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李白:4段婚姻尽破碎,死前寄人篱下,抑郁而终破千年仙侠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6-05 21:06 7

摘要:真实的李白,早被他的诗篇镀了金,而血淋淋的现实,比他的诗更让人破防。

你印象里的李白是什么样?

是“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潇洒?

是“天生 我材必有用”的狂傲?

还是喝醉了酒,去水里捞月的浪漫诗仙?

醒醒吧!朋友们。

真实的李白,早被他的诗篇镀了金,而血淋淋的现实,比他的诗更让人破防。

电影《长安三万 里》,那个挺着啤酒肚、高喊“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中年男人,可能更接近真 相。

剥开浪漫的糖衣,你会看到1个:

4次结婚,4次都以悲剧收场

死前只能投靠远房叔叔

蕞终死于抑郁和疾病的失意者李白。

他看似潇洒走天下,其实一辈子,都在门第的歧视、仕途的幻灭里,苦苦挣扎。

他的故事,就是一个天才,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的血泪史。

你可能不知道,李白这辈子,正经工作就干了2年!

惊不惊讶?一个整天游山玩水、喝酒作乐的人,钱从哪来,靠写诗能养活自己?

别天真了,李白的“财富密 码”,堪称古代版“软饭硬吃”的顶流操作。

追根溯源,还是因为他的出身。

《新唐书》白纸黑字写着,他家祖上,在隋朝时,因为走sī铁盐犯了罪,被发配到西域(吉尔吉斯斯坦)。

他爹李客,偷偷带着小李白,跑回四川,继续做生意,成了大商人。

家里多有钱?看他小时候写的诗就知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白玉盘”这么贵的东西,穷人家的孩子谁见过?

但有钱没用,在唐朝,商人的地位实在太低了,连科举考试的门都摸不着。

他爹砸钱,让他读书,指望他靠才华,当官翻身。

结果呢?这条路比他自己写的“蜀道”还难!

他去巴结刺史,求推 荐,人家根本不理他。

21岁,他爹死了,更惨的是,亲哥哥们把家产几乎全霸占了,只给他留了一丁点。

眼看要喝西北风,怎么办?

他的“贵人”出现了,大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太了解李白了:这人活在云端,根本沾不了地气。

让他操心柴米油盐?他那些豪迈的诗句早憋死了。

于是,孟浩然做媒,把27岁的李白,“嫁”进了豪门,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家。

这就是“入赘”,靠着宰相孙女婿的名头,李白总算衣食无忧,还能继续游山玩水,结交权贵。

可惜好景不长,许氏在家,独自抚养2个孩子,操劳过度,年纪轻轻就病死了。

李白呢?为了争口气,为了当官梦,在外面飘了整整10年。

许氏死后,李白带着孩子,搬到山东。

之后经人介绍,他娶了刘氏当续弦。

刘氏是个实在人,根本看不懂李白的诗,只觉得这个男人没正经收入、整天喝酒,交狐朋狗 友、不务正业。

2人天天吵,李白受不了,又跑了,还在诗里大骂刘氏是“猖狂妇人”、“愚妇”。

最后,这婚离得干脆利落,刘氏转头就改嫁了。

后来,李白和1个,被丈夫休掉的山东妇人,同 居了(史书没留名字)。

这个女人很好,不仅照顾李白,和他前妻的孩子,还给他生了个儿子。

可惜,好人不长命,5年后她就病死了。

快50岁时,李白迎来了,此生蕞传奇的1段婚姻。

他在梁园喝醉了,大笔一挥,在墙上写下一首《梁园吟》。

刚好被路过的宗煜看到,宗煜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为了保住这首诗,竟然豪掷千金,直接买下整面墙!

2人因此结缘,成了夫妻。

宗氏懂他,支持他,2人志趣相投,一起隐居修道,李白还写诗秀恩爱。

看起来很美,对吧?

但李白的“作死”基因,又发作了!

安史之乱爆发,别人逃命都来不及,57岁的李白,却觉得机会来了。

他不顾妻子宗氏的苦苦哀求,脑子一热,投靠了起兵谋反的永王李璘。

结果呢?永王兵败,李白成了反贼同党,锒铛入狱,被判流放夜郎(贵州偏远之地)。

宗氏为了救他,求爷爷告奶奶,四处求人,耗尽家财,头发都白了大半。

虽然后来赶上大赦,李白捡回一条命,写下“轻舟已过万重山”,但这对患难夫妻,此生却再也没能相见。

4段婚姻,4场悲剧。

每一次,都离不开李白的“浪漫”和“执念”。

他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活在“当大官、做大事”的梦里,却把生活的重担、家庭的冷暖,全丢给了身后的女人。

更扎心的是他的结局,根本不是捞月成仙。

电影《长安三万 里》,有个灵魂拷问。

狱卒问李白:“你为啥要投靠永王?”

