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一步高风险的棋,除非该类药物的疗效远超预期,或者SSGJ-707 能确立自身为同类最佳药物。”这是Cantor Fitzgerald的分析师Carter Gould对辉瑞12.5亿首付款买入三生制药SSGJ-707的评论。
//
•目前PD-1/VEGF双抗的优质资产几乎都在中国;
•经历过资本寒冬的中国biotech变得更冷静,并不急于出售资产;
•Summit的价值和潜力得到重新评估的机会;
•三生在2024年的财报中披露了SSGJ-707 具有BIC潜力的临床前数据。
“这是一步高风险的棋,除非该类药物的疗效远超预期,或者SSGJ-707 能确立自身为同类最佳药物。”这是Cantor Fitzgerald的分析师Carter Gould对辉瑞12.5亿首付款买入三生制药SSGJ-707的评论。
也有行业人士认为,相对于Summit 180亿美元的估值,辉瑞买得并不亏,前提是公司已经确认了ADC与PD-1/VEGF双抗的协同效应。
中国资产可能正在升值
有些业内人士认为,这笔交易已接近于收购一家biotech的金额,并没有体现出中国资产的“价格优势”。
确实,当年阿斯利康收购亘喜生物只花了12亿美元。而且,辉瑞支付了超过了当年康方的AK112授权给Summit的2倍首付款。
不过,目前PD-1/VEGF双抗的优质资产几乎都在中国(见下图),辉瑞想要入局,势必要在中国公司中做选择。随着依沃西单抗(ivonescimab)挑战K药成功的临床数据读出,点燃了MNC对中国双抗的收购热情。
其实,中国生物医药公司面对出海的态度正在悄悄发生变化。与刚刚经历资本寒冬时急于授权出海换取现金流不同,眼下的biotech似乎更有耐心。在5月21日,研发客主办的创新药精准研发与高质量出海高端圆桌会议上,有biotech公司高管透露,尽管已经收到5个TS (term sheet),但仍然不急于出售资产。也有人表示,公司的目标是每年达成一项出海BD交易即可,临床后期项目可能会卖出更好的价格。
可见,经过近几年资产出海累积的经验,适应了资本寒冬的国内biotech也逐渐找到自己的BD策略和节奏。
辉瑞到底买贵了吗?
换个角度来看,相比于已经突破180亿美元市值的Summit来说,12.5亿美元确实具有不小的性价比。在辉瑞与三生交易公布之后,Summit股价连续两天累积上涨5.76%。三生在交易当天股价上涨32.28%,不过今天有所回调。康方生物则在第一天的小幅下跌之后,第二天迎来了6.67%的涨幅。辉瑞在交易公布的第一天上涨了2.26%,但很快在第二天打回原形。
杰富瑞分析师崔崔认为,康方的产品凭借其先发优势以及在临床试验中优于K药的表现,在 PD-1/VEGF 竞争中树立了极高的标杆。
今年2月,辉瑞与Summit达成一项临床开发合作,探索PD-1/VEGF+ADC联合治疗实体瘤。Summit负责提供依沃西单抗,辉瑞主导临床研究的执行,且双方保留各自产品权利。有意思的是,消息公布的当天,Summit股价跌幅超过14%。可见投资人并不认为双方的合作模式能让Summit获益。辉瑞此次大手笔买下三生的PD-1/VEGF双抗产品,反而让投资人重新评估了它的价值和潜力。
假设辉瑞在与Summit的合作中看到了正面积极的信息(ADC可以与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结合 ),那么Summit当前的估值似乎接近合理。但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对于一个没有全球商业化能力的单一资产公司来说,Summit的市值是否匹配180亿美元?辉瑞可以最大化三生SSGJ-707的全球价值,但Summit如果没有外包一些权利,无法做到同样的事情。在目前的情况下,辉瑞以当前的估值收购Summit几乎不太可能。
此次交易中还有一个细节,辉瑞将于协议生效日认购三生制药价值1亿美元的普通股股份。也就是说,辉瑞将正式成为三生的股东,这或许在为今后的合作埋下伏笔。
实际上,一年前,Summit才凭借依沃西单抗摆脱危机。去年5月31日,康方生物宣布,依沃西单抗单药对比K药治疗PD-L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Ⅲ期临床获得成功。作为康方在美国的合作方,一度濒临破产的Summit起死回生,股价飙升272.06%。随着后期数据的读出,Summit一路高歌,在纳斯达克的市值已突破150亿美元,而它曾经的账上资金不到5000万美元。
Best In Class?
康方在2024 世界肺癌大会发布了依沃西单抗单药对比K 药在 PD-L1 阳性(PD-L1 TPS≥1%)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Ⅲ期注册性临床研究数据(HARMONi-2/AK112-303)。研究显示,依沃西单抗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并显著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成为全球首个对比K 药取得显著阳性结果的Ⅲ期临床研究。
紧随其后的是普米斯生物的PM8002,目前正在进行Ⅲ期临床研究。今年3月,BioNTech登记了一项关于BNT324(B7H3 ADC)和BNT327(PDL1/VEGF双抗)联合用于晚期肺癌治疗的Ⅰb/Ⅱ期临床试验。这项试验瞄准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这是目前首个结合B7H3 ADC与PDL1/VEGF双抗的临床研究。
宜明昂科的IMM2510处于临床Ⅱ期阶段。礼新医药的LM-299正在国内开展了临床Ⅰ期研究。
再来看三生制药的SSGJ-707。2024年,开展了包括单药一线治疗PD-L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结直肠癌以及晚期妇科肿瘤等多个适应症的Ⅱ期临床。如今,三生注册了该产品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Ⅲ期临床试验,头对头对比K药。并且,SSGJ-707已经拿到FDA 的IND。
在今年的JPM大会上三生公布了SSGJ-707的临床数据,单药治疗一线PD-L1 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Ⅱ期ORR达到70.8%,DCR为100%;联合化疗在一线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Ⅱ期数据显示,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ORR为 81.3%,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ORR达到58.3%,DCR 均为100%,在单药和联用治疗中展示出良好的潜力。
此外,就在辉瑞与Summit达成合作的同一时间,三生制药与百利天恒也就SSGJ-707和BL-B01D1联合开发达成协议,在中国大陆探索实体瘤的治疗。
在2024年的财报中,三生分析了SSGJ-707 具有BIC潜力的临床前数据:相比于另一款处于晚期研发阶段的药物,SSGJ-707展示出相当或更优的药理活性;在抑制HUVEC增殖方面,SSGJ-707效力约为药物A的7倍,表明其对VEGF诱导的血管新生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在VEGF存在的情况下,SSGJ-707对PD-1的结合亲和力增强,且能被T细胞更强烈地内化,随后转位至溶酶体并导致 VEGF耗竭。
对于未来的市场潜力,东吴证券的研究报告中提到,预计SSGJ-707国内销售峰值约40 亿元,海外(欧美)销售峰值有望达到 45 亿美金。
编辑 | 姚嘉
总第2440期
访问研发客网站,深度报道和每日新闻抢鲜看
来源:研发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