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6月是全国第24个、全省第32个“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一一查找身边安全隐患”,6月16日为全省“安全宣传咨询日”。日前,省安委会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印发通知,明确今年“安全生产月”重点开展4个方面11项工作。
今年6月是全国第24个、全省第32个“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一一查找身边安全隐患”,6月16日为全省“安全宣传咨询日”。日前,省安委会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印发通知,明确今年“安全生产月”重点开展4个方面11项工作。
一、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01
组织开展专题学习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委(党组)重要学习内容,认真组织开展学习。要开设专题专栏,以发表理论文章、评论言论、实践报道等形式开展宣传阐释,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各地、各部门要结合“为民惠企争模范”活动,组织领导干部、业务骨干、专家等深入企业宣讲和帮扶,企业要组织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面向员工开展安全宣讲,助力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02
开展重点工作宣传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围绕本质安全提升工程、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矿山、交通、工贸、建筑施工、文化和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以及燃气、电动自行车、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危险化学品“一件事”全链条整治等重点工作,采取实地采访、专题专栏报道等形式,全面宣传报道工作开展情况、具体举措、取得成效、先进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
03
大力培育安全文化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微课堂、“安全生产大家谈”、主题辩论赛、参观见学、安全生产主题读书班、“全民安全公开课”等活动,厚植安全理念。要组织观看安全生产主题宣传片、事故警示教育片、典型案例解析片,推动干部职工、企业员工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通过政务新媒体平台和主要媒体平台集中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典型案例以及安全知识,营造人人关注安全、自觉守护安全的浓厚氛围。
二、组织开展“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系列行动
01
开展隐患排查宣传行动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深入宣传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推出隐患排查工作开展情况、有力举措和典型经验做法等系列报道,提升社会公众对隐患排查重要性的认识。认真组织开展应知应会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提升隐患识别能力。采取专家解读、骨干宣讲等方式,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严格落实《安徽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行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的通知》要求,鼓励企业员工及时报告事故隐患,推动事故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
02
开展隐患辨识科普行动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公众参加应急管理部组织的“安全隐患随手拍”新媒体作品征集、测测你的“安全力”应急科普趣学、“查找身边隐患,分享安全笔记”小红书安全训练营、“安全隐患我查找”网络知识答题等活动。组织创作短视频、微短剧、互动海报、动漫游戏等科普作品,在报、网、端、微和户外电子屏、展览展台等平台载体广泛宣传。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隐患排查,借助“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网络举报平台等渠道,鼓励公众查找身边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增强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和风险识别防范能力。
03
开展安全隐患警示教育行动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运用“案例教育法”,根据本地本行业领域风险和事故特点规律,深刻剖析典型案例,并进行安全文化再创作,通过案例汇编、安全公开课、宣教海报、短视频以及广播音频等宣传形式,普及安全常识、开展警示教育。各地安委会要用好“明查暗访+媒体曝光”工作机制,在各级主要媒体开设“隐患曝光台”专栏,曝光违法犯罪行为、典型案例和隐患场景,强化警示教育。
04
开展消除隐患演练行动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聚焦矿山、危险化学品、消防、交通运输、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大型公共场所、居民小区、餐饮、“九小场所”等重点场所和群众身边潜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形成风险清单、建立隐患地图,并组织城乡居民、学校师生、企业职工等学习掌握,提高风险辨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要针对村(居)委会工作人员、网格员、保安员、物业服务企业员工等重点岗位人员,开展以发现整改火灾隐患和处置初起火灾为基本内容的消防专业培训。安全生产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要指导企业、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等基层单位开展以隐患识别、应急处置、逃生避险等为重点的数字推演、实战模拟和综合演练,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三、组织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系列宣传活动
01
举办“安全宣传咨询日”主题宣传活动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立足地域特色、行业特点、工作实际,围绕此次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以充实丰富的内容、创新多元的形式,认真组织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集中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提供安全宣传咨询服务。突出新质生产力赋能新质战斗力,组织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下基层、进一线活动,积极推广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探测设备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装备,以科技力量赋能安全隐患排查,切实提升排查效率与精准度。鼓励各类安全科普宣教和体验基地,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为主题,推出系列体验式、沉浸式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
02
开展全民科普宣传
针对隐患排查辨识和风险防范应对,制作推出一批宣传手册、海报、折页、长图和公益宣传视频等,通过公共场所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电视广播以及网络平台,广泛发放、张贴和播放。在学校、社区和公共场所布置展板、模型或VR体验区,展示身边常见安全隐患,设立咨询台,为群众提供专业便捷的学习渠道。积极发动安全领域专家和“时代楷模”“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等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公众人物集中开展安全宣讲,邀请应急科普讲解员、志愿者、社区安全管理网格员走进千村万企、千家万户,为群众讲解各类安全隐患的成因、风险危害、辨识方法、处置措施和自救互救技能。组织开展全省第二届应急科普讲解大赛,以赛促学,推动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
03
组织线上安全公开课
走进企业、学校、社区等开展现场融媒直播,通过“直播+科普”形式,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场景,传播隐患辨识、应急处置、自救互救等安全知识。在各级主要媒体开设“应急直播间”,聚焦消防、燃气等群众身边的安全隐患,邀请应急管理领域专家、相关部门或者企业负责人走进“直播间”进行在线访谈、线上互动,推动社会公众关心关注、了解支持安全生产工作。
四、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和群众需求,把安全知识普及到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校园课堂、千家万户。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督促指导企业主要负责人学习掌握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开展针对性的应急演练。重点组织金属冶炼、危化、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负责人、重点文物保护、医院、养老院等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开展集中培训。鼓励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的研发创新应用,推进人工智能、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等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普及。开展安全宣传“进农村”,发动乡村干部、网格员、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员、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灾害信息员向农村居民普及农业机械、有限空间、自建房、燃气、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隐患,开展“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关爱行动。开展安全宣传“进社区”,加强社区安全宣传阵地建设,将安全元素充分融入公园、广场、文化长廊、社区宣传栏等,鼓励公众查找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老旧电路“带病工作”、违规动火等身边安全隐患,争做安全“吹哨人”。开展安全宣传“进学校”,指导学校开展宿舍、实验室、食堂等重点场所“安全隐患大起底”活动和防溺水、交通出行、消防等安全教育。开展安全宣传“进家庭”,号召家庭开展居家安全自查,学习高层建筑火灾逃生、用电用气等安全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来源:利辛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