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明君都好废立太子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1 17:01 2

摘要:我们回顾历史,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历史上有作为的君王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废立太子。

我们回顾历史,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历史上有作为的君王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废立太子。

我们不妨来一一列数一下:

第一位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这哥们有些特别,既不立太子,也不立皇后,导致沙丘之变,赵高李斯联合密谋,篡改遗召,赐死公子扶苏,立胡亥为二世,导致秦朝二世而亡。

秦始皇像

第二位: 汉高祖刘邦

刘邦晚年欲废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称“如意类我”。

吕雉以张良计策,请来“商山四皓”站台,挫败刘邦计划。刘邦死后,吕雉将戚夫人制成“人彘”,刘如意亦被毒杀。戚夫人母子梦碎,吕雉“人彘”复仇。

结果:外戚专权开启,吕后临朝称制,险些颠覆刘氏江山。

汉高祖雕像

第三位:汉景帝刘启

汉景帝原本立长子刘荣为太子,其母栗姬因拒绝与馆陶公主联姻,被后者疯狂“抹黑”。馆陶转而与王娡结盟,将女儿阿娇许配给刘彻,上演“金屋藏娇”名著。景帝以“侵占宗庙用地”罪名废刘荣为临江王,逼其自尽,改立刘彻。这场宫斗堪称“母凭子贵”的巅峰对决。

刘彻登基后开创汉武盛世,刘荣一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栗姬家族衰落。

汉景帝剧照

第四位: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晚年,欲废太子刘据,传位于少子刘弗陵,为稳固政权,便制造“巫蛊之祸”,利用酷吏江充作为打手,顺带利用李氏家族势力想让昌邑王刘髆谋求太子之位的心理做幕后推手,对卫氏家族势力搞了一次大清洗。

汉武帝废长立幼这一行为,与其父汉景帝当年废长子刘荣,立汉武帝做太子行为如出一辙。

武帝驾崩时,刘弗陵还不满八岁,只得临终托孤于霍光,从此开启“昭宣中兴”。

汉武帝雕像

第五位:汉光武帝刘秀

刘秀起事之际,得到南阳豪强,管仲后裔阴氏家族的大力支持,最终夺取天下。

建武十七年,刘秀废郭后,改立阴丽华为皇后。刘强是刘秀长子,因生母郭皇后被废,知道其父欲立阴皇后之子刘庄为太子,便主动辞让太子之位,成为史上少有的“佛系废太子”。他退居藩王后低调做人,最终善终。

汉明帝继位,开启东汉“明章之治”。

汉光武帝雕像

第六位:汉章帝刘炟

太子刘庆因生母宋贵人被窦皇后诬陷“巫蛊诅咒”而遭废黜,贬为清河王。窦皇后收养刘肇为子并立为太子。刘庆隐忍多年,最终协助刘肇铲除窦氏外戚,死后其子刘祜还被拥立为汉安帝,堪称“躺赢”典范。

汉安帝继位后,窦氏专权被终结,但东汉外戚干政的“祖传技能”仍未破解。

第七位:汉安帝刘祜

刘保因生母被皇后阎姬毒杀,遭废为济阴王。阎姬立傀儡少帝刘懿,结果刘懿早夭,宦官集团发动政变拥立刘保为汉顺帝。这场“宦官救太子”大戏,堪称东汉版《权力的游戏》。

从此宦官势力强势崛起,为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埋下伏笔。

第八位: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太子元恂因反对迁都与汉化被废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太子元恂反对汉化,欲逃回平城。孝文帝亲自锁拿元恂,废为庶人,旋即赐死。

从此北魏皇室内部分裂,埋下分裂隐患。

第九位: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堪称“帝王节俭界天花板”,穿补丁龙袍、吃糠咽菜,因太子杨勇冷落正妻,喜欢胡乐,不行节约,直接给他贴“渣男”标签,独孤皇后也天天吹枕边风:“老杨啊,这太子得换!”

次子杨广则开启“影帝模式”:在父母面前穿粗布衣、和王妃萧氏秀“一夫一妻”恩爱。出征江南时,他啃着咸菜慰问士兵,哭得比亲妈死了还惨。

杨广的奥斯卡表演背后,是顶级谋士杨素的神助攻,俩人联手给杨勇挖坑。公元600年,杨勇被废为庶人,冤死在小黑屋。

后果比狗血剧还刺激:刚登基就弄死亲爹,建东都,修运河、游扬州,巡西域,征高句丽、把国库炫成负数,活活把隋朝玩崩。

隋文帝雕像

第十位:唐高祖李渊

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争权,最终在玄武门被李世民射杀。李渊被迫退位,李世民登基为唐太宗。这场兄弟互砍为唐朝太子高危命运拉开序幕。

唐朝从此后太子多不得善终。

第十一位:唐太宗李世民

他靠玄武门砍兄弟上位,结果亲儿子们更会整活:太子承乾起初是学霸乖宝,却因骑马摔瘸腿后彻底黑化,沉迷突厥文化,还和男宠称心玩“断袖情深”。

李承乾两立两废被废,勾结侯君集谋反,计划败露被废为庶人,发配黔州,抑郁而终,李泰也遭贬,哥俩双双悲剧结局。

李治登基后秒变“妻管严”,被武则天拿捏得死死的,大唐险些改姓武!

