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他在海拔4000米坚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3 16:53 1

摘要:“客户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来自中国移动四川甘孜稻城亚丁服务中心的邓青松,是一名扎根高原12年的通信人。将高速的网络服务带到这片心中的土地上,成为他一直以来的责任和使命。在奋斗的路上,他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等

在稻城亚丁

雪山与草甸之间

游客们举起手机

记录着“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的绝美风光

朋友圈里的每一张照片

每一段视频

都依赖着高原上稳定的网络信号

这份“信号自由”的背后

站着无数个像邓青松这样的通信人

“客户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来自中国移动四川甘孜稻城亚丁服务中心的邓青松,是一名扎根高原12年的通信人。将高速的网络服务带到这片心中的土地上,成为他一直以来的责任和使命。在奋斗的路上,他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等。

脚步丈量理想,做雪域高原通信拓荒人

2013年,邓青松来到稻城亚丁,成为中国移动四川甘孜稻城亚丁服务中心主任。这里海拔4000多米、幅员面积3000平方公里,氧气稀薄,天气瞬息万变,他一人身兼数职,承担当地六乡一镇所有通信服务工作。当时,高海拔的偏远牧区还存在一些信号盲区,给牧民带来很多困扰。对此,邓青松立志一定要建好守好这条通信生命线,让中国移动的精品网络更好地覆盖全域,让当地老百姓能更快、更好地与时代相连!

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独特的高山生态系统和稀有的动植物资源。通信生命线建设刻不容缓,而生态红线也不容触碰。邓青松在勘测基站点位和线路时,为了寻找最合适的建站位置,不仅要考虑信号覆盖合理性,还要考虑对周边植被的保护。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常要绕路、反复论证,一经确定就用红毛线在就近的树枝上标记出来,方便后续技术人员能及时准确找到。

12年来,他披荆斩棘,无数次翻过雪山、蹚过激流、穿过没有人烟的原始森林,徒步2万公里,参与了90余座通信基站、7500余个宽带端口的建设。

2024年,中国移动建成牧区基站5座,解决了亚丁牧区通信盲区问题,实现了亚丁景区及周边乡镇、高海拔牧场的通信网络全覆盖,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希望。藏族老乡对此十分珍视,经常主动协助邓青松和他的团队守护建好的基站。邓青松说:“看到山里的老人听到山外亲人的声音而欣喜不已时,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细节决定结果,做牧区信息服务贴心人

“客户为根,服务为本”是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对客户的一份承诺,也是邓青松一直的追求。随着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如何把“通信生命线”变成“服务起跑线”,成为他的重要工作目标。

这些年,邓青松的手机一直是阿妈阿婆的“服务热线”,一天接五六十个电话是常事。他帮助大家从2G卡换到5G卡,教会她们使用智能手机。有些年纪大的阿婆总记不住视频的按键,他就一遍遍地教,直到她们学会为止。

邓青松服务的区域,最远的村子离镇上有50多公里。去村里服务时,他会从县城或镇上为村民带回快递、蔬菜等,也会为村里店铺捎带他们需要的货品。在上门为阿妈阿婆更换手机卡的时候,也顺手帮她们换个灯泡、维修小家电。当地的牧民信任邓青松,也同时信任每一个戴着“移动蓝色Logo”的人。为了更好地沟通和服务,邓青松还学习了藏语,更好地为当地牧民服务,让他们快速享受到信息服务带来的新变化。

数智赋能发展,做乡村振兴云端守护人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稻城亚丁旅游业借力网络传播按下发展快进键。中国移动四川公司以“践行党的宗旨、落实国家战略、履行央企责任、服务治蜀兴川”为行动纲领,助力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助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邓青松这名高原通信老兵又迎来新的使命。

随着游客数量增加,通信网络保障压力倍增,邓青松和团队恪守“五分钟响应,半小时到达,24小时待命”的原则,确保牧民挖松茸时直播信号满格,确保每一家酒店网络稳定畅通,确保每一位到稻城亚丁的游客都能把这里的美景通过镜头实时传送给外面的世界。一位游客对邓青松说:“没想到这么原生态的景和这么高速的网可以并存,不管是现场直播还是发送视频,网速都比预想的快。”

在稻城亚丁

游客赞叹星空璀璨

然而对于邓青松和所有移动人而言

遍布雪山的基站蓝光才是逐梦的星河

在打造“智慧亚丁”的过程中

以邓青松为代表的移动人

将继续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

和优质的“心级服务”

为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数字生命力

来源:中国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