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和感冒不同,流感曾经一口气夺走5000万人的生命

B站影视 2025-02-03 16:33 3

摘要:流感的症状与普通的感冒有相似之处,如果不仔细鉴别,时常会混淆。感冒是自愈性疾病,通常即使不看医生,问题也不大。而流感不一样,流感发病有时候很凶,如果不对症治疗和吃药,病情可能会发展得很严重。

台湾著名娱乐明星大S在日本患了流感,由于感染了肺部,医治不及,不幸逝世。大S年纪很轻,很令人遗憾。

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其实也常常会和流感打交道。尤其这几年,甲流乙流多次大面积流行。几个星期前,身边有很多人患了甲流。

流感的症状与普通的感冒有相似之处,如果不仔细鉴别,时常会混淆。感冒是自愈性疾病,通常即使不看医生,问题也不大。而流感不一样,流感发病有时候很凶,如果不对症治疗和吃药,病情可能会发展得很严重。

事实上流感一直是折磨人类的最严重瘟疫之一,不显山不露水的,但几乎年年出现。百年前的大流感,更是一口气夺走了5000万到1亿人口的生命。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往事,以便吸取一些教训。

1918年,人类正面临着两场战争。

一场是历史上首次全球卷入的世界大战;另一场是悄无声息来临的,更为令人恐惧的人与微生物之间的战争。

一战打了四年,重机枪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以前打仗的时候,大家可以排排队拿枪互射,可以成群结队向前冲;但是在一战中,照这种老传统干的英法士兵发现,他们完全被躲在堑壕后面的德国人割了韭菜。

英法损失很惨重,再也不敢乱冲了,老老实实挖好壕沟,跟对面沟里的德国人友好地对望,过节时还搞搞联欢。大洋对面忙着卖军火放高利贷的美国,觉得新科大佬出场改变世界的时候到了,刚好又逮到德国人跟后院的小墨勾勾搭搭,于是就趁机宣布参战。

从1917年开始,美国大兵逆着当年祖先们远渡重洋的路线,杀向了欧洲大陆。祖先们当年是带着天花来的美洲,咱现在也不能空着手回去呀。流感病毒无意中随着参战的美军流向了欧洲,比重机枪更为有力地改变了战场的局势。

倒也不能说,美国就是那次大流感的起源点,这一点目前没有确定的结论。但是最早发现病例并记录下来的,确实是在美国的堪萨斯州。

1918年1月份,堪萨斯州的哈斯克尔地区一位乡村医生劳瑞·迈纳,发现当地出现一种流行病,仅在一天之内,18人患病,3人死亡。迈纳医生向卫生官员写了报告,发出警告,但并没有引起重视。

病情很快传染到了军营,1918年3月4日,堪萨斯州的芬斯顿军营(这个军营的士兵,正好有不少来自哈斯克尔)出现了第一个病例。病情很快扩散,数周时间里,这个军营里多人感染,其中200人继发肺炎,60人死亡。

但大家还是不太重视这件事,毕竟感冒是常有的事。更何况是在战争时期,大家都拿命在厮杀,一点小感冒哪里好意思说啥。

于是随着士兵们的流动,流感便从芬斯顿军营流向了美国各地,流向了欧洲。

疫情来到欧洲后,美英法士兵病倒了一片。对面不明真相的德国人,发现美国加入后,对手反而变弱鸡了。于是德国将军鲁登道夫连连发动攻势,连战连捷。可是,就在鲁将军准备发动第三次攻势,奠定胜局的时候,德国人也患上了感冒,士兵们每天病倒2000多人,士气非常低落,想打也打不动。这时候,英美法三国的士兵感冒好了,趁机反推了一波,把德国人给推倒了。

流感加速了德国的失败,但也让协约国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美国兵前前后后感冒了100万人,英国兵病倒了120万。

受害的当然不止是军人,平民很快也受到了影响。美军有休假制度,病毒便随着休假的士兵旅行到全国各地。欧洲百姓很快也受到感染,然后随着他们的商船来到印度和上海,印度和中国也被流感侵袭。