李白一脸茫然:“为什么不能投靠永王?”

他竟然不知道,永王在谋反!

这政zhì觉悟,低得让人窒息。

跟他齐名的高适,就完全不一样。

高适务实,从小保安队长(封丘尉)干起,一步一个脚印,最后成了诗人里,官蕞大的。

李白呢?起点就是副部级(翰林待诏),给皇帝贵妃写诗,结果嫌官小,嫌工作无聊,闹脾气不干了。

皇帝赏他点钱,真把他打发了。

他天真地以为,自己生来,就是要当宰相、匡扶天下的。

结果呢?在权力场里,他幼稚得像张白纸。

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听着解气吧?

实际上,彻 底得罪了权贵。

人家稍微挑拨一下,说他的诗暗讽,杨贵妃像赵飞燕(结局很惨),他就混不下去了。

永王事件,彻 底暴露了,他的政zhì觉悟有多幼稚。

妻子宗氏,1眼看穿永王是反贼,拼命拦他。

他却一根筋地认为:永王姓李,帮他就是帮大唐。

结果一脚踩进火坑,差点把命搭上。

流放被赦免时,李白已经60岁了,头发白了,身体垮了,但心里那团火还没灭。

看着老对头高适,步步高升,他不服啊!

居然异想天开,跑去报名参军,想靠军功再搏一把。

结果呢?征兵处的军官,看着这个白发苍苍、病怏怏的老头,直接摆手:“不收!”

这一摆手,彻 底打碎了他一辈子的梦。

那一刻,支撑他的所有东西,轰然倒塌。

理想幻灭,加上长年漂泊、酗酒,身体早就掏空了。

巨大的绝望,像冰冷的潮水把他淹没。

他抑郁了,病得更重了。

走投无路,他只能拖着病体,去投奔在安徽,当县令的远房族叔李阳冰。

1个曾经名动天下、让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诗仙,晚年竟沦落到寄人篱下!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浪漫了一辈子的李白,终于做了1件务实的事。

他把毕生心血,一沓沓诗稿,颤抖着交给族叔,求他帮忙出版成集。

然后,他写下了人生,最后一首诗《临终歌》,他在诗中把自己比作,折翼坠 落的大鹏鸟。

这一次,他不再高喊“扶摇直上九万 里”,而是绝望地承认:我飞不动了,我失败了。

不久,李白病死在当涂,葬在青山脚下。

没有捞月,没有成仙,只有无尽的凄凉和遗憾…

所以啊,朋友们,这才是李白最后的故事。

4次婚姻,没有1次圆 满收场,辜负了爱他的人;

追逐一生当大官的梦,碎得稀烂,还差点搭上性命;

风光无限的“诗仙”,晚年寄人篱下,在抑郁和病痛中孤独离世。

没有捞月成仙的童话,只有一个追梦人,撞得头破血流的现实。

为什么我们听了心里发酸,甚至有点想哭?

因为在他身上,多多少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啊!

谁年轻的时候,没做过几个闪闪发光的大梦?(“天生 我材必有用”)

谁没在现实面前,碰过几次头破血流?(“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谁没在夜深人静时,怀疑过自己走的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

追梦没有错,但别把梦架得太高,高到看不见脚下的路,看不见身边人的冷暖。

天真不是罪,但在复杂的世界里,光有才华和热血,真的不够。

他不是神 仙,他就是一个倔得要死、天真得要命、也摔得蕞惨的追梦前辈。

那我们能从李白的故事里,学到点啥?

1.梦想要有,但也得接点地气。

别像李白一样,眼睛只盯着“宰相”高位,脚下的小路都走不稳。

把大目标拆开,一步步来,走稳当点,别摔那么狠。

2.珍惜眼前人。

别像李白,为了那飘在天上的“长安梦”,把家里苦苦等待的妻子、嗷嗷待哺的孩子都抛在脑后。

功名利禄是过眼云烟,真心待你的人,才蕞暖。

3.接受不完 美,放过自己。

李白到死,都在跟自己较劲,太痛苦了。

追梦路上,努力了,拼过了,就算结果不如意,也别把自己逼进死胡同。

喝杯酒(别学他酗酒),睡一觉,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李白的诗,是盛唐的瑰宝;

李白的人生,是给所有追梦人的一面镜子。

镜子里的他,头破血流,满身伤痕;

镜子外的我们,看着他的故事,

心疼他,也提醒自己:

追梦的路啊,别只顾着抬头看星星,也记得踩稳脚下的石头,牵紧身边人的手。

走慢点,没关系,别摔丢了快乐,别弄丢了那个,蕞重要的自己。

来源:玥来玥好讲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