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县火红乡1.2万亩党参变身“金药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3 09:58 2

摘要:连日来,会泽县火红乡的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随着最后一批党参苗完成移栽,全乡1.2万亩党参为群众拓宽增收路径。这些承载着群众致富希望的“金药材”,正以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态势,持续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曲靖融媒讯(特约记者尹永权 董学莲 通讯员窦啸垚) 连日来,会泽县火红乡的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随着最后一批党参苗完成移栽,全乡1.2万亩党参为群众拓宽增收路径。这些承载着群众致富希望的“金药材”,正以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态势,持续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火红乡地处高海拔山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独特的生态条件使其成为党参种植的天然沃土。近年来,当地政府以“内培外引”模式推动产业升级,吸引青年返乡创业,带动农户规模化种植党参。

2024年,全乡党参种植面积已突破3000亩,综合产值达8000万元。今年,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合作社联营等方式,党参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乡党参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其中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有7户,50亩至100亩的有18户,10亩以下的有657户。

冒沙井村山脚小组的刘福尊五年前就开始尝试种植党参,从半亩起步,去年已种到20亩,通过摸索积累经验,今年他的种植规模扩展至90亩。“我去年种了10亩大党参、10亩党参苗,综合产值超50万元。”刘福尊说,“村里原来主要种玉米、马铃薯,收入不高。现在大规模发展党参种植,效益很好,我认为前景不错,有信心一直种下去。”

话语间,刘福尊顺手拿起几根党参苗向记者介绍:“独芽、颜色偏黄的这种是‘火红黄党’,品质好、价格高;多芽、颜色偏白的是串种,价格低一些。”

刘福尊自己挣到了钱,还不忘关心照顾村里的残疾人。岩脚村的吴相明就得到了刘福尊的帮扶。“他去年就在我家基地务工,日薪100元。今年吃住都由我提供,一年下来有3万多元收入。”刘福尊说。

“今天是党参种植的最后一天了。”冒沙井村山背后小组的谢贵友雇了20多个工人在地里忙活。旋耕机开沟,工人们下苗、铺肥、刮平,现场热闹非凡。谢贵友说:“我家今年种了100亩党参,从整地到移栽完成,已经用工700多个,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务工增收。”

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务工有薪金。务工人员尹彩彩告诉记者,她在谢贵友家务工三年了,收入稳定。“今年做了40多天,挣了4000多块钱。年纪大了,外出也不现实,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真正实现了顾家增收两不误。”尹彩彩高兴地说。

在柴山村党参育苗基地,理墒、播种、覆盖松针、喷灌浇水,今年的育苗工作如火如荼。据了解,每亩苗圃收入可超3万元,实现“种植+育苗”双线增收。

为保障产业持续发展,火红乡不断完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协调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成立专班解决土地流转纠纷。2025年,全乡累计流转土地7000余亩,每亩租金500元至800元,惠及1万余户农户。

来源:掌上曲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