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枚铜币为清代户部丙午年(1906年)铸造的“当二文”面值样币,直径约17毫米,重2.5克,采用黄铜材质。正面中央以楷书镌刻“大清铜币”四字,外缘环绕满文“大清铜币”字样,上下分列干支纪年“丙午”与面值“当制钱二文”,左右两侧铸“户部”二字,体现其中央铸币权威
此枚铜币为清代户部丙午年(1906年)铸造的“当二文”面值样币,直径约17毫米,重2.5克,采用黄铜材质。正面中央以楷书镌刻“大清铜币”四字,外缘环绕满文“大清铜币”字样,上下分列干支纪年“丙午”与面值“当制钱二文”,左右两侧铸“户部”二字,体现其中央铸币权威。背面中央为蟠龙图案,龙身矫健,鳞片清晰,周围环绕英文“TAI-CHING-TI-KUO COPPER COIN”(大清帝国铜币),彰显晚清币制改革中西方技术融入的特征。此币工艺精湛,龙纹线条流畅,包浆自然,呈深褐色氧化层,为户部直系造币厂出品,存世量极少。2024年北京诚轩秋拍中,一枚品相极美的丙午户部大清铜币当二文以164.8万元成交,其历史价值与稀缺性备受藏家推崇。
此枚铜币为清代户部丙午年(1906年)湖北造币厂铸造的“当十文”面值主币,直径约28毫米,重7克。正面中央以楷书镌刻“大清铜币”,中心铸“鄂”字,代表湖北,外缘环绕满文“大清铜币”,上下分列干支“丙午”与“当制钱十文”,左右两侧铸“户部”二字。背面中央为蟠龙图案,龙身环绕火焰珠,周围环绕英文“TAI-CHING-TI-KUO COPPER COIN”。此币采用机制铸造技术,工艺精良,龙纹立体感强,包浆温润,呈琥珀色氧化层,为湖北地方铸币的典范。2023年香港SBP钱币专场中,一枚中心“鄂”字丙午户部大清铜币当十文以168万元成交,其版式稀有性与品相完美度成为高价成交的关键。
此枚铜币为民国二年(1913年)四川造币厂铸造的“贰百文”大面值铜币,直径约45毫米,重22克,采用红铜材质。正面中央镌刻交叉的十八星旗与五色旗,象征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五族共和的政治理念,上方环列“中华民国二年”纪年,下方标注“四川造币厂造”字样,左右分列十字花星。背面以嘉禾图案环绕面值“贰百文”,设计风格兼具西方机械雕刻的规整性与中国传统纹饰的对称美,珠圈内铸绘两面交叉的国旗图案,圈外上方铸有英文字样“THE REPUBLIC OF CHINA”,下方为“200 CASH”。此币铸造量巨大,但因流通损耗严重,品相上乘者极为罕见。2020年上海泓盛秋拍中,一枚极美品相的四川双旗贰百文铜币以180万元成交,其历史背景与艺术价值成为收藏焦点。
此枚铜币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于1934年铸造的“五百文”大面值铜币,直径约35毫米,重10.5克,采用红铜材质。正面中央镌刻“500”字样,上方环列“川陕省苏维埃造”,下方标注“五百文”,两侧分列五角星,背面中央为五角星、镰刀、斧头图案,象征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周围环绕嘉禾纹饰,上方铸有“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标语,下方标注“一九三四年”。此币设计庄重,主题鲜明,反映了土地革命时期苏区的政治理念与经济需求。2021年杭州西泠印社秋拍中,一枚品相完好的川陕省苏维埃五百文铜币以200万元成交,其红色文化属性与稀缺性备受市场青睐。
此枚铜币为清代户部丙午年(1906年)川滇地区铸造的“当二十文”面值铜币,直径约32毫米,重8克。正面中央以楷书镌刻“大清铜币”,中心铸“川滇”二字,代表四川与云南地区,外缘环绕满文“大清铜币”,上下分列干支“丙午”与“当制钱二十文”,左右两侧铸“户部”二字。背面中央为蟠龙图案,龙身矫健,鳞片清晰,周围环绕英文“TAI-CHING-TI-KUO COPPER COIN”。此币为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为应对地方财政需求而铸造,因流通时间短暂,存世量稀少,尤以未使用品为贵。2022年广州华艺春拍中,一枚品相极美的丙午户部川滇二十文铜币以220万元成交,其区域性货币特征与历史背景成为收藏热点。
来源:蔡老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