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诊室里,一位妈妈红着眼睛向我求助:“何主任,我家闺女都6岁了,还只会说简单的叠词,连句整话都说不利索,我天天在家教她说话,一点进步都没有,这可怎么办啊?”
昨天诊室里,一位妈妈红着眼睛向我求助:“何主任,我家闺女都6岁了,还只会说简单的叠词,连句整话都说不利索,我天天在家教她说话,一点进步都没有,这可怎么办啊?”
这样焦虑的家长,每周我都会遇到不少。我常跟家长们说,孩子语言发育迟缓,光靠机械地教说话远远不够,得把日常养护、中药调理、互动引导三方面结合起来,缺了哪一环,效果都会打折扣。尤其是体质弱、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更要尽早干预,别错过语言发展的黄金期!
老祖宗在《黄帝内经》早就说过:“心主神明,开窍于舌;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小儿语言迟滞、神情淡漠之症,病根多在心肾二脏。心若火旺则神不宁,肾若精亏则脑失养,恰似油灯缺油、渠水断流,纵有巧舌如簧,也难成句!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简单有效的食疗方,既能补先天肾气、又能养心神开窍,还能帮孩子提高专注力。
3
先说说这益智仁,听这名儿就透着股子灵慧劲儿!此药味辛性温,入脾肾心经,既能温脾阳以化湿浊,又能交心肾以定神志。《本草经疏》里讲它 “主君相二火”,说白了,就是能让心火下济肾水,肾水上承心火,心肾相交,那孩子的眼神儿就透亮,说话也有章程了。
再看这核桃,老辈人常说 “核桃补脑子”,这话不虚!你看它形似脑髓,便知是补肾填精的妙品。味甘性平,入肾肺大肠经,既能补肾固精以充脑髓,又能润肠通便以泄浊热,最宜先天不足、脑窍失养的孩子。肾精足了,孩子反应就快,记事儿也牢。
说起这粥的做法,也非常简单:取益智仁 10 克,用纱布包了;核桃 20 克,碾碎成泥;再取大米 50 克淘洗干净,一同入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熬 40 分钟,出锅前把药包拎出来就行。这粥里,益智仁专走心肾,核桃固肾健脑,大米健脾和中,三焦同治,共奏补心肾、养气血、开窍闭之功。
这食疗方虽是平和,但毕竟是 “药食同源” 之品,若孩子舌红苔黄、口臭便秘,属心肝火盛之证,便要慎用;若舌苔厚腻、大便黏滞,是痰湿阻滞之象,还需先健脾化湿才行。
我给大家讲个医案具体说说怎么用。
3
医案
小辰,6 岁。孩子睡眠很不好,凌晨 1-3 点易惊醒,需家长拍哄复睡;语言发育严重滞后,自主语言仅 “妈妈”“吃”“要” 等单字,提需求时拉扯衣物,常独坐自语且发音含混。性情多数温和,但需求未满足时会扔物、拍打母亲,发作后即沉默。饮食胃口一般,每餐半碗米饭,可接受蔬菜碎末,拒食肉类。大小便不能自主表达,需家长定时提醒,常趁家人不备解于裤内;外出时因环境陌生可忍便,归家后放松则失控。
孩子面色萎黄、唇淡,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细弱
辨证为心脾两虚、痰蒙神窍兼肾气不固。
开方: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当归、炒枣仁、远志、益智仁、乌药、石菖蒲、法半夏、白芍等
我反复叮嘱家长,除了按时吃药,每天要采用 “闹钟提醒法”(每 40 分钟一次)引导如厕,以 “吹泡泡” 游戏缓解紧张,成功排便后给予贴纸奖励;饮食上坚持喝核桃益智仁粥。
服药一段时间后,孩子睡眠改善,夜间睡觉惊醒减少,语言上,能主动说出 “尿”“拉”,并指认 “马桶” 卡片提需求,情绪也稳定了不少,舌象转为淡红、苔薄白。调方后继续巩固治疗。
来源:中医何友为主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