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的资本市场,当重组胶原蛋白概念席卷美妆行业时,一家以驱蚊贴起家的日化企业悄然完成市值突破 160 亿元的逆袭。润本股份用看似微不足道的 7 分钱驱蚊贴,在婴童护理赛道书写了令人惊叹的商业传奇。
2025 年的资本市场,当重组胶原蛋白概念席卷美妆行业时,一家以驱蚊贴起家的日化企业悄然完成市值突破 160 亿元的逆袭。润本股份用看似微不足道的 7 分钱驱蚊贴,在婴童护理赛道书写了令人惊叹的商业传奇。
从代工厂到自主品牌的蜕变
赵贵钦与鲍松娟夫妇的创业轨迹,映射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路径。2006 年从痱子粉代工起步的润本,在目睹母婴市场消费升级趋势后,果断转向自主研发。当同行还在红海市场厮杀时,这对 70 后夫妻敏锐捕捉到户外驱蚊场景的空白 —— 既能解决年轻父母痛点,又具备高频消费特性。首款植物精油驱蚊贴以单片 0.07 元的成本切入市场,凭借母婴群体特有的口碑传播效应,迅速建立品牌认知。
成本控制与溢价能力的双重奏
驱蚊产品 58.15% 的毛利率背后,是润本构建的精密商业模型。通过自主研发微囊缓释技术,将驱蚊时效延长至 12 小时的技术突破,使产品单价从 2020 年的 5.04 元稳步提升至 9.65 元。生产端单条生产线 500 万片的日产能,将规模效应发挥到极致。更精妙的是,企业以驱蚊贴为流量入口,成功将客群导入毛利率更高的婴童护理领域,形成 "低价引流 + 高端变现" 的闭环。
数字化时代的渠道革新
当传统日化企业还在纠结线上线下渠道平衡时,润本已构建起立体化销售网络。直播电商单日百万级的爆发式销量,与覆盖全国 8.6 万家零售终端的毛细血管式布局形成共振。值得关注的是,其线上收入占比持续保持在 75% 以上,这种轻资产运营模式既降低了渠道成本,又实现了对消费趋势的实时把握。2024 年儿童防晒乳等新品 68% 的复购率,印证了这种模式的有效性。
隐忧中的转型考验
亮眼业绩背后,润本正面临增长瓶颈的拷问。婴童护理业务占比突破 52% 的同时,驱蚊产品增速已降至个位数。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矩阵的风险,在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下逐渐显现。更严峻的是,随着国际品牌加速下沉,以及新消费品牌的内容营销攻势,润本引以为傲的性价比优势正在被稀释。如何将技术储备转化为持续的产品创新力,将成为这个百亿帝国能否更上一层楼的关键。
这个 7 分钱撬动 160 亿市值的故事,给中国制造业带来深刻启示:在消费分级趋势下,抓住特定人群的精准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成本与品质的平衡,完全可以在细分市场创造惊人价值。但商业世界的残酷在于,昨天的成功经验可能成为明天的转型包袱,润本能否在婴童护理赛道续写传奇,考验的不仅是商业嗅觉,更是持续进化的组织能力。
来源:烟台鹤立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