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日的午后,茶室里的冷气开的十足,沁人心脾的茶香仿佛是最合适宜的室内香薰。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一点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夏日的午后,茶室里的冷气开的十足,沁人心脾的茶香仿佛是最合适宜的室内香薰。
但此时的茶友小孙,心情可并不美丽。
他耷拉着一张脸,捂着胃瘫坐在茶桌前,面前是一杯刚泡好的新白茶。
茶汤清透如泉,花香袅袅,他却眉头紧锁:“都说新白茶伤胃,我连喝三天,果然胃疼了!”
对面的茶艺师小陈却轻笑一声,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您这胃疼,怕是和这茶无关,倒是昨晚的麻辣火锅嫌疑更大。”
“真的假的,我怎么不相信,不是都说新白茶喝多了伤胃吗?”
茶艺师小陈看着面前懵懂稚嫩的脸庞,无奈地摇摇头,一股无力感自心底油然而生。
这样的场景,在茶圈里并不少见。
一直以来,“新白茶性寒伤胃”的谣言不知为何,非但没有控制势头的迹象,反而越传越凶,如野草般疯长。
这让许多新茶友望而却步。
可真相究竟如何?
这杯被误解的新白茶,也是时候卸下“伤胃”的罪名了。
《2》
新白茶为何会被贴上喝多了伤胃的“标签”,这背后藏着什么隐情吗?
在开始正式的“伸冤”之前,首先要明白茶叶中的什么成分会对胃造成损伤,那自然是茶多酚。
茶多酚就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孩子,时不时就要捉弄一下老实的胃。
而茶叶内的多酚氧化酶就像茶多酚的家长,只有它才能控制住淘气的茶多酚。
比如绿茶属于完全不发酵茶,需要进行杀青工艺。
在经历了杀青之后,茶叶内的多酚氧化酶被“杀死”,茶多酚摆脱了掌控,自然更加无法无天起来。
可怜的胃,自然经受不住茶多酚的折腾。
绿茶的茶多酚含量高,自然对胃的刺激比较大,肠胃本身就敏感脆弱的人群不适宜饮用。
而现今社会,大部分人普遍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许多喝过绿茶的人,他们认为白茶看过去跟绿茶一样“绿”,便想当然地用绿茶的标准评价白茶,认为白茶也像绿茶一样伤胃。
这其实也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人大多都太浮躁、不愿静下心去思考问题的社会现象。
盲目跟风、人云亦云的行为实在不可取,久而久之人就会丧失思考的能力······细思极恐!
但是也不排除一些人可能不幸买到了没有烘干的白茶,茶叶中还残留着比较多的水分和苦涩物质。
摄入过多这些物质,可能会对胃粘膜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
特别是对于胃部本身就敏感的人来说,饮用未充分烘干的新白茶会引起胃痛。
但这种情况是极少见的,不可因此以偏概全,妄下“新白茶伤胃”的定论。
还有一种恶意更大的可能性,就是一些商家为了卖出价值更高的老白茶,恶意贬低新白茶。
在老白茶的价格不断飙升后,部分商家为炒作陈茶价值,刻意夸大“新茶伤胃,老茶养人”的概念。
曾见过某茶商的培训手册,甚至要求店员统一话术:“胃不好?新茶存三年再喝!”
这种营销话术通过互联网的传播,逐渐演变成人尽皆知的“常识”。
摊上这种事,新白茶可真的比窦娥还冤啊!
《3》
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出来为新白茶洗刷冤屈!
新白茶喝多了其实并不伤胃,这主要与新白茶的制作工艺有关。
其实绿茶和白茶虽然都是茶,但它们的制作工艺却有着天壤之别!
白茶与绿茶最大的区别便是,它属于微发酵茶,不用杀青。
白茶的制作工艺以萎凋和干燥为主,因此它能最大程度地保留下叶片中的多酚氧化酶。
有了多酚氧化酶的看管和教育,茶多酚也会渐渐收敛心性,被时光磨去锋利的棱角,变得温和有礼。
因此相比于绿茶来说,白茶的茶多酚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日渐温和,刺激性自然不如绿茶大。
白茶的普适性比绿茶高,受众群体自然也比绿茶更加庞大。
无论男女老少,肠胃好坏与否,都可以饮用白茶。
总的来说,绿茶主要依靠高温杀青来终止茶叶的酶促反应,在确保清鲜风味的同时,茶多酚含量偏高,对胃会造成刺激。
而白茶则依靠萎凋和烘干来实现茶叶活性的转化,茶多酚含量低,并不会对胃造成什么影响刺激。
将白茶和绿茶一概而论,就像用评价咖啡工艺好坏的标准来评价酿酒工艺一样,评价主体都不同,又谈何有参考价值呢?
所以新白茶喝多了不伤胃!请一定记住了!
《4》
接下来一起来解锁一下新白茶的最佳享用方式吧!
比如早上刚睡醒,身体还没有清醒过来,这时候可以喝一杯新白毫银针,让身体“开机”。
除此之外,一杯淡白茶还能帮助清理肠道、促进肠胃蠕动。
新茶时期的白毫银针,不用刻意凑近闻,就能闻到纯天然的植物气息。
茶汤入口鲜甜如蜜,带有青草香、嫩笋香与淡淡花香,仿佛置身太姥山的高山茶园之中。
或许是因为毫香是来自于植物最原始、最纯粹的荷尔蒙味道,所以不管怎么闻,给人的感觉,都是最本真纯粹的植物清香。
时间来到下午,这时建议泡一杯新白牡丹,可以很好地帮助你恢复满满的元气。
假如你午餐吃的过于油腻,白牡丹清新馥郁的花香刚好还能帮你解腻。
饭后来一杯,能感受到汤水裹着浓浓的芬芳气息,层次感十足的香气像烟花般在口腔里绽放。
口腔里的粘腻顷刻间就能被化解,只余花香久久不能散去。
《5》
从苏轼的“从来佳茗似佳人”到今人的茶道,白茶始终以最本真的姿态滋养着茶客。
伤胃的不是茶,更多的是对白茶的无知与偏见。
别让傲慢与偏见让你错失与好白茶的缘分。
这个夏天,不妨以科学之名,为这杯被误解的茶正名。
“胃,你好!我是白茶,请多指教。”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来源:小陈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