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在热播的古装剧《藏海传》,由郑晓龙执导,肖战、张婧仪、周奇、黄觉、余男等人主演。
正在热播的古装剧《藏海传》,由郑晓龙执导,肖战、张婧仪、周奇、黄觉、余男等人主演。
众所周知,电视剧《藏海传》的故事背景属于架空。
无论是大雍国还是冬夏国,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
但是显而易见,剧中的很多地方都借鉴了真实历史。
譬如在人物角色的服装服饰方面,就借鉴了不少明朝的服装样式。
另外,关于男主角藏海的名字,“藏海”只是后来面具人帮他取的化名,他最开始叫作“稚奴”。
那么问题来了,藏海的小名为什么叫“稚奴”?他的妹妹为什么叫“月奴”?
关于这一点,很多小伙伴都没有看懂。
《藏海传》终于明白藏海小名为什么叫“稚奴”,古汉语博大精深。
藏海的父亲叫做蒯铎,所以藏海最开始的名字,应该叫作蒯稚奴。
首先,蒯这个姓属于比较稀有的姓氏,生活中不怎么常见。
从人物设定来看,蒯铎是堪舆大师,精通建筑学和风水学。
这应该是借鉴了明朝的建筑学家蒯祥,编剧这里算是致敬了蒯姓的历史渊源。
然后,“稚奴”二字何解?
稚的意思很简单,即稚嫩,年少,幼小;
奴这个字,现在大多数都是用作贬义,不过剧中肯定不是。
事实上,奴这个字,在古汉语中相当于现在的“宝宝”、“乖乖”。
尤其是在唐代前后,经常被用作一种爱称。
比如在历史上,唐代的皇帝李治,也就是女皇武则天的老公,他的小名就叫“雉奴”。
唐代的著名诗人,诗仙李白的儿子李伯禽,小名叫“明月奴”;
唐代诗人白居易,他最小的弟弟大名叫白幼美,小名叫“金刚奴”;
东晋著名的美男子,“貌比潘安”中的潘安,小名叫作“檀奴”;
还有辛弃疾写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中的“寄奴”。
这说的是刘宋的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他的小名叫作“寄奴”。
甚至包括我们语文课本上必学的词牌名《念奴娇》,其中的“念奴”二字,也是指的唐朝天宝年间一位歌姬的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奴”这个字,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基本上都是用作贬义。
但是它作为爱称的用法,现如今依然有迹可循。
现在的部分粤语和潮汕话中,“奴”就是指小孩,属于一种十分亲昵的称呼。
小孩子经常被叫作“奴仔”,男孩子经常被叫作“阿奴”,女孩子也经常被叫作“奴奴”。
这是因为潮汕人的祖先自古中原迁徙而来,所以潮汕话和粤语中,还保留着部分最原始的古语言。
所以在《藏海传》中,稚奴,其实就是小宝宝的意思;
月奴,意思是像明月一样既美丽又可爱的宝宝。
蒯家灭门案发生的时候,藏海和妹妹的年纪都太小,还没有长大成人,所以连大名都还没来得及取。
藏海的父母这么有文化,如果他们能看着兄妹二人平安长大,以后一定会为他们都取一个特别美好的名字。
来源:小猫追剧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