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男腹痛,医生怀疑阑尾炎,剖开了他肚子后傻眼了,不是阑尾炎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3 19:19 3

摘要:凌晨一点,急诊科的灯光刺眼,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52岁的李大爷(化名)被儿子小李搀扶着走进急诊大厅,脸色苍白,额头冷汗直冒,双手捂着肚子,疼得直哼哼:“医生,救救我!肚子痛得要命,三天了,吃不下饭,还拉肚子!”小李急得满脸通红:“我爸还发烧,昨天38.5

凌晨一点,急诊科的灯光刺眼,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52岁的李大爷(化名)被儿子小李搀扶着走进急诊大厅,脸色苍白,额头冷汗直冒,双手捂着肚子,疼得直哼哼:“医生,救救我!肚子痛得要命,三天了,吃不下饭,还拉肚子!”小李急得满脸通红:“我爸还发烧,昨天38.5°C,今天好点,但肚子痛得更厉害了!”

急诊科主任老马,一个50多岁的老医生,眼神犀利,经验老到。他快步迎上来,瞥了李大爷一眼,心头一紧:“腹痛发热腹泻,这可不简单!”他一边戴上手套,一边问小李:“具体啥情况?吃了啥不干净的东西?还是有啥老毛病?”

小李擦了把汗:“三天前我爸吃了点隔夜的螺蛳粉,第二天就开始肚子痛,拉稀,一天三四次,黄色的水样便。昨天还吐了一次。我们去了社区医院,吃了药,烧退了,但肚子还是痛,晚上疼得睡不着!”李大爷虚弱地补充:“医生,我有肾结石,去年体检发现的,左肾和输尿管都有。我猜是结石又闹腾了。”

老马眉头一皱,脑子里飞速运转。52岁,腹痛三天,伴发热呕吐腹泻,还有肾结石史,可能是急性肠胃炎、肾结石发作,甚至急性阑尾炎,但也得提防更严重的急腹症。他迅速接上心电监护,屏幕显示:血压140/90mmHg,心率105次/分,体温37.8°C,血氧饱和度95%。老马沉声说:“得赶紧查清楚!”

抢救室里,护士小李熟练地抽血,送检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淀粉酶,同时给李大爷挂上补液。老马仔细检查腹部,肚脐周围轻压时,李大爷皱眉:“这儿疼!”老马又按了右下腹,李大爷“哎哟”一声,疼得缩成一团。老马问:“右下腹最痛?还是哪儿都痛?”

李大爷喘着气:“一开始是肚脐附近疼,现在右下边疼得厉害,动一下就像刀割!”老马心头一震,这描述很像急性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他敲了敲李大爷的左腰部,检查肾区叩击痛,李大爷没啥反应。老马眯着眼:“不像肾结石,结石痛起来,你这腰得疼得跳起来。”

他转向小李:“先拉个心电图,再安排腹部B超。”李大爷一听,嘀咕:“不就肚子痛吗?还做心电图?有辐射吧?”老马笑了:“心电图没辐射,20块钱,查一下放心。有的心肌梗死会表现成肚子痛,咱得排除。”小李也在一旁劝:“爸,做吧!医生是为你好!”

心电图很快完成,老马看了一眼:“没啥问题,不是心肌梗死。”他松了口气,但没放松警惕。腹痛发热、腹泻,加上右下腹明显压痛,急性阑尾炎的可能性最大。他又问小李:“他有糖尿病、高血压这些病吗?最近摔过没有?”

小李摇头:“我爸身体还行,就是有肾结石,别的没啥大毛病。”老马点点头:“得做腹部B超,确认是不是阑尾炎。你爸这症状,拖不得。”李大爷皱眉:“医生,我真是肾结石,给我打止痛针就行!手术我怕!”老马语气坚定:“结石不会让你右下腹这么痛,B超不贵,100多块,查清楚才安心。你不想孙子担心吧?”

