太好,但AC米兰能带走一分,也得多谢运气以及裁判的帮助。

【首发阵容】

国米本场派出了最强阵容,连刚刚伤愈恢复合练的恰尔汗都进入了首发阵容。

与周中的欧冠相比,首发阵容只更换了阿斯拉尼,这也就意味着其他十人都是四天内连续首发两场。虽然欧冠消耗不算太大,但对于体力不佳的迪马尔科、巴斯托尼以及36岁姆希塔良等人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我之前做过一个统计,连续首发的姆希塔良,比休过一场的姆希塔良,平均评分要低很多。

(首发及评分)

与国米相比,AC米兰的阵容就惨多了。主力中锋莫拉塔刚刚官宣离队,队长卡拉布里亚的离队也已经谈妥,后场托莫里、埃默松、帕夫洛维奇都深陷转会传闻。

除了冬窗转会,困扰AC米兰的还有伤病,中场奇克、后防佳夫、加比亚、埃默松、弗洛伦齐都有伤,主力后腰弗法纳五黄停赛。

从阵容上来看,AC米兰算是半残。

上周中,AC米兰在欧冠中输给了弱旅萨格勒布迪纳摩,痛失直接晋级的机会,要被迫多踢两场附加赛。

主帅孔塞桑与球员不断闹出矛盾,更衣室怒砸电视,球场上与队长动手,高压治军的方式已经引起更衣室不满,接手刚刚一个月就已经有了下课传闻。

【裁判】

从赛前消息看起来,AC米兰是一片混乱,而国际米兰是阵容齐整、准备充分,看起来似乎是一场一边倒的比赛。

可是为什么,国际米兰直到伤停补时才扳平比分,险险带走一分呢?

技战术和国米自身的问题放到后面再讲,这里先谈裁判。

老维评球这么多年来,从来不是一个喜欢谈裁判的人,但也不是那种抛开客观因素,只找自身问题的白莲花。最近一个多月,多次谈到裁判问题,实在是因为裁判因素影响太大,抛开裁判就没法谈比赛了。

连温文尔雅,素来对裁判包容的小因扎吉,本场赛后都怒了,偶尔一次两次,我忍了,裁判也是人,也会犯错,可一个月之内连续四五场比赛,裁判都在坑国米,这是什么意思?主裁犯错?视频助理裁判都睡着了?

第一个争议来自AC米兰的进球。

(赖因德斯进球)

由于现场转播方始终不给恰尔汗倒地时的近镜头特写,甚至之后的多角度进球回放,都把这一段给直接剪掉了,回放都是从AC米兰带球推进开始,所以,我没办法找到一个清晰的近镜头来分析这次倒地。

所有进球回放,涉及到这个倒地瞬间的,只有两个角度,而且都是远距离,没办法,只能人工放大。

(恰尔汗倒地瞬间)

放大之后,可以看得清楚一点,亚伯拉罕右脚从外侧伸到恰尔汗身前,捅走了球,脚上动作没什么问题,至少在这个角度以及距离,看不出脚部有碰撞。

但是,亚伯拉罕的双手有明显的推人动作,双手顶在恰尔汗后背上,发力的动作非常明显,给恰尔汗直接推了一个马趴。

(俯瞰视角)

这是除了正常转播视角之外,唯一一个其他视角能看到这次倒地过程的,但说实话还不如正常转播视角呢。

不过从这个视角似乎能看出一些不同的东西,亚伯拉罕的右脚,在绕开恰尔汗的身体去捅球之前,似乎用膝盖从身后顶了恰尔汗的大腿一下,或者是右脚踩到了恰尔汗的脚后跟,因此恰尔汗在被推之前就已经有点踉跄,无法伸出右脚护球。

但由于距离原因,无法确定。

以裁判的距离和角度,是可以看得非常清晰的,所以我们只能认为,在裁判眼中,亚伯拉罕的脚下动作是干净的,手上推人的动作算是正常对抗。

如果是这样的尺度,我们认了,我们努力去适应尺度。

第二个争议是邓弗里斯助攻劳塔罗的这个进球被吹掉。

(劳塔罗进球被吹)

很多球迷还在疑惑,这个球吹的是犯规还是出界?盯着裁判看,进球之后,他立刻指着特奥倒地的地点,判的邓弗里斯犯规。赛后数据统计也是算的邓弗里斯前场犯规一次,AC米兰发后场任意球。所以这次争议跟出界没关系。

这就奇怪了,既然这么坚定认为是邓弗里斯犯规,为什么不在第一时间吹哨,偏要等,等什么?等AC米兰的进攻有利吗?怕影响AC米兰从本方底线处发起的快攻?

