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孟加拉宁愿打仗,也要脱离巴基斯坦?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5 13:17 2

摘要:1947年,英属印度分裂,南亚一分为二,诞生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但你可能不知道,当初的巴基斯坦,是东西两头各一块地,中间隔着1600公里的印度。而今天的孟加拉国,就是那块“东巴基斯坦”。 几十年后,它为什么一定要独立?背后不只是地理距离,还有深层的语言、经济和文

1947年,英属印度分裂,南亚一分为二,诞生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但你可能不知道,当初的巴基斯坦,是东西两头各一块地,中间隔着1600公里的印度。而今天的孟加拉国,就是那块“东巴基斯坦”。 几十年后,它为什么一定要独立?背后不只是地理距离,还有深层的语言、经济和文化压迫。

“兄弟”分家,从一开始就不对劲

1947年印巴分治时,东巴(现在的孟加拉国)因为信仰伊斯兰,被划给了巴基斯坦。可这“一个国家两个身体”的结构,注定走不远。

地理上,东巴和西巴中间隔着整个印度,互相来往极其不便;文化上,东巴属于热带稻作文明,接近印度,西巴则更像西亚、波斯文化圈;语言上,东巴讲孟加拉语,西巴讲乌尔都语,完全不通;政治上,西巴独大,中央政府、军队高层、经济资源全都在西巴,东巴人民被当“二等公民”对待

一场“语言战争”,点燃独立火苗

独立后,巴基斯坦政府宣布“全国统一用乌尔都语”,试图靠语言统一国家。可问题是——全国一半人口讲孟加拉语

孟加拉人不干了!1952年,“孟加拉语运动”爆发,学生走上街头抗议,数人被枪杀。血,唤醒了孟加拉人的民族认同。

更讽刺的是,孟加拉语可是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的创作语言,文化底蕴一点不比乌尔都语低。

经济压迫,让东巴吃尽苦头

虽然东巴人口多,劳动力丰富,还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出口创汇区,但中央政府却把绝大多数财政、军费、工业投资都砸给了西巴

举个例子:

全国大部分外汇收入来自东巴的黄麻出口;但这些钱却用来建西巴的公路、军工、首都大楼;东巴洪水灾害年年有,却得不到任何像样的支援。

长年累月下来,孟加拉人的心彻底凉了。

印度暗中助攻,战争爆发

1970年,东巴赢得大选,占国会多数席位,却被西巴军政府直接无视,拒不交权。 1971年3月,东巴宣布独立,西巴出兵镇压,酿成惨烈的“达卡大屠杀”,几十万人死于战火。

这时候,印度出手了:

印度趁机支持孟加拉反抗军;向东巴派出正规军,爆发第三次印巴战争;短短13天,巴基斯坦投降,东巴正式建国,改名“孟加拉国”

结不是不能团结,而是“平等”从没到来过

从一开始,孟加拉人只是想被当作平等的国民对待,可巴基斯坦的“一体两制”从没实现,反而越走越远。

最终,孟加拉选择了流血也要独立——只为成为自己国家的真正主人。

来源:小梁故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