李大爷叹口气:“那就查吧!”小李赶紧签字,推着父亲去B超室。

腹部B超结果很快出来,影像科医生小王打来电话:“马主任,右下腹有个长条形低回声区,约6mm宽,考虑阑尾炎。不过肚子胀气多,看得不太清楚。肾和输尿管没见结石。”老马心想:如果去年体检有肾结石,现在没了,可能是排掉了,但眼下阑尾炎的证据更充分。

他回到抢救室,血化验结果也来了:白细胞14.5×10⁹/L中性粒细胞80%C反应蛋白65mg/L,提示明显感染。老马皱眉:“白细胞这么高,八成是阑尾炎,可能还化脓了。”他又按了按李大爷的肚子,右下腹压痛更明显,腹肌紧绷,反跳痛明显。李大爷疼得大叫:“医生,轻点!要命了!”

老马沉声说:“你这很像急性阑尾炎,得赶紧手术。不然万一穿孔,麻烦大了。”李大爷一听手术,吓得脸白:“医生,真要开刀?不能吃药治吗?”老马耐心解释:“阑尾炎化脓了,药物顶不住。手术是小手术,腹腔镜就行,恢复快。”小李也劝:“爸,听医生的!别拖了!”

老马联系普外科值班医生老王:“老王,52岁男,腹痛三天,右下腹压痛,反跳痛,B超提示阑尾炎,白细胞高,估计化脓了,收你们科手术?”老王赶到急诊,检查后点头:“八九不离十,安排急诊手术。”

李大爷被推往手术室前,小李匆匆赶到医院。老马简单交代:“你爸很可能是急性阑尾炎,得马上手术。风险不大,但不做更危险。”小李急得满头汗:“医生,手术安全吗?会不会有后遗症?”老王接话:“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阑尾炎不及时切,化脓穿孔可能要命。签字吧!”

小李咬咬牙,签了手术同意书。李大爷被推进手术室,嘴里还嘀咕:“医生,手下留情啊!”老王笑着安慰:“放心,睡一觉就好了。”

手术台上,老王熟练操作腹腔镜,三个小孔打好,摄像头进入腹腔。屏幕上,阑尾很快被找到,但老王愣住了:“这阑尾……咋这么正常?”阑尾只有轻微充血水肿,远不到化脓或穿孔的程度,不可能引起这么剧烈的腹痛。他喃喃自语:“急诊科搞啥?老马看走眼了?”

更让人心惊的是,腹腔里有一滩淡红色液体,约150ml,还夹杂着纤维蛋白凝块,像豆腐渣一样。老王额头冒汗:“这不是阑尾炎!有出血,可能是肠子出问题了!”他果断暂停手术,联系主任老张:“主任,赶紧来!阑尾没事,腹腔有血性液体,怕是大麻烦!”

老张和消化内科主任老赵火速赶到手术室。老王出去找小李,语气沉重:“你爸不是阑尾炎,阑尾只有轻微炎症。腹腔里有血性液体,可能是肠道出血,得转开腹手术,查清楚原因。同意吗?”小李吓得腿软:“肠道出血?严重吗?能治好吗?”老王拍拍他肩膀:“查清楚才能治,放心,我们尽力。”

开腹后的真相

手术室里,老张和老赵上台,仔仔细细检查腹腔。老张撩起一段回肠,脸色一变:“这儿有问题!”回肠约80cm处,肠壁呈暗红色,节段性出血,明显充血肿胀,但未见坏死或穿孔。他摸了摸肠系膜动脉,脉动正常,说明血供没问题。老赵翻看病历:“腹痛发热、腹泻,加上术中见肠壁出血,很像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Hemorrhagic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是一种少见但凶险的疾病,常由细菌感染(如克雷伯菌梭菌)或食物污染引发,导致小肠黏膜出血、坏死,严重时可致命。据《美国胃肠病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23年报道,成人病例多见于50岁以上,伴腹痛、发热、腹泻,易误诊为阑尾炎或肠梗阻。

老张沉声说:“肠子还没坏死,暂时不切。放条腹腔引流管,关腹,送ICU监护。”老赵点头:“术前没做腹部CT,有点失误。不过现在发现得早,抗生素加禁食,有希望恢复。”他们顺手切掉阑尾:“这阑尾有点炎症,留着也是隐患,切了吧!”

