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春!三忌 三宜 三秘诀!冬天 , 再见 ,春天 , 你好 !

B站影视 2025-02-03 11:06 6

摘要:立春日,京城继续受冷空气控制,白天仍有三四级偏北风,阵风六七级。另外,气温也随之下降,最高气温降至2℃。

LICHUN

和风含新意 春来万物生

传/统/二/十/四/节/气

今日“立春”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意味着春天的到来

万物开始复苏

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外出活动

在我国民间素有

“立春大如年”的说法

立春日,京城继续受冷空气控制,白天仍有三四级偏北风,阵风六七级。另外,气温也随之下降,最高气温降至2℃。

立春切记“三忌、三宜、三秘诀”!抓住黄金15天,健康一整年!

【三候】

Beginning Of Spring

一候东风解冻

立春之日,袅袅东风轻抚脸庞,大地开始解冻,春就在冰雪中静静地孕育着生机。

二候蜇虫始振

五日后,沉睡一整个冬季的虫类,慢慢苏醒,迎接崭新的开始。

三候鱼陟负冰

再五日,水底的鱼群感知到温暖而游至水面,此时冰冻似融非融,鱼儿们争相着破冰而出。

【三吃】

1、吃春卷

在《岁时广记》当中记载:“京师富贵人家造面蚕,名曰‘探官蚕’。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称‘探春蚕。”

这里的春蚕指的就是我们今天所吃的春卷,立春这一天在南方的很多地方都有食用春卷的习俗。

2、吃春饼

在唐代的《四时宝镜》中记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

从《四时宝镜》的记载不难看出,我们华夏民族从唐代就已经有立春食用春饼的习俗了。

春饼就是用面粉烙出来的薄饼,既可以单吃,也可以搭配一些时令蔬菜卷着吃。

3、吃春芽

在很多地方都有立春吃春芽的习俗,春芽指的是那些春天特有的芽菜类食材,比如头茬韭菜、春笋、荠菜、香椿芽等等。

这些食材刚刚发芽,鲜嫩无比,过年吃腻了大鱼大肉,适当的吃些清淡的春芽也是大有益处的!

【三菜】

1、香椿:开胃降火

民间有“常食香椿不染病”的说法。从中医角度讲,香椿有开胃、降火的功效,而且能保肝、利肺,对多种病菌也有抑制作用。

2、荠菜:清热解毒

荠菜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这一点是大多数蔬菜不具备的优点。另外,荠菜还可以清热解毒、降压明目,春天多吃点,能有效预防上火。

3、菠菜:养血润燥

菠菜不仅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和铁,也是维生素B6、叶酸、铁质的极佳来源。菠菜还能养血润燥,因而可防治便秘,同时常吃菠菜对大脑有好处。

【三果】

1、枇杷:预防感冒

在春季的时候多吃枇杷可以帮助预防感冒,枇杷有岭南开春第一果之称。枇杷胡萝卜素含量丰富,在水果中排在前三名。

2、菠萝:帮助消化

和其它季节的菠萝相比,春季的菠萝香味更浓郁,口感也更水润,因此在干燥的春季吃很合适。此外,还能帮助消化,消除炎症和水肿,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3、草莓:健脾润肺

草莓不仅是公认的“春季第一果”,而且有健脾、润肺、补血、益气的功效,老少皆宜,尤其对于体虚者,还可以有效地辅助治疗春季易发的嗓子疼、肺热咳嗽、长火疖子等疾病。

【三事】

1、踏春

现代非常流行的春季出游与古代流行的踏春习俗不无联系。而在过去,踏春的形式更为隆重。

不同的地区也各有讲究,有的地方讲究踩高跷,或是荡秋千,登山,总之要踩在高处,来寓意新的一年可以步步高升。

有的地区有专门“报春”的人,在立春来临之际,盛装打扮,沿街高呼“春来了”,届时人们便纷纷走出家门,到郊外游春。

立春节气,无论北方还是南方,空气中都弥漫着清新的味道,阵阵暖风佛面,这时候我们不妨多出去走走,亲近大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心情也会变得轻松畅快。

