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7日 贵州赤水电在第十四届中国(赤水)金钗石斛产业高质量发展推介会上,赤水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首批“世界酒中国菜国际地标推荐官‘赤水金钗石斛宣传大使’”,并向20位跨界精英颁发聘书。其中,世界酒中国菜(全球)战略委员会副主席、广东巴蜀书画院党支部
赤水市人民政府聘任李由为世界酒中国菜“赤水金钗石斛宣传大使” 助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走向世界
2025年5月17日 贵州赤水电 在第十四届中国(赤水)金钗石斛产业高质量发展推介会上,赤水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首批“世界酒中国菜国际地标推荐官‘赤水金钗石斛宣传大使’”,并向20位跨界精英颁发聘书。其中,世界酒中国菜(全球)战略委员会副主席、广东巴蜀书画院党支部书记李由获此殊荣。赤水市副市长袁贵平、李红梅共同为其颁发聘书,标志着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国际舞台的推广迈入新阶段。
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品质与文化的双重背书
“赤水金钗石斛“是国家质检总局于2006年首批批准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种植范围严格限定于赤水市旺隆、长期等12个乡镇,得益于丹霞地貌独特的矿物质土壤、高温高湿气候及无污染生态环境,这里的石斛碱含量高达0.8%-1.82%(远超国家药典0.4%标准),成为全国唯一符合“道地药材”标准的产区。2018年,赤水金钗石斛入选中国中药协会“道地药材”名录,并获GAP/GMP认证,其药用价值与生态价值获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可。
李由:以国际视野赋能地理标志品牌
作为世界酒中国菜(全球)战略委员会副主席、广州战略委员会主席,李由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与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其跨界背景——兼具艺术推广与商业运营经验——将为赤水金钗石斛打造“文化+科技+健康”三位一体的国际传播体系。未来,李由计划通过三大路径激活地理标志价值:
赤水金钗石斛:从深山瑰宝到百亿产业
赤水市依托全球最大金钗石斛种植基地(8.63万亩),构建“种苗培育-生态种植-精深加工-文旅融合”全产业链,开发石斛枫斗、胶囊、酒饮等40余款产品,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亿元,惠及1.5万户农户。其核心优势体现在:
生态种植 :首创“自然栽培+垒石栽培”模式,100%利用荒山荒地,获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科研创新 :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等机构合作,分离出抗癌活性成分菲类化合物,获国家专利12项; 政策护航 :政府累计投入超10亿元扶持产业,出台《石斛产业化建设工作意见》,建立院士工作站强化技术攻关。政企学研协同,擦亮地理标志金名片
推介会上,赤水市人民政府与贵州省农业发展集团签署《金钗石斛国际品牌共建协》,计划三年内建成亚洲最大石斛多糖提取中心,并联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石斛类目全球认证标准。同步发布的《赤水金钗石斛产业白皮书》提出“双轮驱动”战略:
国内市场 :深化与广药集团、华润三九等药企合作,拓展“药食同源”产品矩阵,目标2027年功能性食品占比达40%; 国际市场 :以地理标志互认为突破口,推动产品进入欧盟、东南亚高端市场,筹建海外石斛文化体验馆。宣传大使的使命:让世界看见“中国仙草”
首批20位宣传大使涵盖中医药专家、国际餐饮领袖及生态领域学者。李由将重点推动地理标志发展从四个方面入手政企组联动行动推广:
公域品牌文化(地理标志品牌政府推动)、企业品牌产品(地理标志用标企业推动)、溯源品荐之旅(世界酒中国菜全国组委会推动)、产业招商投资(世界酒中国菜地方组委会推动)。政企组联动行动推广
政:指的是地理标志拥有方政府、企:指的是地理标志用标企业、组:指的是世界酒中国菜全国组委会展望未来
赤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汪能科强调:“国家地理标志是赤水金钗石斛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将以‘生态价值转化’为主线,通过文化赋能、科技加持与全球推广,打造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标杆,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经济双赢。”
新闻来源 :赤水市融媒体中心、第十四届中国(赤水)金钗石斛产业高质量发展推介会官方文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信息公示系统。
来源:地方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