(犯规近镜头)

有人说,特奥有半个身位的优势,所以邓弗里斯撞人犯规。

如果特奥一直护着球,完全被动的被邓弗里斯从身后撞倒,确实是邓弗里斯撞人犯规。

但是特奥没有选择护球,注意看他的移动方向,球在往左前方运动,而特奥的脚步却在往右边跨,而且还有一个明显的沉肩发力的动作,这显然是一个放弃护球,主动去找身体对抗的动作。

既然特奥选择撞人不要球,那么就不存在身位优势的问题,就看两人对撞的结果。

结果就是特奥没撞赢,裁判看得很清楚,所以也没吹哨。

但是接下来,进球了,裁判得赶紧找补,于是就吹了犯规。

你要是一个吹得严的裁判,不鼓励身体对抗,这个球吹了我们也不说啥,但是对比AC米兰进球那次,亚伯拉罕从身后推倒恰尔汗的动作可以完全不吹,这次合理冲撞有什么理由要判?这是统一的尺度吗?

(劳塔罗推托莫里)

托莫里挑衅在先,用力拍走劳塔罗抱着的球,劳塔罗只是被动还手。

有AC米兰球迷说劳塔罗死球情况下推托莫里,应该是红牌。

说这话的人成为AC米兰球迷应该不超过20天。

因为就在20多天前,超级杯决赛上,莱奥刚表演过。

(莱奥作死名场面)

莱奥先是在跑动中扯比塞克的头发,把人扯倒在地,然后去踢了躺在地上的比塞克两脚,巴雷拉过来理论,被莱奥当胸推了两把。区别就是巴雷拉没有托莫里会演,没有马上抱头倒地打滚。

(裁判口头警告)

裁判的处理方式是口头警告,而且还不是警告莱奥,而是双方同时。就这样,莱奥还一副跩得不行的样子,两次在裁判还没说完话的时候,转身就走,明显把裁判都给惹怒了。

如果劳塔罗推那一下要吃红牌,那莱奥这一套动作下来,至少五张红牌起步吧。

更关键的是,这个头是你AC米兰开的,我们只是在学习,在适应尺度而已。

第三个争议是图拉姆突入禁区倒地。

(裁判当场示意不犯规,起来继续比赛)

正常转播镜头看不清楚,我们换个角度。

(图拉姆被踢倒)

慢动作回放非常清晰,帕夫洛维奇从身后先是一脚踢在图拉姆的左小腿上,然后还踩到了图拉姆右脚的脚后跟,导致图拉姆失去平衡倒地。

连AC米兰自己的名宿都看不下去了,说这个球在任何规则下都必须是个点球,可还有部分AC米兰球迷在狡辩。

一个说法是特奥拿到了球权在先,所以图拉姆是在没有球权的情况下被踢倒的,不算犯规。

注意看我做的定格画面,非常清楚,帕夫洛维奇踢图拉姆小腿的时候,特奥离球还很远,如果图拉姆没被踢倒,这个球很难说特奥能先碰到球。

帕夫洛维奇踢人在先,特奥碰球在后,没有帕夫的踢人,球权归属依旧是在图拉姆脚下。

另一个说法是承认犯规,但地点是在禁区外。

我觉得这就不用狡辩了,用图说话,小图拉姆左脚踩地的位置已经进入禁区至少一个脚掌的距离了,没道理在身体前倾的情况下,被踢的小腿位置反而在禁区外面。

第四个争议是比塞克的铲球。

(比塞克禁区内铲球拦截)

这个球其实没什么争议的,但有AC米兰球迷非要说这绝对应该是一个点球,所以就拿出来说说。

图拉姆被踢倒的时候,你们说球权被特奥控住了,所以图拉姆被踢了也不算犯规,可比塞克铲球的时候,就不管球权的事儿了?如此双标?