2、贴春

立春之日“贴春”是我国的一个古老传统习俗,早在唐朝时期便已经非常流行。

所谓的贴春,是在墙上或者是门上张贴“宜春”的字画,而“宜春”便是指带有春字的吉祥词语,比如“春和景明”“春回大地”等。

当然手巧的人还会画一些春天景色的画张贴到家里,既可以增加春天的气息,也是表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3、祭祖

《景东县志稿》有这样的记载“:立春,各家具辛盘、春酒以祀祖。”

在立春这一天,各家各户会提前准备好新鲜应季的果品以及相应的祭品,来祭拜先祖。

既是表达对于故人的思念之情,与先祖分享春天来临的好消息,也是祈祷先祖庇佑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可以平安顺利。

【三宜】

1、祛湿

此时要注意防湿邪侵入人体,否则容易出现精力不好头晕沉、困倦疲惫等湿热症状。

薏米是清除体内湿热的好药材。平时煮粥做饭时放一些薏米,也可搭配红豆做成经典食疗方--红豆薏米粥。需要提醒的是,孕妇忌用薏米,且薏米不宜空腹吃。另外,也可用茯苓、淮山、党参等煲肉汤喝。

2、健脾

中医认为,此时脾处于旺盛时期,能涵养胃气,有利于营养吸收,是适当调补的好时机。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它帮助身体将摄入的食物和水转化为营养物质以此来滋养身体维持着身体日常的代谢。脾虚的人,容易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还可能腹胀、胃口差、大便不成形。

3、补虚

中医讲"动则生阳",即在肌肉运动中可以产生大量的热量,可以适当锻炼,运动量不需要太大,但是活动时间可以稍微长一点。

慢跑、游泳、散步等中等强度的运动都是比较适合的项目,此外,手脚发凉适宜用温补疗法,也可以通过运动补虚祛寒以增强机体生命力

【三忌】

1、食过酸

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酸味入肝、苦味入心、辛味入肺、甘味入脾、咸味入肾,酸味虽能加强肝的功能,但易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这样就会大大伤害脾胃之气。因此,春季饮食调养要注意春季阳气初生的特点,应该吃些辛甘发散之品,忌食牛肉、羊肉、狗肉、鸭肉、鹌鹑、河蚌、海鱼、虾、螃蟹等酸性食品。

2、衣过薄

《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去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俗话说“春捂秋冻”,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可过早脱下棉衣,很容易发生流感、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尤其新冠后阳康人群、年老体弱者换装宜慎,不可骤减,以免引起旧病复发。

3、行过静

春天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空气清新,人体应该借助这一自然特点,重点养阳。养阳的关键是“动”,切忌“静”,不宜长期蜗居在家,宜多做舒筋活血的运动,重点要拉伸舒展颈椎、髋关节、肩关节、膝关节。春季空气中负氧离子较多,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天气晴朗无风时可以积极去室外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太极拳、跳广场舞、慢跑、放风筝、春游踏青等户外活动都是不错的选择。锻炼前可喝些牛奶、豆浆、蛋汤、热水等,同时运动要舒缓,运动时间不宜过长。

【三秘诀】

1、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是中医养生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它强调人们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目的。

雨水后,逐渐昼长夜短,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适时调整作息顺应自然规律。

规律的作息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和阳气的升发。

每天睡6-8小时为宜,晚上11点前要入睡,避免熬夜。

2、梳头百下

《养生论》中谈及“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寿自高”。

这里说的有两重意思:

一是梳头可以养生,二是春天这个季节适合梳头养生。头为一身主宰,诸阳之会。

春天梳头能通达阳气,宣行郁滞,疏利气血,不仅能缓解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还身体的健康和养生有积极促进作用。

3、饮食调养

不管什么时候,饮食都是养生必不可缺的环节。春季阳气升发,人体的新陈代谢也逐渐加快。

因此我们要根据节气特点选择合适的食材,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通过饮食调养来促进身体的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雨水节气虽然气候逐渐转暖,但早晚温差较大,仍需注意保暖和避免过度食用寒凉食物。

