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2日,贝达药业自主研发的CDK4/6抑制剂泰瑞西利(BPI-16350)I期临床研究成果,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官方期刊《ESMO Open》在线全文发表。本次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张剑教授牵头,共有6家医学中心参与。
转自:贝达药业
5月22日,贝达药业自主研发的CDK4/6抑制剂泰瑞西利(BPI-16350)I期临床研究成果,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官方期刊《ESMO Open》在线全文发表。本次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张剑教授牵头,共有6家医学中心参与。
本研究是开放标签的I期临床研究,共分为Ia期剂量递增阶段和Ib期剂量扩展阶段。Ia期纳入晚期实体瘤患者并给予泰瑞西利单药治疗,剂量范围为50-500 mg(口服,每日1次)。Ib期选择300 mg和400 mg两个剂量组,与氟维司群(500 mg)联合应用于既往接受内分泌治疗失败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主要研究终点为安全性和耐受性,次要终点包括药代动力学参数及抗肿瘤活性。
截至2023年8月,共有102例实体瘤患者入组接受治疗,其中Ia期纳入24例晚期肿瘤患者(23例为晚期乳腺癌,1例为腹部脂肪肉瘤),Ib期纳入78例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在Ia期阶段,500 mg剂量组观察到1例3级血肌酐升高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事件(DLT),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MTD)。在Ib期阶段,推荐的II期临床试验剂量(RP2D)为泰瑞西利400 mg联合氟维司群500 mg。
安全性方面,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在Ia期和Ib期中的发生率分别为45.8%和52.6%。最常见不良事件包括血肌酐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贫血,大多数为1-2级。导致永久停药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Ia期 0%;Ib期 2.6%)。药代动力学分析显示,泰瑞西利呈剂量依赖性,半衰期约为35.9–51.1小时,且与氟维司群无明显药物相互作用。
疗效方面,在Ia期阶段,1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客观缓解率(ORR)为4.2%,疾病控制率(DCR)为70.8%。在Ib期阶段,42例患者达到PR,ORR为53.8%,DCR为87.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 17.0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 25.5 个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表示,本研究结果表明,泰瑞西利无论单药治疗,还是联合氟维司群治疗,在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初步的抗肿瘤活性。特别是在联合治疗中观察到较高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为探索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新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临床依据。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表示,本研究作为一项多中心、系统性开展的I期临床试验,能够顺利完成并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离不开研究团队的紧密协作与患者的积极参与。研究结果显示泰瑞西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了有力依据。
贝达药业研发总裁兼首席医学官毛力教授表示,很高兴看到泰瑞西利的研究成果发表于《ESMO Open》,这不仅是对本项研究科学性与临床价值的高度认可,也为HR+/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泰瑞西利的上市申请已于2024年5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期待该药物早日获批,加快将这一潜力疗法转化为临床可及的新型治疗方案,为广大乳腺癌患者带来实质性获益。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