比塞克的铲球方向不是冲人去,而是冲球去的,也完成了对球的拦截,此时球滚向底线,没有任何人有球权,也没有人能追上球,从某些角度来看亚伯拉罕离球较近,但他第一时间并没有朝球的方向启动,而且球已经距离底线非常近,所以这球基本可以看做是死球了。

比塞克完成断球之后,继续往前滑行,确实带到了亚伯拉罕,注意并不是铲到,而是底下的左腿膝盖带到了亚伯拉罕的左脚。

注意在发生碰撞之前的一帧画面,亚伯拉罕的左脚已经做好了垫脚准备,碰撞发生之后,可能是因为碰撞力度不够,亚伯拉罕还故意把留在后面的左脚往草地上拖了一下,然后脚尖上翘,扑倒在地。但不管是不是故意跳水,碰撞确实是发生了。

如果亚伯拉罕第一时间启动去追球,或许有机会能追上,但他故意留在原地等着比塞克来撞,等碰撞发生的时候,球已经不在可控范围之内,相当于一次无球情况下的碰撞,自然不可能是点球。

实际上,这个球赛后在任何地方都没有被提起,除了中国的少部分AC米兰球迷。

一次关键判罚就能改变比赛,何况是多次,更何况还不止是这一场比赛。

自身有没有问题,确实有,但自身有问题不代表着就能无视不公判罚,自身有问题就不配赢?即便是我踢得再烂,该输0-9的,被裁判黑了一个,输了0-10,那该是裁判的责任,也得分清楚。

【对抗全面下风】

好了,裁判说完了,接下来专注说比赛。

赛后记者问国米有没有受到德比两连败的影响,德弗赖说没有,但因扎吉明确表示,有,上半场我们有些紧张。

紧张表现在什么方面?

大部分球员是缩手缩脚放不开,上半场对抗胜率是64%-36%,抢断拦截争顶数据是20-5,国米大幅落后。但犯规却是国米5-2领先,对手仅有的两次犯规还都是在国米禁区附近。

而紧张表现在巴雷拉身上,就是频繁摊手。

(巴雷拉冲邓弗里斯摊手)

关于摊手的危害前几年分析得比较多,这里就不细说了,最近两年已经少了很多,但是近期又有抬头的趋势。本场比赛上半场,巴雷拉就至少冲队友摊手四次。

心态紧张,对抗劣势,对手还放弃球权退守半场,再加上因扎吉说的,上半场纵深不够,所以自然创造不出太多好机会。因扎吉还特别提到,越位的进球我们本可以启动得晚一些,意思就是球员心态有些急躁了。

(劳塔罗越位助攻迪马尔科)

虽然一直讨厌摊手,但如果换我上去,估计摊得比巴雷拉还狠。

上半场好几次大范围横向转移,弱侧二打一的机会,邓弗里斯非得磨蹭到对方防守到位之后,才传给巴雷拉。一对一你不敢突,直接秒给巴雷拉,然后往前冲,打个二过一不就过去了吗?

快攻打成阵地战,劳塔罗插帕夫洛维奇身后,从回放来看,劳塔罗确实是启动太急了,以帕夫洛维奇这转身速度,等巴雷拉的传球出来以后再启动都来得及。

(巴雷拉越位助攻劳塔罗)

巴雷拉这次也是同样,对方拖后的还是帕夫洛维奇,而且已经在刻意造越位,但巴雷拉完全没有看对方中卫的位置,只顾自己前插,都是心态急躁的体现。

虽然进球无效,但这次还是想表扬劳塔罗,终于不是摆大腿爆抽了,终于学会推射角度了。

但是很快,现实就啪啪打我脸。

(前场断球,劳塔罗抽射太正)

爆抽、爆抽、还是爆抽,你偶像是巴蒂斯图塔吗?

