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舟,泊靠丹江“银龄”港湾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3 14:13 2

摘要:每天上午的江矿社区活动室像被按下了播放键:乒乓球台边,两位老人正挥舞球拍,白球在球网间划出银色弧线,球拍撞击声混着“再来一球”的吆喝;隔壁舞蹈室里,优美的旋律流淌,阿姨们踩着节拍舒展手臂,挥舞的彩扇在旋转时扬起细碎光斑;楼上的乐队排练区里,乐器“发烧友”调试好

每天上午的江矿社区活动室像被按下了播放键:乒乓球台边,两位老人正挥舞球拍,白球在球网间划出银色弧线,球拍撞击声混着“再来一球”的吆喝;隔壁舞蹈室里,优美的旋律流淌,阿姨们踩着节拍舒展手臂,挥舞的彩扇在旋转时扬起细碎光斑;楼上的乐队排练区里,乐器“发烧友”调试好琴弦,悠扬的琴声飘出窗外——这是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丹江街每日不间断上演的“银发晨曲”,每个跃动的身影都在诉说着晚年生活的蓬勃生机。

医养融合,守护健康之基

贺家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诊疗室与这幅活力图景仅一街之隔。89岁的王喜英老人躺在理疗床上,感受着医生精准的针灸手法。“医生经常过来给我针灸理疗,护理人员更是随叫随到。”

健康,是晚年生活的基石。丹江街将医养结合作为养老服务的核心策略,在贺家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专业的医疗团队与贴心的护理服务相辅相成,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从日常的血压监测、血糖检测,到个性化的康复指导、营养改善计划,每一项服务都旨在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此外,社区还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让医养融合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坚实后盾。

代际共融,重塑社区温度

城南社区“时光交换站”飘出面食香气时,总能吸引路过的居民驻足。76岁的罗春香老人正握着城南网格员王佳宇的手,在撒满面粉的案板上捏饺子。“罗奶奶教我包饺子、做包子,我帮她用手机和孙子视频,现在我们是忘年交!”王佳宇展示着和76岁罗春香老人共同制作的手工饺子。案板上的面团在两代人掌心变换形态,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为这场跨代际的手艺传承伴奏。

在丹江街,养老服务不止于物质保障,更注重情感联结与价值延续。街道创新推出“银龄互助”计划,通过搭建代际交流平台,让老年人与青年志愿者、中小学生结对共建,形成跨越年龄的温暖纽带。

如今,在社区“时光交换站”里,年轻人教老人使用智能设备,老人向他们讲述历史故事,双向的陪伴让岁月沉淀的智慧与青春活力碰撞出新的火花。

更令人动容的是“六社联动”项目,安源红邻里之家江矿服务站通过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生活帮扶、精神慰藉等服务,来积累“时间积分”,积分可以在六社联动小程序上用于兑换共建链接单位提供的物品。61岁的老电工师傅邓跃明已累计服务41小时,他自豪地说:“帮邻居修水管、陪老战友下棋,这些小事既能发挥余热,又存下了自己的‘养老储备金’!”这种互助模式不仅缓解了社区养老压力,更让“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情在楼道间流淌。

江矿社区还定期举办“岁月茶话会”,老人们围坐分享人生经历,年轻社工将故事整理成口述史册;在“银发学堂”里,老年人学习智能手机摄影、短视频剪辑,用新技能记录生活点滴。“以前总觉得自己老了没用,现在能教年轻人包粽子、写春联,感觉又被需要了!”江矿社区的退休教师周芝秀兴奋地说道。

文化滋养,绽放精神之花

在丹江街,养老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富足。各个社区纷纷打造文化活动阵地,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社区的活动室里欢声笑语不断,老人们在这里打乒乓球、跳舞、下象棋,享受着运动的快乐与竞技的激情;阅览室里,书香四溢,老人们静静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受着阅读的乐趣与智慧的启迪。此外,社区还定期举办书法、绘画、手工艺等培训班,让老年人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交流中增进友谊,让晚年生活更加充实多彩。“我们有个琴趣乐队,退休后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就是每周四来江矿社区和老伙伴们来排练曲目。”78岁的谭礼萍说道。

依托“安源红邻里之家”系列阵地,全面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丹江街用一个个真实可触的场景,勾勒出“银龄”生活的幸福轮廓:这里没有刻意营造的感人剧情,只有医养结合的精准守护、代际互助的日常琐碎、文化滋养的点滴浸润,如同细密的针脚,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承诺缝进每一位老人的生活肌理。当最后一盏路灯亮起,这个以爱为名的港湾依然敞开门扉,迎接每一个需要温暖的身影停靠。(萍乡市安源区丹江街 肖羽茜 )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