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五代十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6 05:47 2

摘要:五代十国(907 年 —979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 年 —960 年)与十国(902 年 —979 年)的合称。

口诀来了!

五代十国(907 年 —979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 年 —960 年)与十国(902 年 —979 年)的合称。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止,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但同时,也促使各政权在政治制度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革,为后来北宋的统一和政治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北方战乱频繁,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各国相对稳定,采取了一些鼓励农业生产、发展商业和手工业的措施,使得南方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词在五代时期得到了很大发展,南唐和西蜀成为词的创作中心,出现了李煜、冯延巳等著名词人。绘画艺术也有较高的水平,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珍品。此外,雕版印刷术在五代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后梁(907 年 —923 年):朱温篡唐建立,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都城为开封。后梁建立后,与河东的晋国长期对峙,战争频繁。最终,后梁龙德三年(923 年),晋王李存勖建立后唐,同年攻灭后梁。

后唐(923 年 —936 年):李存勖所建,定都洛阳。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但后期政治腐败,内乱频繁。清泰三年(936 年),石敬瑭勾结契丹攻入洛阳,后唐灭亡。

后晋(936 年 —947 年):石敬瑭借契丹兵灭后唐后建立,定都开封。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并称契丹皇帝为 “父皇帝”,自称 “儿皇帝”。后晋天福十二年(947 年),契丹军攻入开封,后晋灭亡。

后汉(947 年 —950 年):刘知远在契丹灭后晋后建立,都城为开封。后汉政权建立后,政局动荡,内部权力斗争激烈。乾祐三年(950 年),郭威发动兵变,推翻后汉。

后周(951 年 —960 年):郭威建立,定都开封。周世宗柴荣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后周的国力得到增强,为后来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显德七年(960 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后周灭亡。

前半句依次对应南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后半句对应南汉、北汉、闽国、荆南(南平)、南楚 。按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大致方位,结合政权建立先后顺序排列,朗朗上口,方便记忆十国名称。

南吴(902 年 —937 年):杨行密所建,起初称吴王,都城为扬州。南吴在杨行密、徐温等的统治下,经济有所发展。天祚三年(937 年),徐知诰废吴帝杨溥,自立为帝,建立南唐,南吴灭亡。

南唐(937 年 —975 年):徐知诰(李昪)所建,定都金陵。南唐在李璟、李煜统治时期,文化繁荣,但政治上日益衰落。宋开宝八年(975 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投降,南唐灭亡。

吴越(907 年 —978 年):钱镠所建,都城为杭州。吴越国一直对中原王朝称臣纳贡,以保境安民为基本国策,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太平兴国三年(978 年),钱俶纳土归宋,吴越灭亡。

闽国(909 年 —945 年):王审知所建,定都福州。闽国在王审知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文化得到发展。但后期内乱频繁,天德三年(945 年),闽国被南唐所灭。

南楚(907 年 —951 年):马殷所建,都城为潭州(今长沙)。南楚采取保境安民政策,经济以商业为主,茶叶贸易发达。乾祐二年(951 年),南唐出兵灭楚。

南汉(917 年 —971 年):刘䶮所建,定都番禺(今广州)。南汉政权在统治后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宋开宝四年(971 年),宋军攻克广州,南汉灭亡。

前蜀(907 年 —925 年):王建所建,定都成都。前蜀在王建统治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有所发展。咸康元年(925 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发兵攻打前蜀,前蜀灭亡。

后蜀(934 年 —965 年):孟知祥所建,都城为成都。后蜀前期政治较为清明,经济繁荣。但后期孟昶统治腐败,宋乾德三年(965 年),宋军攻入成都,孟昶投降,后蜀灭亡。

荆南(924 年 —963 年):高季兴所建,都城为江陵。荆南地狭兵弱,是十国中最弱小的一个政权,主要靠收取过往商旅的赋税和向各国称臣纳贡维持生存。宋乾德元年(963 年),宋军借道荆南进攻湖南,趁机灭亡荆南。

北汉(951 年 —979 年):刘崇所建,定都太原。北汉是十国中唯一在北方的政权,依靠契丹的支持与后周、北宋对抗。太平兴国四年(979 年),宋太宗赵光义亲征北汉,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北汉灭亡。

来源:知史以自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