我不甘心,又去回看那脚越位在先的推射死角,发现那次射门时,身边三米之内没有防守球员。

爆抽摆大腿不是需要更多时间吗?为什么劳塔罗在时间充裕的时候能够打出巧射,而仓促之间却总能完成爆抽?或许因为爆抽是他的本能反应,而巧射找角度需要更多时间来观察和准备?

上一场比赛我吐槽了一下劳塔罗的射术,总是爆抽,前两球进得都有运气成分,结果又被骂得狗血淋头,说都帽子戏法了我还在挑毛病,就非得盯着劳塔罗黑。

我其实觉得上一场塔罗虽然帽子,但首功属于图拉姆,但我都没敢说,就说了句帽子戏法也不代表就没毛病啊,结果被骂得更惨。

塔罗这就已经被供上神位了,一点毛病不能说?

前面我已经连夸三场劳塔罗了,说他以一己之力带领球队获胜,哪怕赛后最佳不是他,哪怕打破僵局的不是他,在我这儿都统一算作是他一己之力了,这评价还不够高?

结果一场没夸就不行,一点毛病不让说。

近期聊劳塔罗的问题,真让我感受到了当年双骄大战时的恐惧。

【对冲搏命扭转局面】

其实AC米兰的进球是有预兆的,从37分钟开始到45分钟进球,AC米兰完成了3次射门,在国米禁区触球6次,而国米的射门和禁区触球都是0。

这说明在上半场末段,国米的体能就已经出现下降了。

上半场看似国米占优,但有威胁的进攻其实并不多,射门5-6,射正2-2,基本势均力敌,国米控球多是因为对手主动放弃球权。

而本来就因两连败而比较紧张的心态,随着上半场结束前的这个丢球,彻底引爆了。因扎吉在赛后说,那个丢球差点就浇灭了我们的斗志和精神。

除了刚恢复比赛30秒那次前场抢断劳塔罗射门太正,下半场前15分钟,国米只有一次射门,来自定位球,而AC米兰有三次,都来自左路双奥。

在这个阶段抢断数据是惊人的6-1,AC米兰6次尝试抢断全部成功,失误丢失球权数据则是2-7,国米还吃了两张黄牌。

(连老实人邓弗里斯都开始在场上怒喷队友了)

说明此时国米球员的内心是有多紧张焦虑,国米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但凡此时AC米兰再进一球,国米心态立马雪崩,而且这一崩,就不是这一场比赛的事儿了。

关键时刻,63分钟因扎吉连换三人。

这三个换人代表着什么?不光是生力军,更是对抗的勇气。

我没找到换人之后的对抗数据,但下半场总的对抗胜率是58%-42%,考虑到下半场前15分钟几乎全败的对抗,国米换人之后,至少是把对抗拉回到了均势。

邓弗里斯对抗胜利之后助攻被吹,图拉姆突入禁区倒地,以及三次击中立柱,国米几乎所有的威胁进攻,都发生在换人之后。

73分钟图拉姆禁区倒地没吹,接下来双方形成了对冲的局面,几分钟之内双方来回打了数个回合,前场球员回不来,直接放弃中场,前锋直接冲后卫,甚至有20秒之内双方各完成一次射门的局面。

(双方各射门一次,可以明显看出体能下降,阵型脱节)

平时国米都是极力避免对冲的,但在本场这种接近崩溃的局面下,能把比赛拉入对冲搏命阶段,已经是因扎吉能做到的极致了。

面对对冲局面,因扎吉选择继续换人,加强对抗,加强进攻,输一个跟输两个没区别。

而孔塞桑在关键时刻,怂了。

穿鞋的怕光脚的,比分领先为啥要跟你对冲搏命?

