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7年冬季,40余岁的在国家机关呆得沉闷得要死的苗楠,由于平时思想活跃,喜欢文学,喜欢刺激浪漫的生活,特别对象牙塔外的花花世界总是感到好奇与向往。再说了,这样才华出众、性格怪异、独来独往的女人,也注定了她在严肃、安稳、平庸、关系网复杂的机关没舒心日子过,况
作者:宁文英
2007年冬季,40余岁的在国家机关呆得沉闷得要死的苗楠,由于平时思想活跃,喜欢文学,喜欢刺激浪漫的生活,特别对象牙塔外的花花世界总是感到好奇与向往。再说了,这样才华出众、性格怪异、独来独往的女人,也注定了她在严肃、安稳、平庸、关系网复杂的机关没舒心日子过,况且在这个近似于乡村的小县城,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世界观、宇宙观等等都受到局限。苗楠最受不了的就是人们看她的眼神,那投过来的怪异的眼神怎么形容呢,还真是用中国那么多的形容词都形容不出来,当然也许是苗楠才疏学浅,掌握的形容词还不够丰富。但是她真切在纳闷,她想我行我素,善良正直,对每个人都不操坏心,至于搞创作获奖拿稿酬那也没损害别人利益啊!但怎么就引起别人那么不待见啊?她想不通。
加之文人本来就爱胡思乱想,接收的外界信息也是五花八门,特别是现代声、影、光的时代接受也很方便。苗楠就常常爱看外面世界的事情,包括电视新闻,她都经常看的是中央新闻,地方电视台苗楠几乎不看。时间长了,她的心就野了,就觉得自己似乎是最适应外面按时上下班,提着早点跑着挤公交上班的紧张生活。机关这种阴死猫吊死狗青一色的生活节奏已经使她快要窒息了。
这不,最近,苗楠恰好在单位又遇到了一些很不顺心的事情,她一气之下就真的下了决心,脱离单位,冒着没有固定饭碗的危险,奔赴到外面火热而又精彩的打工世界去了。周围的亲戚朋友一片反对声,全县城开始沸腾了,一个具有副科级以上千余名在职官员,没有一名放着官不做要去打工,苗楠丢弃管帽的决定,在小县城简直是石破天惊的举动,无异于一个人长出了两个头那样的爆炸性新闻很快蔓延开了。顺便介绍下,苗楠咋说也是一个不太要紧的文化单位的头头,一个正科级别的官员。
但是,弓在弦上,谁也挡不住她,说是偶然其实也是必然,或者说是必然其实也是偶然的苗楠,自己也说不清这次是偶然还是必然,反正她这回是十头牛都拉不回地要冲破这个铁饭碗了,她毅然只身从小县城坐上了去省城大都市X城的火车。尽管那个X城对她来说她只去过一次。那是10年前她和单位领导给单位建楼去省上财政厅要钱。那次的感觉,只记得X城很大,满世界的人头、车流、高楼以及街道上五颜六色的广告牌。她到了X城就认不清方向了,只是跟着领导昏头昏脑的转了大半天,由于给单位省钱没登记宾馆,赶深夜才回到了小县城各自的家。尽管只有一次,而且只是X城的匆匆过客,但也就是那一次才使得苗楠知道了外面还有那么大的世界,那么精彩的世界,人还有那么一种活法。
此时,苗楠带着一种对那次来X城的短少的记忆,和此次来X城对X城无限的憧憬,来到了X城火车站。实在的说,不管她对这座X城是憧憬还是无望,这回都由不得她了,她已经没有退路了。不管当时做出这一重大决定,是长期的积发还是一时的冲动还是一时的要面子,现在的她都已经是和原单位彻底两清了,她干了大半辈子将火红的青春都耗在哪里的机关,如今彻底的将她抛开了,或者说是她将自己工作了几十年的单位给抛开了,现在掰扯这些都是多余的了,事已至此,眼睛就只有盯着前方的路了。
苗楠拉着一只行李箱被验了票刚走出出站口,只见火车站外拥挤的人头、喧闹的噪音、各种服饰拥挤着、各种口音交织着。苗楠好不容易挤出人群,放眼四周,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繁华多彩、眼花缭乱,一个心驰已久的花花世界亦然出现在了苗楠的面前。她本来就对X城有所期盼有所高估了,但是,这次来,X城发展这么快的阵势还是让苗楠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她只感到眼前一阵阵眩晕,之前她就有低血糖的缘故,一遇到新环境就头晕目眩,况且眼前的新环境也太让她一下子适应不了。苗楠定了定神,感觉好些后从内心里发出了极大地感慨:外面的世界真是这么的精彩啊!苗楠一边欣赏着一边唏嘘着感叹着。不过,唏嘘感叹的同时,苗楠的脑海里马上又溢出了一种酸楚的情绪,因为这么繁华多姿的世界却没有她苗楠一寸落脚的地方。她拉着皮箱不知道该去向哪里,她在这里举目无亲,没权没势没见识没背景,小县城里赫赫有名的才女,在这里竟是这么的渺小、多余、无助,一向高傲的她,此时的自信心遭遇到了些许的打击,她没有把握自己是否能在眼前这座大都市里站得住脚。到这里她才开始明白了,她一个已经是知天命之年的小县城来的老女人,要在这个高节奏、大时尚、大繁华的X省城站住脚,心里的确是没有了几分底气啊。开弓没有回头箭!不管前面的路千难万难,她已经出来了,而且生活上已经断奶了,也就是原单位已经停发了她的工资,她已经和原单位彻底脱离关系了,所以,她就是想回去也没脸回去了。(待续)
(宁文英,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政协西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参政议政智库特聘专家。出版文学书籍6部,搬上舞台的小品剧本30余部,陕西电视台播出的电视短剧剧本100余部。喜马拉雅听书平台播出4部文学作品《文化馆那些事》《汾水呜咽》《华山演义》《宁文英专辑》)
来源:文艺天地—宁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