流感分成三波。第一波从1918年3月持续到7月。这一波比较温和,死亡率不太高。夏天到来时,大家都感觉没事了。然而,随着秋冬的到来,病毒发动了凶残的第二波攻势,一下子夺走了数千万人的性命。这一波肆虐,直接让美国人1918年的人均寿命下降12岁,下跌到39岁。

德国人被推倒后,巨头们齐集巴黎,讨论如何分赃。会没开多久,人就病了不少,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被感冒击倒。由于当年没有直升机可以接送去医院,服务体验不太好,假新闻又特别多,感冒了还得遮遮掩掩。

威总有点沮丧,没有精神去力争盟主之位,维护好江湖秩序。结果法国等几个小头目,分赃分得特别上头。日本趁机想吞下山东,法国人则是对德国往死里敲竹竿,逼得它没法不跳起来再干一场。丘吉尔后来说,二战的种子在巴黎和会上就已经埋好了。

第三波大流行同样发生在冬季,那是在1919年,一直持续到1920年3月,凶残的程度介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间。

士兵感染和死亡的,实际上只是小头,真正的大头在平民。

美国是发达国家,又远离战场,因此有相对准确的统计数据,它大约有60万人死于流感。英国死亡人数大约22.5万。整个欧洲大约是230万。非洲和南美同样有数百万人丧生。真正严重的是印度,据估计,大约有2000万人死亡。

越是落后的地区,疫情就越严重,数据也越模糊。即使同样在美国,印第安人的死亡率也会特别高。有时候,甚至整个部落的人全军覆没。他们被掩埋在阿拉斯加的冻土里,几十年后,研究人员仍能够从他们的遗体上提取当年病毒的样本。

中国的情况同样无法估计,看一看1918年10月,《申报》对浙江绍兴上虞地区疫情的描述:

“一村之中,十室九家,一家之中,十人九死,贫苦之家,最居多数。哭声向应,惨不忍睹,盖自发现是疫以来,死亡之数已占百分之十,棺木石板,所售一空,枕尸待装,不知其数。”

流感从上海、浙江、云南、广东,慢慢蔓延到全国。在当时军阀割据,卫生和各方面条件十分落后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有统计。

像这样无法精确统计,甚至无法估计的情况,在当时全世界范围内是十分普遍的。因此,关于那一次大流感死亡的人数,只有一个大概的范围,而没有精确的数据,一般都认为是在5000万到一亿之间。

这场大流感后来是如何结束的呢?后来是无声无息,自己突然结束的。正如没有人知道病毒怎么来的,最后也不知道它们怎么突然就走了。

1920年3月过后,不再有大规模病例的发生。只是留在人们身上的创伤,永远难以平息。

当然,这只是表面,流感病毒,其实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它们看起来消失了,也绝不是无缘无故。

1918年,一方面是全民免疫了,另一方面,病毒自己也在适应形势。

病毒入侵人类,并不是真想把人类弄死。它们要的是蛋白质,和繁衍生息的温床。把人弄死,是意外的结果,也是双输的结果。跟人类共存,才是病毒们理想的结局。

每个病毒复制出的一百万个娃,虽然有九十九万跟它妈一模一样,但是,总会有一些在复制中出错,发生变异。变异以后,有的变成废物,有的变得异常凶残,有的却变得温和。

那些变得凶残的后代,由于出手太重,还没来得及传播出去,就弄死了宿主,然后自己也一同升了天。

反而那些温和的病毒,没有把宿主折腾得太惨,不惊扰免疫系统,在人类身上慢慢赢得了永久居留权。经过数十万年的进化之后,一些病毒甚至成为人体的一部分,不显山不露水。甚至还被良民化,帮人体干点活,拿到正规编制呢。

1918年的流感病毒,经过一场惨烈的血战,有的已经与人类共毁。有的则在人身上悄悄潜伏了下来,继续寻找与人类永久共存的可能性。它们的后代,不时发生变异,有时候蠢蠢欲动,试图让灾难卷土重来。

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停止。我们这一代人,全体都经历过了一些。而未来或许还会更惨烈,我们时刻都要警惕。

来源:朝不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