同时,根据个人体质和实际情况进行饮食调养,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滋补。

【三动】

1、泡脚:活血通络

泡脚和按摩脚部是春天很好的保健方式。足底既有足三阴三阳经的循行,更是密集全身脏腑反射区。春天用温水泡泡脚,可以温通全身气血,保健康。

2、晒背:补充阳气

后背是人体督脉和膀胱经循行之所,在一天中阳光最充足的时间,一般是11∶00-13∶00,可以经常晒晒后背,有利于充养人体阳气。

3、搓手:提神醒脑

三阴三阳经均在手部循行,没事儿搓搓手心、手背,按按指腹、指尖,可以调养心肺。在搓手心时,将两掌合并,来回对搓;在搓手背时,手心对对侧手背,上下搓动。

【三穴】

1、内关穴:安宁心神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立春后,人易烦躁,影响睡眠。这时候应按揉内关穴,帮助宁心安神,提高睡眠质量。

方法:内关穴位于我们的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

2、期门穴:疏肝理气

春季五行对应木,肝属木,所以春季养生离不开养肝。期门穴是肝之募穴,又是足厥阴、足太阴、阴维脉的交会穴,具有舒肝理气,健脾活血的作用。

方法:期门穴在身体的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中(乳头平第4肋间隙,乳头下两个肋间隙)。

3、迎香穴:防治感冒

迎香穴属手阳明大肠经。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揉搓迎香穴对感冒症状的消除以及预防皆有一定的作用,重在坚持。

方法:迎香穴距离我们的鼻翼两侧1.5cm。

【三防】

1、高血压

春天,凡有肝阳上亢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头痛、昏眩。因此,患有高血压患者,一旦感觉头晕、头胀痛时,除了要反复监测自己的血压,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调整降压药外,还要注意饮食清淡,控制盐、胆固醇、脂肪的摄入,严格戒烟限酒。

2、消化道溃疡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易在春天发作,引发上腹部闷胀、疼痛、嗳气频繁、反酸及食欲减退等症状。因此春天对脾胃要进行全面调养。

3、慢性肝病

容易在春季加重的肝病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同时春季也是肝病治疗的最好时节。肝木逢春,肝木之气偏旺,这个时候给予有效的治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诗】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

内殿出翦彩花应制

唐·上官婉儿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

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赏析:繁茂的枝叶,并非自然生成,而是裁剪而出,纸剪的彩花随着剪刀的剪切一朵朵舒展开来。触摸一下彩花的枝条,虽然可以乱真,但是你要摘取它的花蕊,岂知竟是假的。然而,当秋风袭来、花木摇落之际,彩花的枝叶却依旧像春天初发之时一样茂密如初,未见疏落。请问桃花和李花,在你们的同类之中杂进了彩花,并且达到了假可乱真的地步,你们做何感想和打算?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

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

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

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

呼儿觅纸一题诗。

赏析:杜甫从晋人立春日以芦菔、芹菜为菜盘相馈赠的风俗起兴,接着回忆起当年梅花开时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春盘捧出高门,生菜由纤手传递,满眼白玉青丝;最后感触到自己远客在外,归计未定,巫峡江寒,说不尽飘零的悲伤,只有呼喊孩子拿来纸笔题诗遣怀。

十二月二十一日迎春

南宋·杨万里

星淡孤萤月一梳,

迎春早起正愁予。

土牛只解催人老,

春意来自何事渠。

官柳野梅残雪后,

金幡玉胜晓光初。

却思归跨青山犊,

茧粟仍将挂汉书。

赏析:“月一梳”是形容月亮像一把梳子。“土牛”指塑土牛劝春耕之意。“金幡玉胜”指古人立春前后所用的饰物。“挂汉书”是借用隋末的李密骑牛外出,在牛角上挂上《汉书》,一手着鞭,一手翻书阅读的典故,言其贫穷不废读书。

来源:王博生人人门户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