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怎么样?硬核学科 + 顶流师资!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3 16:41 2

摘要:肇始于自晚晴,历经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化工大学、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历史阶段,南京工业大学走过120余年的历程,在百年征程中,始终以工科为特色,其办学成果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呈现出多维突破。

肇始于自晚晴,历经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化工大学、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历史阶段,南京工业大学走过120余年的历程,在百年征程中,始终以工科为特色,其办学成果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呈现出多维突破。

以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龙头,南工大构建起覆盖工、理、管等9大学科的完整体系。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获评A等级,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获 B +等级,其中化工、材料学科均位列全省第一。其学科建设的国际影响力同样显著,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7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1%,最新ESI排名暴涨29位。

人才强校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南工大拥有3500余名教职工,包括11名两院院士、205 人次国家级人才、15个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形成了以院士领衔、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师资矩阵。

在教学实践中,该校将师资优势转化为育人实效。先后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5 项,建成3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3 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校至今,累计培养30余万高素质人才,其中20多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30 多位院士、100 多位央企和上市公司领导,彰显出 “大国栋梁孵化器” 的雄厚实力。

科研实力是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竞争力。南京工业大学建有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5个省部级研究中心和2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全链条布局。“十三五” 以来,学校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8 人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项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展现出强大的创新策源能力。

更具特色的是,该校将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 “南工模式”。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 南京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推动校地融合建立数十家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学院,与中国建筑、中石化、华为等行业龙头开展战略合作,累计承担各级各类课题万余项。

在国际化办学层面,南京工业大学展现出鲜明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 120 余所海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南非、西班牙共建 2 所孔子学院,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与勃艮第大学、都柏林理工大学等开展中外合办项目,年均输送数百名学生赴剑桥、牛津等世界名校交流,形成 “双向互鉴” 的国际教育生态。

从三江师范的文脉传承,到新时代 “创业型大学” 的奋进征程,南京工业大学用 123 年的办学实践证明:一所大学的高度,源于对学术理想的坚守;一所大学的厚度,来自对家国使命的担当;一所大学的温度,体现在对每个个体成长的成全。

来源:鑫鹏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