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暴富希望!这几枚钱币一枚150万,你家有没有呢?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8 21:47 1

摘要:此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诞生于1934年2月5日,由苏维埃国家银行为统一苏区辅币而铸,流通仅8个月便随红军长征中断。币面采用红铜铸造,直径26毫米,重约7.1克,齿纹边设计。正面中央为镰刀锤头交叉的党徽,下方叠压中国地图轮廓,象征工农政权对领土的守护;上下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

此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诞生于1934年2月5日,由苏维埃国家银行为统一苏区辅币而铸,流通仅8个月便随红军长征中断。币面采用红铜铸造,直径26毫米,重约7.1克,齿纹边设计。正面中央为镰刀锤头交叉的党徽,下方叠压中国地图轮廓,象征工农政权对领土的守护;上下缘分别以楷书铭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每贰拾枚当国币壹圆”,中间以小五角星间隔,边缘装饰机械齿轮,凸显工业化愿景。背面中央横书“伍分”面值,上方大五角星与下方嘉禾图呼应,稻穗与麦穗交织象征农耕根基,边缘同样以齿轮环绕,整体设计兼具政治宣传与货币职能。因发行时间极短且历经战争损毁,现存真品多藏于革命老区,存世量不足百枚。2020年湖南津市修缮苏维埃旧址时,工人从地板夹缝中发现一枚,经鉴定为珍贵革命文物,实证了苏区经济史。此币2018年现身拍场,以180万元成交,创同类币价格纪录。

清光绪年造丙午户部大清铜币当制钱十文铜元

此枚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户部造币总厂铸行,系清廷整顿币制核心产物。币面直径2.8厘米,重7.2克,黄铜材质。正面珠圈内镌“大清铜币”四字,中心嵌“鄂”字代表湖北局铸造,上缘满文“大清铜币”环绕,左右列“丙午”干支纪年及“户部”铭文,下缘“当制钱十文”标明币值。背面中央为部颁蟠龙图,龙身矫健,火焰珠冲天,上缘“光绪年造”四字,外圈英文“TAI-CHING-TI-KUO COPPER COIN”彰显晚清开放姿态。此版因户部直辖铸造,工艺远超地方局,龙鳞清晰可数,地章平滑如镜。据载,大清铜币虽流通仅十余年,但十九省局竞相铸币,版式逾千种,而“鄂”字版因存世量稀少,被列为“中国近代机制币十大珍”之一。2021年香港拍卖会现身一枚PCGS MS63评级品,以220万元落槌,创户部铜币价格新高。

清光绪年造丙午户部中心“直”大清铜币当制钱五文铜元

此枚丙午户部中心“直”大清铜币五文,系光绪年间天津造币总厂试铸样币,未正式发行。币面直径23毫米,重4.5克,紫铜材质。正面中央“大清铜币”四字,中心嵌“直”字代表直隶省,上缘满文,左右“丙午”“户部”分列,下缘“当制钱五文”标明面值,文字挺拔,笔画刚劲。背面蟠龙威严,龙须飘逸,云纹立体,外圈英文“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与正面呼应。此币因面值过小,铸造成本高于面值,仅试铸数枚即停铸,存世量不足十枚。2024年北京诚轩春拍,一枚NGC MS62评级品现身,其包浆自然,龙鳞完整,最终以150万元成交,跻身清代铜币拍卖史顶级珍品之列。

民国十三年(察哈尔)中华铜币十文铜元试铸样币

此枚察哈尔中华铜币十文试铸样币,铸于1924年张家口口北造币厂,系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地方铸币罕见品种。币面直径28毫米,重6.8克,红铜材质。正面中央“中华铜币”四字,上缘蒙文“中华铜币”以适应蒙古地区流通,左右嘉禾环绕,下缘“十文”面值,设计融合汉蒙文化。背面中央交叉双旗,上书“民国十三年”,外圈齿轮与珠圈相间,工艺精良。此币因北方习惯使用二十文铜元,十文面值未获市场认可,仅试铸少量样币,存世量不足五枚。2023年上海泓盛秋拍,一枚PCGS SP63BN评级品现身,其巧克力包浆温润,打制深峻,最终以200万元成交,创民国地方铜币拍卖纪录。

清宣统三年大清铜币十文

此枚宣统三年大清铜币十文,系清王朝最后一年铸币,承载着币制改革的最后尝试。币面直径28.5毫米,重7.5克,黄铜材质。正面中央“大清铜币”四字,中心嵌“滇”字代表云南局铸造,上缘满文,左右“宣统三年”干支纪年,下缘“当制钱十文”标明币值,文字端庄秀丽。背面中央蟠龙图,龙目炯炯有神,须发毕现,外圈英文“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与正面呼应,整体设计兼具皇家威仪与国际视野。此币因辛亥革命爆发,清廷覆灭,铸造量极少,尤以“滇”字版最为罕见。2022年杭州西泠印社秋拍,一枚PCGS MS64RB评级品现身,其龙鳞完整,包浆自然,最终以160万元成交,成为清代铜币收官之作的代表。

来源:蔡老聊收藏

相关推荐