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神药一年卖出55亿元 背后的公司也准备上市了!

B站影视 2025-01-08 14:57 3

摘要:此前,东阳光实业集团旗下有两个上市平台,分别是港股的东阳光长江药业和A股的东阳光科技,当时东阳光长江药业是属于东阳光科技的,东阳光药业则单独和东阳光科技平行。但是东阳光药业又和东阳光长江药业之间有研发权益优先权和加工能力互换的关系。

海闻社讯 你吃过磷酸奥司他韦吗?

流感季节又到了,本轮流感强度越来越高的强度下,人们对流感相关话题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

在微博上,几乎每天都有几个热搜和流感有关。今天,“本次流感将在一月中旬达到巅峰”一度冲上热搜第四,阅读量达到3058万,讨论量超过5000。

互联网上,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抗流感神器,口罩、板蓝根、酒精凝胶还有各类药物。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磷酸奥司他韦了。

而就在近日,手握磷酸奥司他韦的广东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也正式向港交所递表,申请上市了。

和一般公司公司上市要融资不同,东阳光这次上市,是不发行新股,也不融资的。因为实际上公司并不是没有上市平台,公司的一些业务早就提前上市了。

在4年前,公司就进行了股份制改革,想要在科创板上市,当时公司已经进入了上市辅导备案阶段,但后来却不了了之了。

此前,东阳光实业集团旗下有两个上市平台,分别是港股的东阳光长江药业和A股的东阳光科技,当时东阳光长江药业是属于东阳光科技的,东阳光药业则单独和东阳光科技平行。但是东阳光药业又和东阳光长江药业之间有研发权益优先权和加工能力互换的关系。

这关系也太乱了!

公司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因此逐渐对这些业务进行了整合。

2021年,A股东阳光科技为专注电子新材料、合金材料和化工产品主业发展,剥离了医药制造业务板块,将所持有的东阳光长江药业51.41%的股份出售给了东阳光药业及其控股子公司香港东阳光销售有限公司,作价37.23亿元。

于是在今年,公司将通过换股的方式合并港股的东阳光长江药业,正式在港股上市,对于东阳光长江,公司已提出私有化方案,将以吸收合并方式将东阳光长江药业私有化,并将根据换股比率向全体换股股东发行H股,作为换股的对价。

东阳光可以说是抗流感界的顶流了,过去五年,东阳光药在中国抗病毒药物销售额排名第一,靠的就是公司的磷酸奥司他韦产品,商品名可威。

磷酸奥司他韦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甲型及乙型流感毒株中神经氨酸酶的活性,防止新的病毒颗粒从受感染细胞中释放,从而破坏病毒传播链,减少流感病毒的传播,是实打实的流感特效药。

据了解,作为世界上第一种批准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由吉利德公司开发,经罗氏制药商业化生产后,被命名为“达菲”,在1999年获美国FDA批准上市。2002年,达菲进入了中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由于几次强烈的疫情带来了强烈的达菲需求,罗氏却没能及时供给足够的药品,大量的组织和民众都强烈批评罗氏的垄断行为。

罗氏不得不因此在专利到期前提前向外界授权奥司他韦的生产,在中国,罗氏分别将奥司他韦专利授权给上海医药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东阳光药,商品名分别为奥尔菲、可威。随着罗氏减少对中国的奥司他韦供应、奥尔菲退出市场,东阳光药迅速占领市场。

此后,每到流感季节,东阳光的可威就能爆卖好一阵子。

2023年,可威在中国磷酸奥司他韦市场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为64.8%;按2023年的销售收入计,可威占到了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50.5%份额。就这么一年,这款“流感神药”卖出了55亿元,顶住了整个公司的营收。

2021年至2023年,可威的销售额分别为5.55亿元、30.97亿元、55.46亿元,占公司同期总收入的52.4%、81.2%、86.9%;2023年上半年与2024年上半年,可威销售收入分别为28.86亿元及19.33亿元,收入占比为88.6%及74.9%。

但很显然,一招鲜意味着抗风险能力小,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公司对核心产品过于依赖的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了。

早在2022年,磷酸奥司他韦已被列入第七批国家药品集采中,当时东阳光药以价换量,30粒装胶囊报价为29.97元,折合每粒仅0.99元,价格降幅高达91%。2023年,包括东阳光药等在内多家药企的奥司他韦干混悬剂被纳入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价格降幅达八成。

集采极大地压缩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而更大的问题是,磷酸奥司他韦的专利快到期了,虽然专利到期后公司仍然可以继续生产相关产品,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在明年专利到期之后,奥司他韦产品的竞争会很快加剧。

2024年上半年,东阳光药收入出现下滑,由2023年上半年的32.57亿元减少20.7%至2024年上半年的25.82亿元。

东阳光药解释称,主要是由于2024年上半年季节性流感的发病率较低,导致可威的销量减少。

很显然,公司如果想要继续发展,就必须找到第二个磷酸奥司他韦。

公司对这个目标还是很热切的,但研发药物是有随机性的,想要拿出这样的大单品,哪有这么简单。

公司很难像当年拿到奥司他韦授权那样拿到另一款大单品的授权了,只能靠自研,但研发药物这种事情,即使是世界前列的那几个大公司也不能保证投入一定有回报,更何况公司前几年才扭亏,并没有那么强大的资金实力。

公司目前积累的其他领域的成果,基本集中在肝炎、糖尿病等慢性病上,但这些业务并不是空白,相反,竞争甚至不比流感药物温和。

不管是公司治疗泛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的磷酸萘坦司韦胶囊与艾考磷布韦片的联用疗法,还是公司治疗糖尿病的SGLT-2抑制剂,都是已经探明的存量市场,大量实力更强劲的药企都已经在这些领域有布局,相似药物甚至已经产生大量的收入。比如阿斯利康的SGLT-2类抑制剂恩格列净,2023年就已经实现收入194.64亿元。想要从这些大企业嘴里抢肉吃,显然没有那么容易。

目前,东阳光只能说拥有不错的二次发力基础,但目前比较分散的创新药管线布局,让公司的进攻性优势并不显露,如果不能及时拿出成果,公司的优势只会越来越小。在大家心里,大家只认磷酸奥司他韦,而不是东阳光药业。

来源:海闻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