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发言振聋发聩,难怪美国硅谷都慌了

B站影视 2025-02-01 11:28 3

摘要:梁文峰接着解释道:“他们之所以惊讶,是因为这是一个中国公司,在以创新贡献者的身份加入到他们游戏里去,毕竟大部分中国公司习惯follow…”

近日,Deep Seek创始人梁文峰在接受采访时说:“为什么deep seek会让硅谷的很多人惊讶?

梁文峰自问自答道:“在美国每天发生的大量创新里,这是非常普通的一个。

梁文峰接着解释道:“他们之所以惊讶,是因为这是一个中国公司,在以创新贡献者的身份加入到他们游戏里去,毕竟大部分中国公司习惯follow…

我非常赞同梁文峰的观点,硅谷云集着全世界那么多高科技人才,每天也贡献许多新的创新,但为何Deep Seek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甚至令美国官员都担忧,还表示要“调查”。

其实,本质还是西方人骨子里那种抵触,或者说是抵制。只要是我们的东西落后于他们,他们就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一旦我们的东西赶超,甚至超越他们,他们那脆弱的自尊心就受不了了。他们习惯了我们落后,更愿意看到我们落后,因此,当我们超越后就羡慕嫉妒恨。

梁文峰还表示,我们有许多大的公司,而且这些大厂也挺挣钱,因此缺的不是资本,而是信心。以及不知道如何组织高密的人才实现有效的创新。

因此梁文峰说:“过去30年我们都只强调赚钱,对创新是忽视的。”

梁文峰还称:“创新不完全是商业驱动的,还需要好奇心和创造欲,我们只是被过去那种惯性束缚了,但它也是阶段性的。

说实话,听了梁文峰这段采访,我有振聋发聩的感觉,很显然,他的认识要高于许多人。难怪在他的带领下,能创作出一个Deep Seek,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让整个世界的思维都跟着发生转变,甚至颠覆。

科技能改变这个世界,而科技的进步,确实能让某些人害怕且焦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如坐针毡!

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梁文峰就让美国忐忑,如果未来出现更多像梁文峰这样的人,美国怎能不慌?

像马云、马化腾、刘强东、周鸿祎等,在梁文峰面前,思维确实有些老了,而中国科技的下一代,现在看来,希望已落在梁文峰这类人身上!当然,提了前面这四位的名字,主要是这四位的公司都是科技公司,但别无他意。

当然啦,向比我们更厉害的学者求教,没什么丢人的,问题是,难道我们真的只能在人家屁股后面追赶吗?

其实,答案已经有了!

Deep Seek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不能只看眼前一时的利益,其实这是许多大厂所面临的问题,赚钱永远会放在第一位,如果创新需要投入大量资本且前途渺茫、不一定能收益,用商人思维去思考,还敢进行大量投资进行研究?

少之又少了吧?

所以我觉得,梁文峰的思想是价值观层面的颠覆,尤其是对朱啸虎的这种市场信仰派观点。

国产AI大模型Deep Seek火爆全球,台退将张延廷甚至说:“科技无止境,Deep Seek只是开始…

我也相信这只是开始,我觉得deep seek的成功,给了很多国产科技公司信心。

不过,其实很多科技公司都是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因而是指井喷式增长,但确实也不能忽略厚积薄发期间的付出,这也是很多科技公司的痛点。很多公司不愿意放长线钓大鱼,说的直白一些就是没有信心,因而不敢冒险。

我记得朱啸虎有一次说:在中国只会投应用类的公司,不会投基础大模型公司。

他这样表态道理非常简单,他的思维还是停留在商人的思维,因为做基础大模型,在他们的认知里投资多,起效慢,而且也追不上美国公司,但做应用来钱快,而且还挣钱。

我想,如果是商人,大部分商人都会选择后者。当然,商人思维也没有错,毕竟商人是以逐利为目的,谁也不想将钱打了水漂。

不过,当Deep Seek出现后,证明朱啸虎老了,他这种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当然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硅谷依然是前沿,而我们也需要有自己的硅谷式思维,但想要有这种硅谷式创业投资方式,确实不是一时就能将这种思维转变过来。目前我们看到Deep Seek成功了,我打个比方,如果出现另一个Deep Seek,但还没成功只是在创业阶段,需要投资人,所找的投资人都会义无反顾进行投资吗?