卡马尔达换亚伯拉罕是对位,边后卫泰拉恰诺换中场穆萨,也可以说是让泰拉恰诺客串中场,可是中卫加比亚换莱奥这没得洗啊,就是放弃进攻要死守了。

气势这东西,此消彼长。

在国米换人之后的对冲阶段,双方的控球基本是五五开,国米换第二波人之后开始占优,等孔塞桑几次换人之后,AC米兰的控球率直接到了20%,完全是抱头挨揍的局面。

【围攻阶段】

比赛进入了国米围攻阶段。

其实国米刚进入围攻阶段时,打得并不好,因为迪马尔科、恰尔汗、巴斯托尼三大传中高手都被换下去了,而且对手下半场变阵五后卫,宽度覆盖也足够,所以因扎吉最开始设想的战术是打中路。

(国米从中路打不进去)

对方防守太密集,多次尝试中路打不进去,没办法,最后还得靠传中。

而此时,边路能传中的,只剩下的刚刚加盟一天的扎莱夫斯基。

(扎莱夫斯基传中,邓弗里斯头球中柱)

前两次中柱都是角球,只有这次是运动战传中。

(扎莱夫斯基助攻德弗赖扳平比分)

这个球最开始也是源自扎莱夫斯基的传中,二次进攻比塞克右路再传中,扎莱夫斯基插到后点无人盯防,与他对位的丘库埃泽完全忘记了盯人,放空了后点。

赛后扎莱夫斯基很诚实,他说当时看到机会很想闭上眼睛蒙一脚,但最终还是保持了冷静,选择了最合理的方式,用胸部做给了德弗赖。

扎莱夫斯基首秀助攻绝平米兰,起点很高,但我认为还是要理智看待,就像当初我说科雷亚不擅对抗,不会头球,结果首秀就进了头球,很多人就忙着来打我脸。

并不是不看好扎莱夫斯基,而是建议大家不要一开始就给太高期望,以免将来有落差。

扎莱夫斯基的优点是适应意甲,有一定拿球突破能力,左右脚都能传中,还能内切射门,但缺点也很明显,身材瘦弱,虽然敢拼但对抗不强,进攻球员出身,防守偏弱。

比布坎南好用是一定的,因为布坎南只能等垃圾时间,而扎莱夫斯基刚加盟就能出战米兰德比,而且他还比布坎南便宜,所以这一出一进,对国米的实力是有所提升的。

但有的球迷在仅仅看了十几分钟之后就叫着要让扎莱夫斯基当主力打首发,那就属于头脑发热了。

在我看来,扎莱夫斯基能够起到奥古斯托的作用,成为常规轮换,就非常优秀了。至于买断,就这场的这个助攻就配得上买断了。

【结语】

(数据统计)

本场比赛,国米球员压力较大,导致心态紧张,对抗劣势,发挥不好,在丢掉一球之后一度陷入崩溃的边缘。幸好关键时刻因扎吉及时换人调整战术,硬拼对抗,把比赛拉入对冲局面,孔塞桑的主动退缩使比赛进入国米围攻阶段,最终靠传中战术在伤停补时扳平比分。

对AC米兰而言,本场已经尽力了,孔塞桑也说在精神层面已经做到极致了。但赛后采访中,话里话外都透露出对球员有各种不满,不是单指本场比赛。照这样发展下去,下次德比还能不能见到孔塞桑真不好说。

而国米的问题也很明显,怕大尺度对抗,关键战顺风还行,逆风时精神层面不够硬,缺一个能扭转局面的精神领袖。三大本土核心中,迪马和巴斯不够硬,巴雷拉硬一点,但是爱抱怨队友,只有劳塔罗的气质最符合,但是射门太随缘,普通比赛的关键时刻他能挺身而出,关键战的关键时刻,希望塔罗也能站出来,哪怕是靠蒙,多站几次,气质和自信自然就有了。

我还是希望球队能把马特拉齐请回来,当助教也好领队也好无所谓,只要多跟这帮球员们接触就行。现在这支国米,技战术层面没啥大问题,精神层面缺乏一些马特拉齐特有的气质,铁血硬汉也好,阴招使坏也罢。

小因扎吉气质太过儒雅,人家总是用坏招欺负你,这种时候,萨内蒂没用,必须上马特拉齐。

来源:老维聊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