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新中一种业十年深耕: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就业托起民生底色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6-06 07:05 6

摘要:近日,记者走访位于金沙县经济开发区的贵州新中一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只见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科研人员专注调试育种设备,包装线上工人们熟练分拣种子,一幅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繁忙图景跃然眼前。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以种业振兴为核心,以就业带动为纽带,十年

近日,记者走访位于金沙县经济开发区的贵州新中一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只见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科研人员专注调试育种设备,包装线上工人们熟练分拣种子,一幅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繁忙图景跃然眼前。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以种业振兴为核心,以就业带动为纽带,十年如一日扎根乡土,为地方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贵州新中一种业公司全景

自 2015 年作为金沙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以来,新中一种业已发展成集科研育种、示范种植、生产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种业龙头。在占地 50 亩的产业基地内,玉米科研育种、水稻 / 高粱示范种植、米粉加工等全链条业务持续壮大,累计为社会提供科研、种植、加工、营销等各类岗位超 40 个,十年间吸纳就业超 1000 人次(含临时用工),支付劳动报酬超 3000 万元。“‘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是种业人的使命,为地方稳就业、促增收则是企业的责任。” 贵州新中一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亮表示,即便在经济环境波动下,企业仍坚守 “发展目标不变、人才培养不变、社会责任不变”,通过稳定的岗位供给,成为地方就业的 “稳定器”。

在种子包装车间,记者见到了正在分拣种子的熊显忠。作为一名残疾员工,他已在公司工作多年,从最初的包装工成长为熟练技工。“每月有固定收入,公司还帮我解决生活难题,在这里工作很有尊严。” 熊显忠的话语道出了特殊就业群体的心声。新中一种业专门为残障人士开辟就业通道,通过技能培训、岗位适配与人文关怀,累计吸纳数十名残障人士从事包装、后勤等工作,让他们凭借劳动实现经济独立。这种 “授人以渔” 的帮扶模式,既破解了特殊群体就业难题,更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温度。

刘文亮深入田间查看油菜挂果情况

从普通工人到技术骨干,从外来务工者到 “本土产业生力军”,新中一种业的十年发展历程,也是一支 “本土化人才队伍” 的成长史。目前公司 44 名正式员工中,超 80% 为本地员工,多名员工从基层岗位晋升为车间主管、科研助手。“我们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刘文亮介绍,公司通过 “传帮带” 机制、职业技能培训与科研实践平台,累计培养农业技术人才超 200 人次,为当地农业现代化储备了一批 “留得住、能干事” 的本土人才。这些 “产业生力军” 正以技术赋能田间地头,推动传统农业向标准化、科技化转型。

从一粒种子到一个产业,从一方基地到千万岗位,新中一种业用十年时间诠释了 “产业兴则乡村兴” 的发展逻辑。通过种业全链条布局,企业不仅实现了自身从初创到龙头的跨越,更以就业带动、人才培育、精准帮扶为支点,撬动了乡村振兴的多元动能。如今,在金沙县的田间地头,新中一种业的科研成果正在转化为丰收图景;在产业基地的车间里,一个个岗位仍在孕育着民生希望。这家扎根乡土的种业企业,正以 “一粒种子” 的力量,播种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未来。(王正方)

来源:金牛村有个二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