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则“唐尚珺校外租房直播赚生活费”的新闻再次将公众的视线拉回到了这位“高考钉子户”身上。
近日,一则“唐尚珺校外租房直播赚生活费”的新闻再次将公众的视线拉回到了这位“高考钉子户”身上。
16次高考,从青葱少年到而立之年,他将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尽数倾注于那张薄薄的试卷。
最终,他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却坦言“不甘心”。
如今,他靠着出租屋和直播赚取生活费,一次直播的收入,够他三天开销。
这个被戏称为“当代范进”的男人,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执着与挣扎?
他的“不甘心”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辛酸与无奈?
01唐尚珺,一个出生在广西上思县偏远山村的普通青年,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靠着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
他是家中的老幺,上面还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他承载着父母“望子成龙”的殷切期望。
然而,唐尚珺的高考之路,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坎坷。
2009年,他第一次参加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只够上一个普通的三本院校。
对于一个渴望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农村孩子来说,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他不甘心,选择了复读。
“第一次高考失利,我觉得自己还能抢救一下。”唐尚珺在一次采访中回忆道。
那时的他,心中还燃烧着对未来的憧憬,相信只要努力,就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然而,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
02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唐尚珺的高考成绩虽然有所提升,但始终与他的目标相去甚远。
他考上过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广西大学等一众名校,却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入学,始终没有摘下“高中生”的帽子。
这期间,他也曾动摇过。
他也想过放弃,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可是,每当他看到父母那充满期待的眼神,看到乡亲们羡慕的目光,他又不忍心让他们失望。
“我爸妈都是农民,他们觉得考上大学才有出路,才能改变命运。”唐尚珺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苦涩。
“我不想让他们失望,也不想让自己后悔。”
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走进了高考的战场,将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高考。
他就像一个困在时间循环里的旅人,不断地重复着备考、考试、落榜、复读的循环,却始终无法逃离这个“围城”。
这期间,唐尚珺的父亲因病去世,临终前还叮嘱他一定要考上大学。
父亲的离世,对唐尚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为了隐瞒父亲去世的消息,他甚至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告诉母亲父亲在外地打工。
这个谎言,一瞒就是多年。
“我不敢告诉我妈,我怕她承受不住。”唐尚珺的眼眶湿润了。
“我只能继续考下去,让她觉得我还有希望。”
032022年,唐尚珺第14次高考,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录取,这本该是他圆梦的时刻,但他却犹豫了。
一方面,他觉得护理专业并非自己的兴趣所在。
另一方面,多年的高考经历已经让他身心俱疲,他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
最终,在2023年,唐尚珺选择了退学,并再次参加高考,第15次,他被广西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
这一次,他依然没有去报到。
直到2024年,第16次高考,他终于被华南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录取,这一次,他选择了入学。
然而,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他的内心早已不再平静。
他坦言,自己对这个结果“不甘心”,但他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
04唐尚珺的故事,就像一部现实版的《儒林外史》,充满了讽刺与悲凉。
他用16年的青春,去追逐一个看似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的梦想,最终却发现自己早已迷失在了这场无休止的追逐中。
有人说他是“当代范进”,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功名,耗尽了自己的一生。
也有人说他是“执着的追梦人”,为了心中的理想,永不放弃。
唐尚珺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教育、对梦想、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他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个悲剧的英雄。他的执着,让人敬佩;他的遭遇,让人唏嘘。
他的故事也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过于强调分数和学历,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我们的社会,是否给了年轻人足够的选择和试错的空间?
唐尚珺的“不甘心”,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遗憾,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我们希望,未来的教育能够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而不是像唐尚珺一样,被困在高考的“围城”里,蹉跎了岁月,迷失了自我!
唐尚珺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梦想与现实、执着与放弃的故事。
他的经历,或许无法复制,但他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时代,我们是否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高考,更加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希望唐尚珺能够放下心中的执念,拥抱新的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也希望每一个正在追逐梦想的人,都能不忘初心,勇敢前行,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来源:条哥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