手术结束,李大爷被送往ICU。老王找到小李,耐心解释:“你爸是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子有出血,但没坏死。我们放了引流管,观察病情。接下来禁食,用抗生素,静脉营养支持。”小李眼泪汪汪:“医生,我爸能好吗?会不会……”老王叹气:“不好说,但发现得早,治愈希望大。ICU会严密监护。”

ICU的生死拉锯

ICU里,值班医生华哥接手李大爷。监护仪显示:血压95/60mmHg心率110次/分,血氧饱和度92%。华哥皱眉:“血压偏低,怕是休克前兆。”他调整抗生素,加大补液量,同时用静脉营养支持,严密观察引流管的液体。

当晚,李大爷病情恶化,腹胀加重,血压掉到85/50mmHg,尿量减少。华哥心头一紧:“可能是中毒性休克!”他紧急补液,调整头孢曲松和甲硝唑,同时请消化内科会诊。小李在ICU外急得团团转:“医生,我爸咋样了?会不会……”华哥安慰:“现在是关键期,我们在全力抢救。别急,给他点时间。”

凌晨三点,好消息传来:血压回升到110/70mmHg,尿量增加,引流管流出少量血性液体,量比之前减少。华哥松了口气:“出血在减,抗生素起效了!”他跑去告诉小李:“你爸稳住了,接下来看恢复情况。”

第五天,李大爷精神好转,腹痛腹胀明显减轻,能开口说话:“医生,我肚子不那么痛了,能吃东西了吗?”华哥笑着摇头:“还得禁食,肠子在修养呢!静脉营养够你用的。”小李在一旁红着眼:“爸,你吓死我了!医生说再住几天就能转普通病房了!”

康复与反思

第八天,李大爷顺利转入消化内科病房。复查腹部CT显示,肠壁水肿减轻,无坏死或穿孔。引流管已无血性液体流出,拔除后,他开始少量流质饮食。小李每天陪床,给他讲孙子的趣事,病房里终于有了笑声。

出院那天,李大爷拉着华哥的手:“医生,我这条命是你们捡回来的!以后再也不乱吃东西了!”华哥笑着拍拍他:“健康第一,回去好好养,别让孙子担心!”小李红着眼:“医生,谢谢你们!要不是手术发现得早,我爸可能……”

老马听说李大爷康复,感慨:“这次误诊阑尾炎,反倒救了他一命!要没开腹,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拖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华哥点头:“是啊,医学就是这样,误打误撞也能救人,但下次得更谨慎。”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是一种罕见但凶险的疾病,多由细菌感染(如克雷伯菌梭菌)或食物污染引发,导致小肠黏膜出血、坏死。据《美国胃肠病学杂志》2023年数据,成人病例死亡率约20-25%,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关键。常见症状包括:

腹痛:多为脐周或右下腹痛,可类似阑尾炎发热与腹泻:伴水样便或血便。呕吐:因肠道刺激,部分患者出现。休克:严重时因出血或感染导致血压下降。

诊断需结合血常规(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腹部CT或手术探查。治疗包括抗生素、禁食、静脉营养,必要时手术清除坏死组织。

如何预防和早期发现?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隔夜食物、海鲜等易污染食物。警惕持续腹痛:尤其是伴发热腹泻,及时就医。定期体检:50岁以上人群,建议查血常规腹部影像学关注便血:腹泻带血,立即就诊,排除严重疾病。

李大爷的故事,像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从腹痛到误诊阑尾炎,再到发现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医生的每一步都在与死神博弈。真相揭开的那一刻,老马和华哥既庆幸又感慨:误诊虽尴尬,却意外救了一条命。

出院那天,阳光洒在李大爷脸上,他笑着对小李说:“以后得听你话,早点看医生!”小李抹了把泪:“爸,你好好的,比啥都强!”华哥送他们到门口:“健康无小事,回去好好养,别让家人担心。”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虽罕见,却提醒我们:腹痛腹泻可能是大病的信号。愿李大爷的故事警醒每个人:别忽视身体的求救,及时就医,珍惜生命。医学的坚持与温暖,总能为我们点亮希望的灯火。

来源:戴六号半的高大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