谁又能知道呢?

但是有一点我可以确定,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它的价值。当你成功的时候,人家都知道你成功了,但当你在背后默默努力时,又有多少人看到你的价值?

所以我们确实需要硅谷式思维。而这么多年,中国公司习惯了别人做技术创新,我们跟在人家后面做“拿来主义”。也正是因为如此,当Deep Seek横空出世后,就连美国硅谷都觉得不可置信。

所以,梁文峰确实颠覆了我们之前的思维。

其实我们不缺人才,就包括在硅谷也有许多华人人才。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利用这些人才。就比如说马翔宇,他可是清华的研究生,但他目前已失业,为了生计不得不在大年初一就直播,以他的能力,如果做科研,岂不是更能发挥其自身的价值?

咱就说华为吧!

美国为何倾国家之力对华为进行打压?

不就是因为华为对人才的组织方式,以及对人才的重视,能够有效利用这些人才,不断创新,从而占领科技核心的制高点,然后全世界都买单。然后加大研发资金,持续保持领先。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也是科技公司应该有的正确的。正因为重视人才,在科研投入上从来不吝啬,因而才能突破美国的制裁,一路长虹。

Deep Seek的成功,其实也打脸了美国硅谷的科技人。在语言大模型上,美国硅谷科技公司也在研究,而他们的资源要好于我们,在显卡上可以不受限,但为何却落后于“梁文峰”们呢?

可以说,当Deep Seek横空出世后,美国人慌了。而且是慌不择路,不想办法加大投入研究进行追赶,而是用他们过万用的那种手段。

Open AI山姆奥特曼向白宫举报Deep Seek“抄袭”。

是不是非常讽刺?

抄袭了他们什么呢?他们的高科技,难道保密措施就做得如此不堪吗?

他们的高科技,如果研究出来了,为何不早点发布呢?

还是我们抄袭了他们未来还没研发出来的技术?

其实都不是,他们目的无非就是栽赃、陷害,然后下手“抢”,这才是西方强盗思维的真相。

美国硅谷科技公司急了倒是可以理解,毕竟谁也不甘心落后,但谷歌人工智能公司CEO发万字长文,呼吁美国要“加强对中国的芯片管制”。而美国官员倒是听话,直言Deep Seek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了影响,因而要对其进行安全审查。

难怪有网友会调侃美国太脆弱了,之前是三蹦子对其国家安全造成影响,现在又来这一套。

还有,美国甚至组织黑客来攻击Deep Seek的服务器。

现在我们只有一个梁文峰,但梁文峰式的思维必将会被普及,可能未来就会诞生出更多的Deep Seek。因而,梁文峰的存在,就如华为一样,让美国感到恐慌。

其实,无论是华为还是Deep Seek,都是被美国逼出来的。这些年,但凡是高科技产品,就对我们禁售甚至打压,比如说芯片、光刻机,我们能怎么办?只能自己努力研究制造了!

AI大模型也是如此!

不要想着自己永远领先,在颠覆性的技术面前,闭源形成的“护城河”只能是短暂的。

不过,虽然我们在AI大模型面前已经领先,但也不能骄傲自满,反而更应该虚心和努力。咱比如说苹果公司,失去了乔布斯之后,这家公司就像失去了魂一样,如今,苹果发布的新机,又有多少创新的技术随之而来呢?

如果吃老本,那注定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

所以我们要想守住现在的优势,思维就不能固化,既要防别人挖墙脚,还得小心别人的黑客攻击,还得突破人家的限制+制裁,然后自身还得努力继续创新。

因此,成功不是偶然,成功后想要更上一层楼,将会更难。但我相信,只要出现一个梁文峰,就会有更多的梁文峰们出现。所以接本文的开头:一个梁文峰就让美国忐忑,而他的价值在于思维,如果未来出现更多像梁文峰这样的人,学习他的思维,美国怎能不慌?

您觉得呢?

来源:第一舆论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