李世民雕像

第十二位:唐高宗李治

先废李忠立李弘;再废李弘立李贤,又废李贤立李显

李忠因生母身份低微,被王皇后推为太子。武则天回宫后,王皇后倒台,李忠被废为梁王,最终因“占卜谋反”罪名被杀。武则天的儿子李弘上位,但不久暴毙,死因成谜; 李贤也因“黄台瓜辞”被杀,只得再立李显;其后武则天还废李显立了李旦,真是一部太子废立的连续剧。

李忠之死暴露皇室亲情脆弱,武则天借此逐步掌权。

唐高宗与武则天雕像

第十三位唐中宗李显

太子李重俊因不满韦后专权,发动景龙政变,意图诛杀武三思和安乐公主,结果兵败被杀。中宗竟用儿子首级祭奠武三思,堪称“父慈子孝”反面教材。

韦后从此势力膨胀,最终引发李隆基的唐隆政变。

第十四位: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宠爱武惠妃,诬告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瑶“同谋不轨”,一日废三子,李瑛被杖杀。

从此诸王离心,李隆基晚年爆发“安史之乱”,大唐由盛转衰。

唐玄宗李隆基画像

第十五:宋徽宗赵佶

靖康之变前,宋徽宗匆忙传位宋钦宗赵恒,自己跑路当太上皇。结果父子双双被金军俘虏,赵构在南方另立朝廷。这场“甩锅式废立”直接导致北宋灭亡。

“靖康之耻”成汉族千年之痛。

第十六位: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早年苦心培养太子朱标,不料朱标早逝,他强行立皇孙朱允炆为建文帝。

结果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位,朱允炆失踪成谜,朱元璋的“嫡长继承制”彻底崩盘。

朱棣开创了永乐盛世,但明朝皇位争夺从此暗流涌动。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第十七位:明神宗朱翊钧

神宗想立宠妃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但文官集团坚持“立长”,僵持15年后才立光宗朱常洛。谁知朱常洛登基一月暴毙,其子木匠皇帝朱由校继位。

从此党争白热化,东林党与阉党厮杀不断,明朝加速滑向灭亡。

第十八位:康熙帝玄烨

胤礽幼年被立为太子,才华横溢却日渐骄纵,康熙斥其“不忠不孝”,两次废黜。九龙夺嫡最终以雍正胜出告终,胤礽被囚禁至死,死后追封亲王。

雍正则创立秘密立储制,终结公开太子制度,皇子争位转入地下。

康熙帝画像

第十九位:雍正帝胤禛

雍正吸取父亲教训,废太子弘时后,将传位诏书藏于“正大光明”匾后,死后乾隆才顺利继位。这一制度让清朝再未出现公开夺嫡惨剧,秘密立储制虽保障了皇权稳定,却无法阻止后宫干政。

雍正皇帝画像

第二十位:乾隆帝弘历

乾隆想学父亲雍正玩秘密立储,结果手气差到离谱:

第一签抽到富察皇后生的永琏,9岁夭折,诏书秒变讣告;

第二签抽到同款嫡子永琮,2岁早夭,乾隆直接哭晕;

第三签被迫切到“庶子区”,挑中资质平平的颙琰,做了嘉庆皇帝。

更绝的是,乾隆熬死两任太子候选人后,搞出史上最骚操作:太上皇垂帘听政,嘉庆憋屈到气晕。

后果比清宫剧还扎心:乾隆死后,嘉庆成“背锅侠”,他接手烂摊子,国库空虚,白莲教又趁机闹事,只得杀和珅回血。 清朝皇帝从此一代比一代菜,道光抠门抠出鸦片战争,光绪在慈禧太后的阴云笼罩中导致“辛亥革命”,中国帝制王朝从此走消亡。

乾隆皇帝画像

从秦至清,太子废立如同一面镜子,照见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制度的变迁。汉唐重外戚,宋明党争烈,清朝玩“密室游戏”,唯一不变的是太子这职业,真是高风险低回报!

想了解更多历史冷故事,可持继关注博主。

来源:赵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